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中梦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6 06:08: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诗中梦境                               

2025-07-03 07:02                                        

发布于:北京市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IC photo 供图)
○阳锡洲
梦,是人类睡眠的生理现象,由大脑皮层尚未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其内容与清醒时的意识若即若离,亦真亦幻。通读古典诗词,发现一些文人墨客时不时落入梦境,这些梦早已超越生理范畴,成为寄寓情感的精神载体。
友朋相念之梦。817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白居易与挚友同遭贬谪,彼此相隔千山万水。与元稹别后,白居易屡屡作梦,其中一首《梦微之》写道:“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回)梦见君。”元稹病中收到诗作,以《酬乐天频梦微之》回应:“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病榻上相忆挚友,让千年后的读者仍能感受到那份跨越生死的友情重量。
多年之后,840年,白居易又写了一篇《梦微之》:“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诗中道尽对挚友的怀念,此时元稹已经离世九年,梦中二人携手同游,可醒来泪水打湿了诗人的绢帕。
杜甫的两首《梦李白》,堪称古典友情诗中“梦魂对话”的巅峰,各摘取一句:“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诗人把对朋友的担忧融入梦境,字字泣血。
亲人相思之梦。李商隐作《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诗:“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男子对身处天涯海角情人的深切思念,也有人认为这是在含蓄地表达思念亡妻之苦。纳兰容若也有一首被认为是悼念亡妻卢氏的词:“梦来双倚,醒时独拥,窗外一眉新月。”梦中相依偎,醒后独拥衾,唯剩一弯冷月相伴,凄清入骨,读来令人肠断。
因为想念家乡的亲人,苏轼留下了多首诗词。“三年无日不思归,梦里还家旋觉非。腊酒送寒催去国,东风吹雪满征衣……”这是三年未归家的苏轼急切的呼唤;“兄从南山来,梦我南山下。探怀出诗卷,卷卷盈君把……”这是弟弟苏辙的温馨之梦,“眉山双璧”的骨肉亲情,在彼此酬唱的梦境诗词中显露无遗。
苏轼与发妻王弗恩爱情深,王弗二十七岁病逝,十年后,苏轼梦中遇见她,醒来写下传世名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首词写尽生死相隔的刻骨思念与缱绻柔情,堪称悼亡词绝唱。
故土牵肠之梦。二十六岁的李白,离蜀客居扬州时作《秋夕旅怀》:“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梦做得很长很久,梦到星河都渐渐隐去了,等一觉醒来星星都变少了。含着悲伤思念故乡,涕泣涟涟有谁能挥去呢?我以为,“梦长”写归心之切,“觉罢”显现实之怅。银河既是蜀中山水的诗意幻化,更是“身不能至,魂梦以归”的浪漫寄托。
杜甫晚年漂泊夔州,作《归梦》诗:“道路时通塞,江山日寂寥。偷生唯一老,伐叛已三朝。雨急青枫暮,云深黑水遥。梦魂归未得,不用楚辞招。”安史乱后,故乡洛阳已残破不堪。“道路时通塞”写现实阻隔;“梦魂”却“归未得”——梦中飞渡烽烟山河,醒后唯对“青枫暮雨”萧瑟。最沉痛处在于“不用楚辞招”:连招魂的幻想亦成奢望,蕴含着乱世文人的深沉苦难。
才思功名之梦。如“罗含梦鸟”“江淹梦笔”等典故,折射出古人以才易物的向往。前者梦彩鸟入怀,醒后文思泉涌;后者梦人索笔,自此才尽。唐崔日知《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祈愿“终期吞鸟梦,振翼上云烟。”即化用罗含吞鸟入梦、文思大进的传说。而卢生“黄粱一梦”、淳于棼“南柯一梦”的故事,则引发对现实与虚幻、荣华与幻灭的深刻反思,警醒世人审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毕竟人生如梦,富贵无常。范成大因此慨叹:“一枕清风梦绿萝,人间随处是南柯”;“困来也作黄粱梦,不梦封侯梦石湖”,以淡泊笔调解构世俗追求。庄子“梦蝶”的哲思,更是穿透千年:“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此典成为咏梦哲思的永恒意象。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即化用此典,将个体命运的迷茫与追寻,融入缥缈梦境。正如唐代王勃在《别薛华》中慨叹:“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7-30 20:38 , Processed in 0.01079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