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煜的4首经典词,美到了极点,悲到了极限,句句感人肺腑催泪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李煜的4首经典词,美到了极点,悲到了极限,句句感人肺腑催泪下                                                                                2025-10-13 18:50 发布于:山东省
   
                                    

“一个皇帝,为什么会写出让人泪崩的绝唱词?”李煜被后世称作“千古词帝”,却又为何要以“千古亡国之君”示人?

李煜的一生,比他的词还要悲,而他的词,又比他的命运更加绝美。

李煜原名李从嘉,天生骈齿重瞳,谁看了都觉得他“不是凡人”。兄长李弘冀见他面相不凡,竟怀疑他“有夺嫡之心”,防着他、算计他。

可李煜根本没那个心,他宁可隠居山林,读诗作赋,也不想卷入宫廷漩涡。因为李煜自知,朝堂险恶,稍不留神,便会被推向死亡的深渊。

隐居数年,李弘冀却突然暴病而亡。太子之位空缺,李璟让那个“只识水墨,不懂政事”的弟弟坐上龙椅。

老臣钟谟上书劝阻:“他从不问政,只懂吟诗,政事恐难胜任。”可李璟偏偏觉得“天命难违”,李煜就这么被推到了王位之上。

王位,压得他生无可恋;责任,却让他逃无可逃。

李煜执政后,软弱无武功,面对北宋,他唯唯诺诺,用厚重的贡赋换来暂时的和平。因为李煜资敌给宋朝的贡赋,导致南唐军力日渐衰弱,国运也越陷越深。

改革?他也想过,一面派大臣走访民间,一面修建长堤。

结果,改革没出实效,反倒加重了百姓负担,怨声载道,皇宫里外,都是冷眼和嘲讽。

正因为日渐虚弱,赵匡胤开献天礼之会,李煜既想躲又不敢不去。使病假,又怕宋人不信,最终只好写信解释:“本欲以朝贡保我宗庙,奈何众将相逼至此,只能求死一途。

”赵匡胤也不客气,大军南下,南唐军破败如山倒,李煜只能率宫人投降,被押至汴京。

被押到汴京后,生活更是朝不保夕。相传宋太宗赵光义觊觎李后小周氏的美貌,几番羞辱小周后。

每次小周后从宫宴中归来,都要当众数落李煜一句:“你这个没用的国君!”李煜只能垂首不语,悲从中来,却终究只能将苦楚吞进肚里。

这样的日子里,他写下了四首词,美得让人绝望,悲得让人心碎。第一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捏着笔杆,仿佛又回到旧日宫墙之上,夜深人静,才敢写出“剪不断”的心痛。每一笔都像血一样,滴落在纸上。

第二首《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在汴京的深闺中,半夜惊醒,眼角还挂着未干的泪痕。他轻声自语:“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可梦醒之后,一切都还在煎熬里。

第三首《望江南·多少恨》: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恨无双。分付与年年。”

他在梦里回到当年游春的上苑,却被东风一吹,满园花落,他醒来时,发现空荡的宫墙外,连半点春意都被带走了。

压轴的,是第四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几句词,几乎把他的一生浓缩到极致:春花易谢,秋月难留,旧时宫阙还在,却早已飘散人心。最后一句,他放下了笔,泪如江水,东流不息。

软禁三年后,南方已完全平定,李煜对宋朝再无用处。那天,他被端上一杯毒酒。

满座肃静,他抬头,月华如水,“春花秋月何时了”再也不是问句,而是自问:生命何时了?他轻啜一口,回味苦涩,仿佛尝尽了个人国两重愁。

李煜死在汴京,却生出千古绝唱。他的四首词,都是悲与美的极致碰撞。

或许,这便是“千古词帝”最无冤之处:他用最柔软的文字,将最苦的命运,写成了最深的诗篇。

信息来源:[李煜年谱]

参考资料:[中国文学史·词选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15 02:12 , Processed in 0.00807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