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十周年回望七千人大会,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讲话各自耐人寻味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六十周年回望七千人大会,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讲话各自耐人寻味                                                                         2025-01-01 12:38                                        

发布于:天津市
   
      2022年,是七千人大会召开60周年。整整一甲子过去,这个有7118人参加、参会代表提前不知情状态下召开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讲话各具鲜明特点的大会,许多细节长期披露甚少,那到底是怎样的一段历史?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召开了有七千多县委书记以上干部参加的中央扩大工作会议,常称七千人大会。这次大会在新中国建设发展史上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在这之前,是“大运动”、1959年庐山会议和1959—1961年三年严重困难时期,之后是历时十年的特殊年代,在这个非常特殊的关节点上,召开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会议,其中蕴含的丰富信息、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带领国家摆脱困难所付出的探索和努力,以及对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至今仍有很多细节值得研究和探索。
一、邓公提议,毛泽东批准,召开大会
1961年11月10日,中央在有各中央局第一书记参加的会议上,专门落实粮食征购及上调问题,因为现实困难太大,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华北局提出:下边是有困难,但若把形势讲透,把方针搞明确,把思想搞透,还是可以的。
这个提议得到了支持,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建议:把全国的地委书记找到北京来,开个地委书记会议。明年1月开也可以,也可以考虑跟中央工作会议结合一块开,打通思想。

听到有关建议后,毛泽东思考后认为,召开地委书记会打通思想,有道理。这也与他一贯的“广泛发扬民主、发动群众智慧”的思想不谋而合。但如何打通思想,毛泽东想得更深更远。他觉得,中央对“大运动”以来的工作是应该总结一下,那就干脆把县委书记也都找来,要开就开个大会,开一个县委书记以上的五级干部会议(即中央、中央局、省、地、县五级)!
这样的会议从前是没有的。但毛泽东一生就讲究解放思想,大胆走前人没走过的路。他提出,会议的开法是总结经验,鼓足干劲,好坏都要讲清楚。
毛泽东深入思考后认为,这几年各省只讲自己错,不讲中央错,这不符合事实,要用这次大会讲清楚,不要怕鬼。毛泽东还表示他要在大会上讲话,并要中央各同志也讲一讲,把会议当作小整风,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这样,中央工作扩大会议这件事就定下来了。
后来起草会议通知时,根据邓力群的建议,又增加了全国重要厂矿的厂长、党委书记,参会人数达到了7000多人。因为参会代表实在太多,还从北京市、上海市借调了大批服务员保障会议。因为会场太大后排代表看不清台上的常委们,从20排后,给每个位子上放了一个望远镜。

二、刘少奇代表中央作报告,几经波折方成稿,却被直接发给大会代表
报告稿起草中,刘少奇坚持要把困难的形势讲透,主张对重病要用猛药。当时,起草报告的地点在钓鱼台8号楼的二楼。报告的草稿出来之后,每天上午9点,起草人员集中在一起过稿子。当时起草人员时间挺紧,上午参加过稿会,下午忙着改稿子,晚上看戏,看完戏还要加班,连轴转,稿子改了又改,连续十几天,反反复复,一稿又一稿。
看完第一稿,刘少奇就专门到钓鱼台找吴冷西、田家英和胡绳谈话,劈头就讲:“还是1959年庐山会议上讲的那两句话,一是成绩讲够,二是缺点讲透,不要吞吞吐吐,重病要用猛药,要使人出一身大汗,这才能接受教训。”
稿子改了一次又一次,直到会议正式召开前一天多才送交毛主席。

三、毛泽东建议刘少奇作口头发言,刘少奇毫不推脱、义无反顾讲了心里话
1月26号下午,毛泽东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七千人大会刘少奇口头报告,并提议:“既然报告已经印发,你就不要念了。你还要讲什么,解释什么,就讲嘛!在大会上放开讲一讲。”
今天看来,这个提议很令人捏一把汗。第二天就要作报告,怎么来得及?没有经过政治局讨论和毛主席审定,直接在大会上讲话,讲得出格了怎么办?但刘少奇坚定地执行了毛主席的意思,连夜争分夺秒地赶写了讲话提纲,在27号下午两点大会开始之前,送给了毛泽东审阅。
据在场的吴冷西回忆,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始之前,刘少奇把讲话提纲交给了毛泽东看,毛泽东看后,就一页一页地传给其他的常委看,提纲一共有十几页,因为字写的很大,很快就传看完了,吴冷西没有说毛泽东对提纲的态度。
后来,刘少奇讲话时就只带了一个简单的讲话提纲,但这个即席讲话,震惊全场、载入史册!

在讲话中,他直指国内的困难形势及造成这种困难的缺点错误,还有解决的办法。从后面的情况来看,原本一些在书面报告里没有说的话,都在即席讲话中说了出来,而这些话恰恰在当时是极为敏感又极为迫切的,给与会者带来巨大的触动。
代表们屏息静听,全场鸦雀无声,大礼堂只响彻着刘少奇一个人的声音。代表们完全被刘少奇的讲话所吸引,忘记了做记录:因为这是不同于书面报告的讲话。
刘少奇所作的估计,着实令与会者有茅塞顿开之感,感觉到思想上固有的疙瘩有所松动,好像解开了。与会者以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刘少奇讲话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一讲话是实事求是的。刘少奇在大多数人那里得了满分。
四、毛泽东发扬民主、从谏如流,带头自我批评,参会代表感动得流泪
从最开始接受建议组织七千人大会开始,毛泽东始终以宏大气魄主导了整个会议进程。当看到刘少奇的报告有些与自己想法不一致时,他没有直接表态也没有提交政治局研究,而是打破常规,直接发给大会讨论。当看到大家心气不壮时,果断决定延长会期,七千人一起在北京过春节,白天出气,晚上看戏,两干一稀,大家满意。当收到匿名信,反映一把手听不进去意见时,发表了严肃的讲话;当看到一把手们坐不住时,又带头开展自我批评,整个过程,他始终以超凡的战略气魄统御全局,大家尽管身处困难和贫苦之中,但情绪是饱满的,对党、对毛泽东充满着热爱和信赖。

尤其是毛泽东带头作自我批评,承担责任,在会上引起震动。福建有人当场表示:“听了主席的讲话,只有一条意见,就是他老人家不该做检讨,我们把工作做坏了,为什么叫他老人家检讨呢?说到这里,流下了眼泪。会上的很多同志也感动的流下眼泪。”
还有一些地委书记、县委书记更是激动地说:“主席都检讨了,我们还有什么说的?”

五、朱德讲话,罕见地三易其稿
1月9日,在大会开幕之前,朱德起草了一个讲话稿,并送给毛泽东征求意见。1月13日,他又把讲话稿送给刘少奇、周恩来、邓公、彭真、李先念、谭震林等广泛征求意见。而且在每一份草稿上,都亲自写了“请修正”,这位被毛泽东称赞“肚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的仁厚长者,表现出的谦恭令人动容。
从讲话内容看,朱老总这个讲话稿主要是围绕经济问题展开的,是中肯的,关于一些重大话题,朱老总则做了当时相对程序化的表态。
但是,到了1月29日,朱德突然改变了主意,写信给毛泽东:我拟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原来起草的稿子不好,不适用,又重新起草了一个。现送上请修正退我。同一天,朱德也写了相似的信给邓公。
朱老总的讲话第二稿,非常简单,同第一个比起来,基本没有多少实质性内容,可以说是一个表态性的发言。
没有任何档案资料显示朱德为何突然改变主意,要知道这个讲话稿来之不易,是他不顾身体抱恙,奔赴全国各地调研,费尽心血得出的。
但事情还没有到此打住。
到了2月6日下午,按照会议安排,等邓公讲完之后,轮到朱德在大会讲话了,此时已到傍晚18时,天色已暗,朱德开口讲道:“今天我要着重讲一讲反对修正主义的问题。”
竟然又变了!这又不是他送给毛泽东、邓公的第二个讲话稿了。
耐人寻味的是,朱德讲完,毛泽东没做任何评价,就散会了。

因为种种原因,七千人大会那段历史以及其中隐藏的一些细节,有的没有留存下来,有的长期不被披露。中央党史文献研究室的作者创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开创性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第一次全面、深入详细披露了七千人大会前后的变故,对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总、邓公的表现和互相影响,都有详细分析,历时三年方成稿,出版后长盛不衰,加印纪念版,非常值得阅读、收藏。喜欢的朋友请点击下面商品卡“看一看”,带一本细细品鉴。

参考资料:
1.中央工作会议记录(1961年12月21日);《毛泽东传(1949-1976)》(下)。
2.罗平汉等著,《党史细节》,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
3.李慎明、李捷主编,《还历史的本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3月。
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尽快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7 08:04 , Processed in 0.00810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