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文尔雅的文徵明,写起大字来那叫一个“飒”!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9-19 14:48: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温文尔雅的文徵明,写起大字来那叫一个“飒”!                                                                                2025-09-18 10:46                                        发布于:广东省
   

     文徵明一直给人的印像就是温文尔雅,无论是在史载之中还是在影视剧之中都是如此,他并没有唐伯虎那般风流的存在,但在书法界他的名字可要比唐伯虎响亮得多。文徵明的小楷最为出名,如果说明代有热搜榜的话,那么在小楷圈之中,他的《草堂十志》可谓榜一。
文徵明的小楷精到细腻,堪称明代第一人,在明代吴门的文坛、书坛上他都堪称翘楚。然而,对于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他,虽不是首才子,但他却是少有诗书画齐绝的才子,他不单单是小楷精到,其五体皆能。

今日分享一帖他比较罕见的行书,这还不是一般的行书之作,而是以大字书写的行书自作诗,这是他于晚年时才写下的行书大字自作诗《平台》轴,可以说是这是他的书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了。
《平台》诗轴的内容是源自于他晚年时常作的《游西苑诗》,那时的他已过古稀之年,历经了半生坎坷,早就褪去了年少时的浮躁,沉淀出从容豁达的心境。
此帖不同于他日常小楷的细腻精巧,这里的每一个字都透着一股豪迈洒脱,笔锋凌厉却不失沉稳,结体严谨又暗藏灵动,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在纸间从容诉说着过往。

细观其笔法,怎一个“飒”字了得,他的笔画起止分明,横横画略带仰俯之态,似春风拂柳般灵动;竖画微呈弧度,如劲松挺拔般有力;转折处方圆并济,既保留了王羲之书法的流美韵致,又融入了自身的劲利遒媚。
可见是对“二王”书风的深刻领悟与创新的突破。尤其在运笔之间,能感受到他对笔墨的极致掌控:吮毫时的专注、濡墨时的精准、行笔时的流畅,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

此诗的原文:日上宫墙霏紫埃,先皇阅武有层台。下方驰道依城尽,东面飞轩映水开。云傍绮疏常不散,鸟窥仙仗去还来。金华待诏头都白,欲赋长扬愧不才。
这首诗展现了一幅宫廷的画面。早晨,太阳升起来了,宫墙被一层紫色的尘雾笼罩着。眼前就是先皇曾经检阅军队的高台,高台下面是一条沿着城墙延伸的驰道。东边的楼阁飞檐临水而建。云彩环绕着华丽的窗户,鸟儿在皇家的仪仗周围飞来飞去。透过这些文字,仿佛能看到他站在宫墙之下,追忆往昔为官时光的模样。

早年的文徵明,因字迹不行而屡试不第,从此之后他便深入书法之海,从此笔耕不辍,他二十二岁起拜师学书,每日晨起练字,直至晚年去世前夜还于案前书写。
他从模仿 “二王” 到形成自身风格,历经数十年打磨;中年虽踏入仕途,却因不善钻营、遭人讥讽而辞官归隐;晚年潜心诗文书画,不问世事,心境愈发平和通透。正是这些经历,让他的书法不再是单纯的技艺展示,而是融入了人生的厚度。


在当时的江南,文徵明晚年声望极高,求他字画的王公贵族络绎不绝,却少有人能得此大字行书作品。而这幅《平台》诗轴,不仅是他行书技艺的巅峰之作,更打破了世人对他 “只会写小楷” 的刻板印象,证明了他 “五体皆能” 的艺术实力。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15 00:03 , Processed in 0.00714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