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拉萨条约》后,为何中国最终保住西藏主权真相:多亏这2人努力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5 18:01: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拉萨条约》后,为何中国最终保住西藏主权真相:多亏这2人努力                                                                     2025-08-05 15:40                                        

发布于:天津市
   
    1904年,英军侵入西藏,跨越了艰险的山川,终于闯入了西藏的圣城拉萨。面对强大的武器与兵力,清政府和驻藏大臣选择了屈服,不做抵抗。然而,西藏人民并没有低头,他们在这场看似悬殊的较量中展开了顽强的抵抗。最终,这场冲突的结果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揭示了不为人知的一面。

英国人来了,西藏陷入混乱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清王朝的内外局势十分动荡,风雨飘摇,急需应对的事务堆积如山。正是这样一个时刻,英国人瞄准了西藏,打着贸易的旗号,实则企图将西藏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1904年,英军在荣赫鹏的指挥下,从印度发起进攻,浩浩荡荡地开向西藏。

当时的西藏,依旧保持着相对封闭的状态,清政府对西藏的管理松散而缺乏有效的控制,驻藏大臣名义上是权力的象征,实际上却难以发挥作用。在英军的步步逼近下,西藏的局势骤然混乱,人民开始恐慌。英军进入,清朝无动于衷,藏民愤怒不已随着英军的进攻,西藏的防线逐渐崩溃。清政府和驻藏大臣眼见局势如此,不仅没有进行有效抵抗,反而采取了不抵抗政策,认为西藏离京城遥远,丢了就丢了,自己反正并不心疼。然而,西藏人民并不认同这种心态。家园被侵略,信仰被亵渎,怎么能袖手旁观?于是,在英军推进的过程中,西藏军民纷纷自发地组织起了抗争。

从堆纳到江孜,英军一路上遭遇了强烈的袭击。在乃宁寺,来自昌都和塔工的僧俗兵力齐心协力,凭借土枪土炮设下了防御工事,成功地击退了英军的进攻。在紫金寺,数百名僧兵直接投入战斗,英军进攻的步伐被一再阻滞。

藏民巧妙抗敌,羊群成了武器西藏人民的抵抗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正面交锋,他们还巧妙地运用了游击战和特种作战。许多聪明的藏民穿上羊皮袄,混进羊群中,等待英军的骑兵前来抓羊时,突然跳出来,使用刀剑向敌人发动攻击。这种“羊群突击”战术让英军骑兵吃尽了苦头,完全没有想到会遭遇如此奇袭。

另一些勇敢的僧人选择了化身乞丐,混入英军的营地。深夜,当英军的警戒松懈时,他们悄悄摸进敌营,暗杀守卫,甚至穿上英军的制服伪装成士兵,趁机暗中袭击。每次这样的小规模突袭,都让英军营地充满恐慌和混乱。虽然这些战术看似简单粗糙,但却极为有效。英军深刻感受到了西藏人民的顽强与智慧,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每一个西藏人都可能是潜藏的威胁。拉萨保卫战:民众抵抗VS高科技武器

最终,英军突破了西藏的防线,进入了拉萨,但他们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首先,他们遇到了补给问题,急需购买衣物和食物。然而,拉萨的市民拒绝与英军交易,市场上很快变得空空如也,连基本的衣物都难以获得。英军指挥官麦克唐纳郁闷地报告称,五天内他们只能搞到一件衣服和一条裤子。为了找到足够的粮食,英军将目光投向了哲蚌寺,他们强行命令僧人交出储备粮食。然而,这些僧人毫不示弱,他们不仅拒绝合作,甚至用石块将敌人驱赶出去。平时虔诚的僧人们,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了出人意料的坚韧与勇气。英军的困境还不仅限于此。拉萨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一名来自色拉寺的武僧穿戴铠甲,独自闯入英军营地,成功刺杀了数名敌兵。虽然他最终被俘并处决,但他的英勇事迹在西藏广为传颂,极大地激励了更多人投入到抵抗之中。街头巷尾,反英标语遍布,拉萨民众高举旗帜,纷纷要求抵制与英军的所有交往。这股强烈的反英情绪让英军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们意识到,即使占领了拉萨,也无法征服西藏人民的心灵。与此同时,英国政府也陷入了尴尬境地。英军的指挥官荣赫鹏的行为,完全背离了伦敦的命令,本来希望轻松达成目标,却变成了“里外不是人”的窘境。最后,尽管英军占领了拉萨,但他们并未能真正控制西藏,尤其是西藏人民的心。尽管签订了一纸条约,西藏的主权依然没有改变。

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战争,最终却以西藏人民的智慧与坚持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西藏人民通过他们的勇气与策略,不仅捍卫了家园,也为中国保住了西藏的主权。

这段历史提醒我们,面对强敌,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即便技术装备落后,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依然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西藏人民的英勇抵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回顾这一历史,所有的无名英雄都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他们通过行动诠释了真正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9:22 , Processed in 0.00753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