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元“捡漏”买下“赝品”,却拍出3.08亿,买家不在意其真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05:50: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5元“捡漏”买下“赝品”,却拍出3.08亿,买家不在意其真假                                                           2024-05-05 09:47                                                    

发布于:天津市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大诗人,更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为我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其作品至今依然广为流传。不过许多人都不知道苏轼也是一位书法大家,那个年代文人普遍是全能选手,苏轼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正如诗中写道“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便将他的书法水平展露无遗。

书法是我国极为古老的一种传统文化,自从有了汉字之后书法便蓬勃发展。从本质上来说书法仅是记录文字的方式,不过随着时代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书法中的美,也认可其蕴含的艺术价值,于是历朝历代都会出现许多书法家,这些大家的作品一直流传至今,每一件都是天价。不过竟有一人以五元的价格捡漏买下一件书法“赝品”,而后卖出3亿元,那位买家不在乎真假。
王羲之的名字在我国绝对称得上人尽皆知,他是东晋时期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在书法上造诣极高,一生也创作了许多作品。不过由于年代较久,而且中间经历许多战乱以及朝代变更,王羲之的许多作品都遗失在战乱中,很少能被人所收藏。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王羲之的真迹太过稀少,每个收藏家都渴望能得到他的作品,不过甚少有人能如愿。

王羲之本身精通多种书法,无论是草书、楷书还是行书都能手到擒来,《兰亭集序》就是他的代表作。其他的作品虽说名气稍微小一些,但只要作者是王羲之,每一个都能卖出天价。《平安贴》就是王羲之的一个作品,分为草书和行书版本,将他的书法功底完美展现。正因如此我国也有许多模仿王羲之书法的赝品,希望以此卖出高昂的价格。
在我国古玩行业还不发达时,很多人都只能从街边的一些小贩手上淘宝。有一个小贩在贩卖《平安贴》,很明显这位小贩所卖的乃是赝品,毕竟正品早已不知去向,即便有也不可能出现在这种场合。虽说彼时我国的消费水平还很低,但古玩市场本就小众,即便卖低价也不会有人买,小贩便故意将价格标高,希望能有人上当。

可他标出的价格很快就把人们全部吓跑,其中有一人对这个《平安贴》十分有兴趣,一听价格也是连连摇头。小贩看到没人购买,于是主动将其降价,经过一番沟通后以五元钱的价格成交。虽说这个价钱在如今看来等于白送,但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本就很低,除非特别喜欢,否则不可能拿出五元来买古玩,更何况还是赝品,虽说买家很快就感到后悔,不会既然已经完成交易,也只能暂时认命。
就这样《平安贴》一直被他存放在家中,而后我国古玩市场逐渐发达,王羲之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很多人都开始高价收购他的作品,这位收藏者也看到商机,于是在十一年前主动将《平安贴》的赝品拿出,放在拍卖会上进行竞拍,吸引了大量收藏家,他们纷纷想要一睹《平安贴》真容,不过经过相关部门的鉴定,人们发现这个草书版本的《平安贴》乃是临摹而成,并非王羲之的真迹,都不看好它能卖出去。

不过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拍卖会上几乎没人在乎作品的真假,大家纷纷出高价竞争,最后竟然以3.08亿的价格成交,很多真正的宝物也达不到这个价格,反而这个赝品能卖出天价,而最初购买的价格仅是五元,即便物价上涨许多,其价值也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对此很多人都感到疑惑,为何会有人花这么多钱买一个赝品,而后有专家对此做出解释。原来无论真假,这个《平安贴》都有漫长的历史,即便是临摹而成,全世界加起来恐怕也不超过十份,那么眼前的这一份自然能卖出高价。
更何况这份《平安贴》在曾被许多收藏家买下,上面有着他们的收藏印,更加证明它的历史,无形中增加了价值。由此可见王羲之作品的珍贵程度,即便是赝品依然有高昂的价值,从中也能看出他的书法水平。因此,人们应该更加重视文物的保护,每一件文物都是无价之宝,一旦损坏便是巨大的损失。
参考资料:
《石苍舒醉墨堂》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1 20:15 , Processed in 0.00739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