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岁月:顶着巨大压力娶了农村媳妇,回城后他和媳妇一起卖煎饼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13 19:32: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知青岁月:顶着巨大压力娶了农村媳妇,回城后他和媳妇一起卖煎饼                                                                    2025-05-13 13:51                                        发布于:天津市
   
        年过七旬的王庆军师傅是一位老知青,回想起他当年的知青岁月,心里充满了感慨。那时他远赴鲁南山区的一个偏远山村插队落户,那里他娶妻生子,度过了十多年的岁月,直到最后带着农村的妻子和孩子回到济南。王庆军师傅提到,他的知青生活充满坎坷,尤其是他的婚姻。那时,他的婚事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甚至同学们也不看好他。然而,时光流转,王庆军如今的生活和婚姻都非常美满,而曾经和他一起下乡插队的同学们,如今都纷纷表示羡慕。
在谈及自己的知青往事和情感经历时,王庆军师傅要求使用化名,以免打扰到他人生活。他表示,这段往事虽珍贵,但还是希望低调处理。
1969年3月4日,王庆军吃过早饭,乘坐一辆解放牌大卡车离开了济南,开始了自己的知青生活。历经一整天的颠簸,直到中午时分,才抵达鲁南山区的赵家峪大队。当时,他与一位叫杨明昆(化名)的同学暂时寄宿在三队队长赵允田的家中。赵家峪的大山深处,正值寒冷的正月过后,社员们开始准备春耕工作。知青们在休息了两天后,也开始加入社员们的行列,劳作在麦田和山坡上。尽管劳累得几乎连晚饭也懒得吃,但乡亲们对他们非常关照,正因如此,王庆军和同伴们才得以坚持下来。
到了赵家峪插队生活的第三个年头,秋天的某个晚上,赵允田队长突然找到了王庆军,告诉他村里要派两名有文化的年轻人去县里参加医疗卫生知识培训。王庆军问起另一个人是谁,赵队长笑着告诉他是赵家峪大队唯一的一名初中生,赵玉芬(化名),她还差半年的时间就能毕业。两天后,王庆军与赵玉芬一同前往县城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后,他们成了赵家峪的“赤脚医生”。
赵家峪本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深受乡亲们敬重。但由于王庆军和赵玉芬的赤脚医生身份并未得到村民的真正认可,他们几乎成了名副其实的“摆设”。只有偶尔有些小病小痛,村民才会找上他们。而赵玉芬,那个性格开朗、容貌出众的女孩,也开始和王庆军更加亲近,尤其是在晚饭后的闲暇时光,她常常到知青点和大家交流一些医疗知识,甚至和王庆军讨论一些生活趣事。王庆军为人随和,长相又颇为英俊,渐渐地赵玉芬对他产生了好感。
然而,在那个年代,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尤其是年轻的女孩,更加矜持。赵玉芬频繁到知青点找王庆军,村里很快便开始了各种流言蜚语。甚至有些人说两人已经开始了恋爱。听到这些风言风语后,赵玉芬的母亲非常愤怒,狠狠地责骂了她一顿。此后,赵玉芬一度避免和王庆军接触,见面时也会刻意躲避。王庆军看到自己所钟爱的女孩因无端的闲话受到伤害,心中也是充满了无奈和心疼。
1973年春天,赵家峪大队的公社供销社要招募一名售货员。这个岗位对于插队的知青们来说,几乎是人人争抢的机会。一天晚上,赵玉芬突然来到知青点,向王庆军透露了这个消息,表示她想带王庆军去找她的二叔——大队的书记,希望能帮忙争取这个机会。虽然王庆军知道自己也非常渴望这份工作,但因为招工名额竞争激烈,他并不抱太大希望。赵玉芬则坚持表示,既然王庆军已经听到了消息,就不妨一试。
两人很快走到了赵书记家,没想到刚一进门,就听到了杨明昆的声音。杨明昆正恳求赵书记让自己去供销社工作,还提到王庆军和赵玉芬之间的关系。赵书记笑着澄清了传闻,并表示这次招工是为女知青准备的,最后,张艳丽成功当上了售货员,杨明昆虽然失望,但也无可奈何。

过了几天,赵家峪大队有了新的招工名额,赵书记再次来到知青点询问是否有人愿意去县里工作。杨明昆毫不犹豫地抢先表态,而王庆军则谦让说希望给杨明昆机会。杨明昆最终进入了县铸造厂,但那是一份又脏又累的工作,杨明昆很快就后悔了。
然而,王庆军和赵玉芬的关系依然在不断发展,尽管外界的议论不断,赵玉芬依然坚定地选择和王庆军在一起。到1974年秋天,王庆军和赵玉芬的关系终于得到了正式确认,并决定结婚。尽管王庆军的父母极力反对,并且威胁断绝与他的一切关系,但王庆军坚持自己的选择,最终与赵玉芬结婚。
结婚后,王庆军和赵玉芬继续在赵家峪的农村生活,王庆军开始担任赵家峪小学的民办教师。1976年,虽然面临父母和同学的巨大压力,他还是在父母反对的情况下和赵玉芬领了结婚证,成为第一个在农村娶农村姑娘的济南知青。
随着岁月的流转,王庆军和赵玉芬逐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1981年,他通过考核,成为了公办教师。1992年,王庆军接到父亲的信,得知母亲受伤后,他和赵玉芬带着女儿回到了济南。赵玉芬不仅照顾了婆婆的伤情,还承担了大量家务,获得了王庆军父母的认同。

几年后,王庆军与赵玉芬一起开创了自己的煎饼生意。起初生意并不顺利,但凭借赵玉芬的勤劳和王庆军的聪明才智,他们的煎饼逐渐成为了当地的名品。2000年,王庆军下岗后也加入了煎饼摊的行列,凭借创新的设备,他们的生意逐渐兴旺。到2012年,他们甚至拥有了自己的煎饼作坊,年收入达到了百万。
如今,虽然年事已高,王庆军和赵玉芬仍在继续经营着自己的煎饼生意。虽然他们的女儿和女婿都有各自的事业,并不打算接手这份生意,王庆军已经计划好,待自己和妻子享受几年的退休生活。
谈起当年做出坚持自己选择的决定时,王庆军笑着说:“当年亲友和同学们都说我会后悔,但现在我一点都不后悔。赵玉芬不仅贤惠能干,还帮助了我度过许多难关。看着那些曾经看不起我的人,我心里只有喜悦。”
他的幸福,令人由衷地为他高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6-10 05:22:45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0 02:50 , Processed in 0.00741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