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兼具趣味性与艺术性:陈来娣款“仿生壶”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06:32: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兼具趣味性与艺术性:陈来娣款“仿生壶”                                                                                 2024-05-16 17:08                                        发布于:安徽省
   

                          

陈来娣款“仿生壶”

仿生壶,又被称为“花货”,是将天然界、动植物界的天然形态用浮雕、半浮雕等造型装饰设计的茶壶。在紫砂历史上,有很多花货大师,他们制作的紫砂花货惟妙惟肖,让人钦佩。

陈来娣擅长利用天然原料和多种传统工艺技法,将自然美和艺术美充分融合,呈现出独特精湛的陶艺作品,广受紫砂收藏家和爱好者的喜爱。其中,她的紫砂壶作品以工艺独特、造型精美、功能易用而闻名,被誉为紫砂壶界的珍品之一,深受收藏家和市场的追捧。陈来娣陶艺作品中有不少作品被誉为经典之作,其中不乏被赋予“国宝级”、“陈派大师”等称号的紫砂壶作品。

仿生壶的制作,是从大自然汲取灵感所创制的壶型,带有一股来自乡野的清新活泼气息,后经艺人加工,又显得玲珑精巧,温雅可爱。仿生并不是对自然的单纯嫁接,而更应该注意精气神方面的展现。每位作者正是以自己对于花货创作的独特理解,用有力的艺术语言,塑造每个作品。

清代康熙朝的陈鸣远是历史已经定论的一代巨匠,尤其他的仿生花果作品,历代陶人无出其右,堪称一代花器圣手,“陈鸣远制南瓜壶”堪称其代表力作。读范成大的《四季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立刻联想起丰子恺先生的白描图画:屋后四个孩子学种,两个儿童挖土栽种,一小女孩提水,一小儿观看,题识:“儿童未解供耕织,也傍墙阴学种瓜。”《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汉高祖平定准阴侯后诏封萧何,萧何不知祸福,问计于召平。司马迁写道:“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改朝换代,鼎革后种瓜,隐逸农桑,并有精彩表现,所以才有世誉。东陵瓜美,其实是美在人的精神面貌。

当我们欣赏这把壶,面对题铭,引发浓浓的田园情趣的同时,也派生出更多的历史思索和人文思考,例如南瓜壶寓意就是大自然的田野气息或是喻弃官归隐不慕荣利之人。这是此壶深厚的人文价值所致。可以说,这把仿生壶不仅具有自然物体的象形艺术之美,也保有思想境界的深邃和力度。

艺术点评:

此壶以自然形体入壶,这件与传统的略有不同,壶身稍加高,但却集聚了核桃的神韵。壶筋纹从壶钮舒展至壶底,流畅自如,每条筋纹都流出有序,壶盖处绘刻动物形象,纹路逼真细致。田园情趣,跃然壶上。壶清新自然的拙朴之相兼具趣味性与艺术性,枝藤钮壶把、动物为壶盖壶钮,惟妙惟肖。趣味性与艺术性皆臻妙境,营造出了自然、简朴、高雅的氛围,宛如一首悠扬的田园抒情诗,在被千万次朗读后依然栩栩如生。并蔚为大观,以其亲近自然、贴近生活的手法,注人了新鲜活泼的内容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状物抒情的色彩,浪漫天真的表达,率意的构思,严谨的创作,都在此获得了统一。这是自然风物的会心,是艺术精神的飞扬,让生活从此充满不倦的惬意和高远的向往。这是一件凝聚了整个自然,更将田园文化的深层内涵浸透在每一缕茶韵之中的作品。整体形象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取材简单,却犹如大自然的一个缩影,在壶的气息上流露出一股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味。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艺术欣赏价值!

以上全部内容为平台主观观点摘录或原创文化广告包装,不代表任何藏品实际价值与真伪鉴定,请藏友自行看待与区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7 02:54 , Processed in 0.00824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