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两个不孝指的是啥?鲜有人知!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03:50: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两个不孝指的是啥?鲜有人知!                                                      2024-05-11 09:55                                                  

发布于:天津市
   
      孝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凡做一件事要多为父母考虑,不能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传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了,就是说一个人要是不能给家里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这样是最不孝顺的行为。古人讲究一脉相承,自己的儿子女儿必须要有孩子,而且生孩子是家里非常大的喜事,但是这个说法到了现代可能会引起一番争议。不过大多数人都只知道其一,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两个不孝指的是啥?鲜有人知!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后面还有一个句子——“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这句话是孟子说的。可能不少人会感到疑惑,这和舜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舜娶妻子的时候没有告知父母,在那个时代肯定是父母说了算,然而他却没有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告诉父母,这就是大不孝顺。我们知道,古代用的二三都是虚词,不是真的指两件事或者三件事,而说的是好几件事,所以这“不孝有三”指的也不仅仅是三件事。后来有人对此做出了解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个人叫赵崎。赵崎认为不孝的表现一共有下面三点:

第一便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这一点很好理解,就是说即使知道父母的做法有些许不合适的地方,也不能直接指出来,还是要按着父母的意思,奉承他们,不能让他们下不来台。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一种体现。孔子曾说“子不可以争于父”就是这个意思,做儿子的不能忤逆父亲,不能和父亲顶嘴,要服从他。不过这个思想在我们看来显然是错误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把“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列为不孝的表现之一。

第二是“家贫亲老,不为禄仕”,说的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家里有年迈的父母家人要照顾,如果不去考取功名,改善家庭境况的话就是不孝顺。这和现代的观念不谋而合,子女应该担起家庭的重任,到社会上去谋生活,给家庭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如果在家好吃懒做,不去工作,会让家里入不敷出,负担加重,这就是不孝了。

第三,“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赵崎认为,没有子嗣是最最不孝顺的。这显然是非常陈旧的思想了,组成一个家庭就必须要有孩子来延续香火,把老一辈的愿望和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没有能够完成的事情也寄托于孩子。所以,如果不生孩子就会被认为是最不孝顺的行为。
其实古人是智慧非常的,不过有些观念确实是落伍应该被淘汰掉的。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两个不孝指的是什么?不妨看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4 08:50 , Processed in 0.00808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