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悲鸿看上一幅画,花20个四合院的钱买下,如今画价值50亿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04:51: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徐悲鸿看上一幅画,花20个四合院的钱买下,如今画价值50亿                                  2024-06-02 12:23                                        发布于:福建省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戏题画山水图歌》
从古至今,有名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尽管他们擅长的可能并不是同一个领域,但这些人之所以能名留青史还是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人生不过短短几十载,在短暂的人生中想要给后人留下一些痕迹,不仅仅需要努力,还需要运气。对于创作者来说,灵感就是属于他们独一无二的运气。然而,不同于诗人、歌者等,对于画师来说,很多时候灵感只是创作的一部分。要想真正完成一幅出色的作品,是否能潜心专注于自己的画作至关重要。

因此,尽管很多作品看上去精美复杂,但如果并没有倾注太多的心血,依旧不会有很高的价值。而一件作品的价值究竟如何,只有真正专注于那个领域的大师了解。众所周知,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绘画大师,所以对一幅绘画作品的价值,他再清楚不过了。他曾经为了一幅名画,可以用20个四合院的钱去买,现如今这幅画已经价值50亿人民币。绘画大师徐悲鸿

徐悲鸿,1895年生人。尽管明知徐悲鸿是国画大师,绘画对象涉猎颇广,但只要提起他,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他出色的画马技巧。他的知名画作《八骏图》、《愚公移山图》等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世人皆知的作品。在国画领域内,他更是无数画者的导师与楷模,被众多国画大师誉为经典。

徐悲鸿自幼就对绘画十分感兴趣,从小他就有意识地接受画艺培训,长期耳濡目染。长大后,他还专门去往法国留学,学习西方的绘画技巧以及艺术风格。并将自己的所见所学融入到了中国传统国画艺术中,为国画的改良与蜕变产生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他被世人誉为金陵三杰之一。

除了自身绘画技术高超,创造了许多传世经典之外,徐悲鸿在我国古典画作的保护方面也有着杰出的贡献。画圣吴道子的名号,大家也想必都有所了解。徐悲鸿就与这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画圣的《八十七神仙卷》的回归有着很深的渊源。
参加画展
1937年5月,徐悲鸿受到了邀请出席当地的一场画展。在参加画展的过程中,他偶然间认识了来自德国的马丁夫人。交谈过程中,徐悲鸿了解到马丁夫人拥有着大量的中国古书画,并希望可以尽快将这些古书画定价脱手。于是,徐悲鸿便向马丁夫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去她的宅邸中拜访,并亲眼看一看这些古画的想法。

马丁夫人十分热情地接待了徐悲鸿的来访,带他看遍了自己家中的藏品。然而,一圈溜下来,徐悲鸿心中却不免有些失望。尽管马丁夫人藏品众多,却并没有一件可以真正燃起自己的兴趣。就在徐悲鸿感到大失所望准备告辞的时候,他不经意地瞥到了墙角的一副人物长卷,这幅画被默默地放置在了墙角,很难引起人的注意,画上也没有任何的署名。然而,徐悲鸿却一眼看中了,当即向马丁夫人表示希望可以购买这幅画。
看到徐悲鸿如此喜爱这幅画,马丁夫人自然也明白了这幅画的价值。于是,原本仅仅出价一万元的她忽然狮子大张口,开始漫天要价。无奈之下,徐悲鸿只好用自己的几幅作品来抵消多出来的钱,这才得以顺利从马丁夫人手中买到这幅画。

可能现在我们觉得一万块并没有很多钱,但在那个使用大洋的年代,1万大洋就等于60斤白米,可以养活很多吃不饱穿不暖的人。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徐悲鸿明知这一万大洋的价值依旧坚持买下这幅画,足以表达了他对这幅画的喜爱非同寻常。
画圣吴道子
其实在购买的时候,徐悲鸿并不确定这幅画究竟是哪位画师前辈的作品。但当他将这幅画拿回家细细研究比对之后,他确定了这就是唐代画圣吴道子所作。画中所画内容为形态不一的八十七个人物,描绘了诸位神仙共同去朝见道教天尊的场景。于是,便有了《八十七神仙卷》这样的命名。

吴道子,唐代知名绘画家。他以高超的绘画技术、灵动的人物肖像,被后人尊称为“画圣”。吴道子作品风格十分飘逸灵动,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宛如乘风归去的仙人。于是,世人又将之称为“吴带当风”。吴道子的真迹现至今依旧得到流传的并不多。因此,徐悲鸿能一眼就在众多精致的画卷中发现这一副没有署名的画,可见他对艺术的敏感度。
对于这幅画,徐悲鸿可以说是爱不释手,甚至到了无论去哪儿都要带上这幅画的地步。有的时候,即使他不得不外出远游,他依旧会不嫌麻烦地将这幅画带在身上,并专门给这幅画加上了专属于自己的“悲鸿生命”印章,以表示自己对这幅画的喜爱与看重。

然而,意外总是不期而遇。就在1942年,徐悲鸿远游云南,出于种种原因这次他没能带着自己珍爱的画卷。当他终于返回家中时,他惊讶地发现自家原本紧闭的门锁不知被谁撬开了,而家中的财物自然也被洗劫一空,其中就有这幅《八十七神仙卷》。自此,徐悲鸿像失去了人生挚爱一般一蹶不振,每日郁郁寡欢,甚至还得了高血压。
重获“挚爱”
徐悲鸿本以为自己今生都不会再见到幅画了。没想到就在1944年的春天,当他和夫人在重庆中国文艺社居住时,他忽然收到了学生卢荫寰的来信。学生的来信的内容主要就是告诉徐悲鸿一个好消息:《八十七神仙卷》被找到了。得知这个消息,徐悲鸿自然喜出望外,于是他迫不及待地连夜赶往成都,奔向自己心爱的画卷。但是冷静下来后,他又担心偷画者不肯承认,或是因此销毁画卷,便又打消了寻画的想法。

不过后来,徐悲鸿的一位好友偶然得知了这件事,主动提出愿意帮忙交涉。经过好友从中调和,画卷现主人开价20万售卖这幅画。要知道,以当时的物价来算,20万可以在北京买20套四合院。一生洒脱、不求功名的徐悲鸿自然拿不出这20万。于是,他四处筹钱并变卖了自己珍藏的作品,才拼拼凑凑了20万,终于又重新得到了这幅《八十七神仙卷》。
拿着依旧完好如初的画卷,徐悲鸿感觉自己所有的烦恼与病痛都没有了,他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不过很快徐悲鸿就发现了,这一切不过是自己所谓的好友的骗局。但是因为重获了画卷,他也没有再追究,得到画卷不久后,徐悲鸿就因病去世了。临终前,他嘱托自己的夫人要将这幅画上交给国家。他的夫人也依照自己丈夫的遗愿,将这幅画无偿捐给了国家。据估计,这幅画的价值已经约为50亿左右。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徐悲鸿用可以购买20个四合院的钱买了一幅画,尽管现如今已经价值50亿,但他选择了无偿献给国家。很多人觉得徐悲鸿在这幅画卷上浪费了太多钱,实在是太亏。也有人认为艺术是无价的,徐先生究其一生都在追寻自己挚爱的事物,真正是不枉此生。关于人生的价值,每个人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无论持有怎样的想法,不可否认的是,徐悲鸿对于艺术的追求以及对于利益的洒脱,值得我们尊敬,他是一位真正值得敬佩的大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8 21:26 , Processed in 0.00773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