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为什么不心疼你?从你替他做这5件事开始,就种下了结果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孩子为什么不心疼你?从你替他做这5件事开始,就种下了结果                                                                        2025-08-08 19:25                                        

发布于:甘肃省
   
       早上门诊,还没开口,坐在面前的那位阿姨眼圈就红了。她说,儿子上大学后几乎不主动联系,回家也像“借住几天”,自己做饭、洗衣服、操心一切,他却连句谢谢都不说。越养越冷漠,越大越没良心,她一边说,一边忍不住叹气。

孩子不心疼你,是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冷血?不是。很多时候,这种“没心没肺”,其实是我们一手培养出来的。
从小你替他把路铺平、把事包办,做得越多,他越无感。不是孩子无情,而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你付出了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你以为是在“为他好”,实际上却在慢慢切断你们情感连接的事。
小时候不让孩子干家务,长大了他也不会心疼家人。有个初中男孩,胃痛来就诊,我问他最近吃得怎么样,他说“还行,妈妈每天都做好饭放桌上”。
我随口问了句:“你妈妈是不是也上班?”他说:“是啊,她早上六点起床做好饭,再赶公交去上班。”

听着都累,可孩子一点也没觉得不妥。这不是孩子坏,而是他从小没学会换位思考。
从没让他参与家务,他就不会知道,饭不是说做就有,衣服不是一动不动就能干净家里的运转像魔法一样自动,他只学会了索取,没有感知到背后的辛苦
家务活,是最基础的情感教育。你让他洗个碗、扫个地,不是为了锻炼技能,而是让他明白“别人的付出不是理所当然”。
他擦过地才知道干净不易,做过饭才懂得你每天的辛苦。不让孩子干活,表面上是宠爱,实质上剥夺了他学习感恩的机会。

再说说“替孩子做决定”这事。门诊里一个高三女生,因焦虑失眠来看的。她说自己成绩不错,但对未来完全没想法,爸妈说学医好,她就跟着学医。可她对血、对医院都发怵,想改专业又怕父母失望,压力大得晚上睡不着。
为什么孩子不敢表达想法?因为从小你没给他表达的空间。
你替他决定穿什么、吃什么、报什么兴趣班,他渐渐就学会了闭嘴,顺从,麻木。看似听话,实则内心空洞。长大后,他不懂自己的喜好,也不会理解别人的付出,更别提心疼你了
你说得越多,他想得越少;你做得越多,他感受得越少。孩子不是不懂,而是他从没机会去懂。被替代的选择权,换来的不是成长,而是情感隔阂

第三件事,替孩子承担后果。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常因玩游戏熬夜导致第二天头痛、注意力差。妈妈每次都说“孩子还小”,生怕老师批评,主动请假、编理由、帮写作业。
她以为自己是在保护孩子,其实是在教他逃避责任。
当一个人从不为自己行为负责,自然不会体会别人的辛苦。他只会觉得,你替他兜底是理所当然。他不心疼你,是因为你从没让他看见“错误”的代价有多重
责任感不是天生的,是一次次面对后果中长出来的。你不让他摔疼一次,他就永远不知道台阶有多陡。

你替他弥补错误,他就永远觉得世界会为他让路。长大后,这种习惯会让他在人际关系中处处碰壁,也让你们的亲情越来越薄。
还有人,总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跟孩子谈情绪、讲健康、说压力,怕吓着,怕太早。
个男孩因为长期便秘来看病,检查都正常,追问之下才发现,他常常在学校里紧张到不敢上厕所。原来父母对他的要求特别高,他只能压着情绪,连身体都被影响。情绪这东西,藏得住一时,藏不住一生。
你不教孩子表达情绪,他就不会理解别人的情绪。你不让他说“不舒服”,他也不会察觉你什么时候累、什么时候烦。你越是“保护”,他越是冷漠。等你真难受了,他只会说:“你以前都挺好的啊。”

健康教育、情绪教育,和识字、算术一样重要。不是等到生病了才告诉他“要注意身体”,而是从小就让他理解——情绪也会生病,身体和心一样重要。你越早跟他讲,他越能体会你当年的坚持和疲惫
最后,还有个特别隐蔽的行为:你为孩子牺牲了太多,却不说,也不让他说。这事在很多家庭里都在上演。
你为他辞职照顾,推掉朋友聚会,甚至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但你从不让他知道。你怕说出来让他有负担,可心里又忍不住埋怨。
你一边默默付出,一边希望他能“自己明白”,可他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

情感需要表达,爱也需要交流。你不说,他就真以为你什么都不需要。你不让他感受你的辛苦,他就学不会共情,更体会不到你为他的付出
不是让你跟孩子“算账”,而是告诉他:“我也会累,也需要被理解。”你表达得越清楚,他越能学会换位思考。你一直做“无声的好人”,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迟钝。
孩子不心疼你,不是他做错了什么,而是你替他做得太多了。你替他铺路,他就不会看路;你替他承担,他就不会反省;你替他牺牲,他就不会珍惜。

爱不是无止境的付出,而是带他一起感受生活的重量。让他洗碗、让他决定、让他承担、让他表达、让他知道你也会累——这些不是“狠心”,是给他一颗柔软的心。
心疼,是从感知开始的;而感知,是从亲身经历开始的
别再替孩子做太多了。你放手的那一刻,才是他真正开始学会心疼你的那一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7 10:36 , Processed in 0.00785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