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清老照片:日本人拍摄的老北京建筑,不少建筑现在已经消失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9-13 14:3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高清老照片:日本人拍摄的老北京建筑,不少建筑现在已经消失了                                                                       2025-09-13 12:04                                        

发布于:天津市
   
      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定格了一个时代的剪影,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历史记忆。各位历史爱好者们好,我是历史君。今天,我将带领大家穿越时光隧道,通过一组珍贵的晚清时期老照片,探寻百年前北京城的真实风貌。这些历经沧桑的影像资料,不仅记录了古都的建筑风貌,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让我们一同细细品味这些凝固的时光印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崇文门大街的繁华景象。作为北京城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崇文门大街在照片中展现出勃勃生机。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行人摩肩接踵,有挑着担子的小贩,有骑着毛驴的商贾,还有身着长袍马褂的士绅。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幌子高悬,卖糖葫芦的、卖布匹的、卖日用杂货的摊贩沿街叫卖,好一派市井烟火气息。远处隐约可见高大的城墙和巍峨的城楼,见证着这座古都的辉煌历史。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东单牌楼。这座始建于明代的三间四柱式牌楼,以其精美的木雕彩绘和典雅的建筑风格闻名。牌楼顶部覆盖着琉璃瓦,檐角飞翘,梁枋上绘有精美的彩画。可惜这座承载着数百年历史的建筑瑰宝,在1926年的城市改造中被拆除,如今我们只能通过这些老照片来想象它当年的风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克德林牌楼的沧桑变迁。这座始建于1901年的西式风格牌楼,最初是为纪念在义和团运动中遇害的德国公使克林德而建。牌楼采用汉白玉石材,雕刻精美,具有明显的欧式建筑特征。然而随着一战德国战败,这座象征屈辱的牌楼在1918年被愤怒的北平市民推倒。次年,人们用拆除的石料重建了一座新牌楼,并刻上公理战胜四个大字,成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象征。

北京贡院的照片则让人唏嘘不已。这座始建于1415年的科举考场,曾经是无数读书人实现梦想的圣地。照片中的贡院已显破败,杂草丛生的院落里,一排排低矮的考棚静静矗立,斑驳的墙壁上依稀可见岁月的痕迹。遥想当年,这里曾容纳上万考生同时应试,如今却只剩下断壁残垣,见证着科举制度的兴衰。

雍和宫建筑群的系列照片尤为珍贵。从气势恢宏的牌楼到庄严肃穆的大殿,每一处建筑都彰显着皇家寺院的非凡气度。特别是大佛殿内景,高达18米的弥勒佛雕像金碧辉煌,四周悬挂着清代四位皇帝御笔题写的匾额。嘉庆帝的圣集大成、雍正帝的生民未有、康熙帝的万世师表以及乾隆帝的与天地参,这些珍贵的墨宝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研究清代文化的重要史料。

最后我们看到的是壁雍宫及其牌楼。牌楼横额上乾隆皇帝亲题的圜桥教泽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彰显着这位文治武功的帝王对儒家教育的重视。壁雍宫作为国子监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是古代最高学府的象征,其建筑群布局严谨,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中轴对称之美。

这些珍贵的老照片就像一扇时空之窗,让我们得以窥见百年前北京城的真实样貌。每一处建筑、每一块砖石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提醒着我们珍惜和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6 05:35 , Processed in 0.00721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