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楼主: 凌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术品欣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
发表于 2016-11-27 14:37:11 |只看该作者

2016西泠秋拍 清·程邃刻寿山石郑簠自用印 1.8×1.9×5.1cm

本帖最后由 凌云 于 2016-11-27 14:39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2#
发表于 2016-11-27 14:39:2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凌云 于 2016-11-27 14:41 编辑


名家篆刻专场推出的印石名品皆为篆刻史上引领时流之大家所作,齐聚程邃、吴让之、陈鸿寿、赵之琛、徐三庚、吴昌硕、齐白石、陈师曾、陈巨来等名家的篆刻精品。其中尤以程邃刻郑簠自用印之稀见性与吴昌硕刻印十五方齐现西泠拍卖最令印石藏界所瞩目。清程邃刻寿山石郑簠自用印是目前唯一一件流通于市,且有出版的程邃治印,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世上难寻其匹。一代艺术宗师吴昌硕亲手所刻的每一方印章都为藏家所珍视,本次西泠秋拍一次性推出十五方吴昌硕刻印,实属良机难得。另外,珍品田黄专场推出的近人杨千里刻于右任自用古兽钮田黄印珍稀少见,此方田黄印重30.7克,印文“关中于氏”表达了于右任身处异地,心怀故乡之情。016西泠秋拍 杨千里刻古兽钮田黄石于右任自用印 1918年作 2.2×2.2×3.5cm 30.7g
  名砚专场推出清代阮元铭仿西周叔邦父簠端砚,这种由阮元仿制青铜器样式的端砚且流通于市的仅此一件。此砚以端溪佳石造制,造型整体仿西周青铜器“叔邦父簠”,配紫檀木砚盒,并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二玄社《古名砚》中出版。整器造型古朴典雅,线条繁复细致,雕工精湛,品相完好,实为文房雅玩之瑰宝。

2016西泠秋拍 清·阮元铭仿西周叔邦父簠端砚 13.4×9.5×4.2cm

拍品出版于《古名砚》第一卷P67,记录·资料P10,二玄社,1974 年。


2016西泠秋拍 清·阮元铭仿西周叔邦父簠端砚 全形拓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3#
发表于 2016-12-18 21:17:07 |只看该作者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发述参展寿山石雕精品《红军过雪山》。 记者刘可耕 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4#
发表于 2017-1-2 10:29: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龙凤 于 2017-1-2 10:30 编辑

福州展出寿山石“卤鸭” 惟妙惟肖民众真假难辨                                                                                              

2017年01月02日06:30      

                                                                                                                         
                 
                                                                                                                          
民众参观寿山石“卤鸭”。 张斌 摄


用寿山石雕刻的“卤鸭”作品。 张斌 摄

  1月1日,在福州一展馆内,用寿山石雕刻的“卤鸭”作品让前来参观的民众真假难辨。(张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5#
发表于 2017-1-2 15:26:59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6#
发表于 2017-1-2 17:29:45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关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7#
发表于 2017-1-10 06:32:08 |只看该作者

清嘉庆粉彩番莲包袱式瓶

白玉凤首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8#
发表于 2017-1-10 07:05:39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9#
发表于 2017-5-26 18:41:58 |只看该作者

国内外博物馆里作为“镇馆之宝”的瓷器 2017-05-25 17:03

本帖最后由 清梦 于 2017-5-26 18:43 编辑

      中国瓷器制作历史源远流长,其中国宝级重器数不胜数。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没有留存下来,有些却被珍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成为这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本次小编精选国内外最著名博物馆的镇馆宝瓷,带您一起走进“博物馆奇妙之旅”。

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 镇馆宝瓷

【制作年代】:清康熙年间

【文物产地】:景德镇官窑

【文物原属】:清宫御用瓷

  
简介:瓶直口,长颈,垂腹,圈足外撇。该器通体施红釉,因釉质在高温烧造时垂流而使口部显露出白色胎体,底部红釉凝聚,釉色浓重。外底施白釉并镌刻乾隆御制诗:“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插花应使花羞色,比尽翻嗤画是空。数典宣窑斯最古,谁知皇祜德尤崇。乾隆乙未仲春月御题。”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郎窑红瓷器的喜爱和推崇。

乾隆各色釉大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 镇馆宝瓷

【制作年代】:清乾隆年间

【文物产地】:景德镇官窑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简介:全瓶从上到下共分16段釉彩。各种彩釉间以金彩圈线相隔。口部饰金彩、紫地粉彩、绿地粉彩各一周。颈部饰仿哥釉、青花、松石绿釉各一周。肩部饰窑变釉、斗彩。腹上部饰粉青。腹部饰12个霁蓝地描金开光,内中彩绘吉祥图,其中6幅为花卉、蝙蝠、蟠螭、如意、万字带等组成的寓意“福寿万代”的图案,另外6幅为“三阳开泰”、“丹凤朝阳”、“太平有象”、“吉庆有余”以及楼阁山水、博古图。

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

  

台北故宫博物院 镇馆宝瓷

【制作年代】:北宋

【文物产地】:汝窑

【文物原属】:中国故宫博物院旧藏

  
简介:汝窑为北宋徽宗朝的官窑,以天青釉色著称于世。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是椭圆形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稜,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稜角釉薄处呈浅粉色。裹足支烧,底部有六个细支钉痕,略见米黄胎色。全器釉面纯洁无纹片,此种传世稀少,温润素雅的色泽,正是宋人所欲追求如雨过天青的宁静开朗的美感,据考证为传世仅存的一件。

明万历五彩龙凤大盘

  

台北故宫博物院 镇馆宝瓷

【制作年代】明代万历年间

【文物产地】:景德镇官窑

【文物原属】:宫廷御用瓷器,为清宫旧藏

  
简介:侈口大圆盘,窄脣,矮圈足。胎薄,施釉洁白,器面图案为釉下青花与釉上低温彩共同描绘成。明神宗万历时期,官方手工业喜爱制作五彩缤纷的作品,以寓意吉祥为要,而题材琐碎;在同一平面上,常以各种形状的开光框缘界隔出不同空间与主题,使观者视线所及,纹饰满布,几无间隙;多样主题并呈,让人目不暇给,充分营造华丽而热闹的气氛。

蓝釉描金粉彩开光转心瓶

  

南京博物院 镇馆宝瓷

【制作年代】:清乾隆年间

【文物产地】:景德镇官窑

【文物原属】:清宫御用瓷

  
简介:此瓶底施湖绿釉,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是景德镇为清宫专门烧造的大内瓷器,为清朝中期乾隆皇帝所使用,是粉彩在鼎盛时期的代表作。蓝色釉面光洁平滑,瓶体描金,繁缛奢华,灿烂夺目。瓷瓶腹部有镂空云雾花纹,透过镂空花纹,可看到瓶内能转动的圆柱形瓷内胆上的绘画。一动一静,结构奇妙,巧夺天工。

岁寒三友纹梅瓶

  

南京博物院 镇馆宝瓷

【制作年代】:明代洪武年间

【文物产地】:景德镇官窑

【文物原属】:随葬明器

  
简介:岁寒三友纹梅瓶高41.7公分,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岁寒三友指松树、绿竹、梅花三种常绿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志向,是元代文人画的常用题材。也许是追求画面对称的缘故,明代洪武朝的岁寒三友纹饰都添绘一株芭蕉。这种情况沿袭明、清两代,甚至在清代岁寒三友纹中,芭蕉成为主要纹饰。这件梅瓶美中不足的是其釉里红的釉色欠佳,但瑕不掩玉,它于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组定为国宝级文物。

鸟纹抱月瓶

  

英国大维德基金会 镇馆宝瓷

【制作年代】:清雍正年间

【文物产地】:景德镇官窑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简介:鸟纹抱月瓶,全称“清雍正款景德镇官窑粉彩花鸟纹卷云耳抱月瓶”,是清代雍正年间产自中国景德镇的一件官窑瓷器,是当时粉彩瓷的精品,清末民初流入海外,现属于英国大维德基金会,在大英博物馆展出。
在抱月瓶的一面,两只白头翁鸟站在白色和粉色花枝的枝头。在抱月瓶的另一面,一对白色的鸟栖息在不同的开花树上,一对蝴蝶则在蓝紫色的翠菊上震动着双翅。图画的细部描绘非常美妙,反映了这件物品是由宫廷委托,在景德镇的御窑制作的。每一簇树叶都由四种不同的绿色阴影构成,盛开花朵的阴影也勾勒得非常巧妙。为雍正粉彩不可多得的精品。

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

  

英国大英博物馆 镇馆宝瓷

【制作年代】: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年)

【文物产地】:景德镇官窑

【文物原属】:华裔古玩商吴赉熙旧藏

  
简介: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中国瓷器最有名的是至正十一年(1351) 青花龙纹大瓶。此瓶成对,器型复杂,形体又大;九层纹饰(耳饰算一层) ,几乎囊括元青花绘画内容的全部(就差人物未画),后凡是层次多,绘制内容相仿佛的元青花,都被统称为“至正型”,可见此瓶的影响力。这对花瓶是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样品之一,也很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瓷瓶。其看点有四:
看点一:大器,造型挺拔,俊秀。难得的是成对的,保存完好。细看龙凤纹,云纹,象鼻瓶耳,缠枝莲纹等绘画笔法完美无缺。实属元青花之中的精品。看点二:铁锈斑。元青花的铁锈斑是鉴定元青花的一大特点,此瓶可以说是个范本。看叶瓣处,尤为明显。看点三:画工精湛。飞龙生动,笔法流畅。看点四:该瓶铭文:“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副,祈保阖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
此对大瓶现为元代“至正型”青花瓷器鉴定的标准器物,天下无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20#
发表于 2017-5-26 18:53:21 |只看该作者
凌云 发表于 2016-11-27 14:35
译元说壶:龙飞凤舞                                                                                   ...

欣赏,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6 06:54 , Processed in 0.010896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