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男子突然去世欠款5.8万,银行要求其妻女偿还,其女:你先证明他是我爸!法院:不用还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04:30: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男子突然去世欠款5.8万,银行要求其妻女偿还,其女:你先证明他是我爸!法院:不用还!                                                                                 2024-05-16 18:10                                

       发布于:甘肃省
   

               

●拥有书籍就是教养的证据吗?果然如此,谁在教养上足与拥有满屋子书籍的书店主人抗衡。路基亚诺斯

男子因病去世,银行却发现他信用卡还欠5.8万,于是要求男子妻女进行偿还。不料,女儿直接反驳银行:“你们先证明他是我爸。”最终银行将其告上法庭,但判决却令人拍手叫好。

01
前不久,陈女士和母亲正在处理父亲的后事,却突然接到了银行的电话,陈女士以为又是银行推销什么业务的,所以便直接挂断了,因为她现在实在是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接电话。
在这之后陈女士就把电话调成了静音模式,一直到料理完父亲的所有后事,才坐下来看了看手机。
这一看手机可是把陈女士吓坏了,因为银行的未接来电竟然有20多通,陈女士赶紧就把电话回了过去。
可是刚刚接通电话,那边直接就说:“如果你们再不还钱的话,我们将要对你们进行起诉了。”
陈女士着实是被银行的这一番话搞糊涂了,对他们表示,可不可以请他们说明一下情况,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这笔欠款是父亲生前从银行借出的,因为现在父亲去世了,所以这笔欠款就必须由她和母亲两个人还。
但是这种事情还是亲自确认一下的好,毕竟现在诈骗事件也非常的多,小心一些总归没错。
第二天一早,陈女士就和母亲来到了银行进行核对,可是银行的态度非常不好,认为她们就是不想还钱才这样的。

陈女士看着银行的态度,再想起刚刚去世的父亲,心里的委屈瞬间喷涌而出,直接表示需要银行提供证明。
证明自己与陈先生就是父女关系,否则她绝对不会还钱,银行也是万万没有想到会遇见这样的事情。
可是陈女士和母亲的手里确实是没有多余的钱了,但是欠别人的她们一定会还,只是银行的态度实在过分。
陈女士的父亲死于意外,所以后事什么都没有交代,但是账本上记着的那些钱她们已经全部结清了。
而且,母女俩在家从来没听到过关于向银行贷款58000元的事,陈女士更是不知道父亲把这笔钱用到了哪里。
02
这时,陈女士忽然想起会不会是父亲在世的时候经营生意出现了什么困难,所以才向银行贷的款吧?
陈大叔生前经营着一家快递站,而且刚开始生意特别的好,算是第一波享受互联网红利的人。
所以那时候的陈大叔确实赚了不少钱,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好了,也是直到现在夫妻俩才生了第一个孩子。
所以陈女士的童年生活特别的幸福,爸爸妈妈会满足她的一切要求,而且还送她学习各种兴趣班。
陈女士也算是健健康康地长大了,可是家里的生意却一落千丈了,远不如从前了,因为竞争对手越来越多。
所以生意慢慢就败落了,可是陈大叔却还在一直坚持着,因为他不忍心看着自己一手经营起来的生意就这样荒掉。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陈大叔染上了爱喝酒的毛病,经常是醉醺醺的,而且怎么劝说他都不听。
陈大叔的年纪大了,还经营着快递站,身体很快便出现了问题,医生提醒他不能再喝了,否则后果很严重。
可陈大叔哪里听得进去,他只觉得一天不喝就心痒痒。为了这事,陈大叔和妻子没少吵架,两人的关系也变差了。
后来,陈大叔为了不听妻子的唠叨直接就住在了快递站,然后天天晚上都会在办公室里喝上几杯。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有一年多,意外还是发生了,陈大叔那天晚上喝醉后便睡着了,谁知这一睡便再也没有醒过来。
等到员工发现他的时候已经没了生命特征,经过医院鉴定,确定是由于喝了太多导致心脏受损,进而丧命。
银行一直都打不通陈大叔的电话,这才辗转找到了他女儿的电话,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银行多次索要无果,便将陈女士和母亲告上了法庭,可是法庭当场就宣布二人不需要偿还债款。
主要是因为,这笔借款陈女士和母亲并不知道,所以不属于夫妻共同的债务,自然也就没有偿还的必要。
而且经过法院的调查,陈女士父亲的遗产确实全部都用于还款了,已经没有剩下的钱了,所以她们不用还款。
银行见状竟然直接提起了二次上诉,法院直接驳回,并且维持了原判,自此,这件事才算真正的解决。
这件事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在使用信用卡时,我们应当注意控制消费额度和还款期限,并及时与家人沟通和说明自己的借贷情况,以免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本文转载自网络。以上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 02:38 , Processed in 0.00847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