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徽淮南:一棵枯树引纷争,他们用“六尺巷”智慧轻松化解!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安徽淮南:一棵枯树引纷争,他们用“六尺巷”智慧轻松化解!                                                            2025-02-15 12:06                                                                来源:                                                    安徽司法                                                    发布于:北京市
   

              

(来源:安徽司法)

                                

“六尺巷”,宽不过“六尺”,却被称为“最宽”的巷子,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如今,在面对基层治理复杂多样、矛盾纠纷多发的现实情况下,毕家岗街道创新性地构建起集“邻里帮帮团”调解室、“警网融合”室、信访接待室多方力量于一体,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三室联动”一站式矛调中心。中心秉承“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理念,坚持“和为贵、和为美”的文化赋能,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社会治理事件处置、社会风险研判等三个平台于一体的现代化社会治理共同体,总结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六尺巷”工作方法。

邻里之“争”,“三室联动”润“和”音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建设“平安社区”绝非一人之功,而需广大群众凝心聚力。为此,毕家岗街道高度重视基层治理“邻聚力”,创新“网格+警格”调解模式,以“茶话会”“恳谈会”的方式,让居民群众坐在一起,加强沟通认识,面对面地解决他们的矛盾纠纷。
2024年12月,新建社区网格员在走访巡查中,听见不远处传来争吵声。
网格员循声而去,只见两人面红耳赤,剑拔弩张。网格员迅速跑过去,将两人拉开,详细了解缘由。
原来,王师傅在小区院墙外正砍着一棵枯树,路过的刘女士不愿意了,说这棵枯树是自己母亲生前种下的,不允许王师傅砍伐。为此两人因一棵枯树的所属权产生了争执,差点打起来。
在了解情况后,网格员安抚好两人情绪后,将两人带至新建社区“警网融合”室,邀请了片区民警、法律顾问、网格长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为当事人双方沏了一杯热茶,通过以茶暖人,以茶述纷争。同时,调解员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听取了双方诉求,细致分析矛盾的根源,引用六尺巷的故事,强调“邻里好、赛元宝”“以和为贵”的重要性。最终在调解人员耐心劝解下,双方当事人放下矛盾,解开心结,握手言和,化解了潜在风险。

家庭之“结”,“三室联动”织“解”网
一个个家庭的“小和谐”“小幸福”,联结成社会和国家的“大平安”“大稳定”。为此,毕家岗街道借助群众力量,搭建“邻里帮帮团”矛盾纠纷平台,围绕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内容,以拉家常的方式进行谈心交心,把事说透、把理讲清。
2024年12月,王女士与爱人产生了矛盾,来到社区请求调解。
原来,王女士夫妻二人育有一子,然而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王女士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的学习上管教十分严格,让孩子每天徜徉在题海中。王女士的丈夫却认为,学习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比的是坚持、耐力和方法,学习要劳逸结合。二人在孩子教育上产生了很大分歧,为此发生激烈争吵。
了解情况后,社区网格员约了夫妻双方到“邻里帮帮团”调解室,根据矛盾特点,邀请了街道妇联、辖区资深老教师、家中学业有成的“邻里帮帮团”成员对夫妻二人进行调解。一方面,调解员采取“背靠背”的方式耐心聆听双方的意见和诉求,另一方面,以“面对面”的方式向双方耐心释明利害关系,与夫妻二人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经验。在近一个小时的交流中,夫妻二人都承认了各自的不足,二人表示,他们会好好谈谈孩子的教育问题,尽量达成一致意见,改进教育方法。通过近一个小时入情入理的劝导,成功地调解了一起因管教孩子引发的家庭纠纷。夫妻双方对调解员维护家人亲情,促进家庭和睦表示深深谢意。

车棚之“歧”“三室联动”搭“融”桥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一头牵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具体需求,一头连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大局。为此,毕家岗街道将群众的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作为重点工作,用心用情用力抓好信访调解工作。
2024年11月,新淮园社区居民来到街道信访接待室,反映小区内一处电动车车棚被拆后,迟迟未建新棚,导致附近居民电动车找不到地方停放和充电。
接到群众来访后,街道、社区联动响应,迅速深入了解事件详情和居民诉求。经查,已拆掉的电动车停车棚一直由八公山新村物业管理,但前不久,因八公山新村二期项目建设,车棚所在地块被项目部征用。八公山新村物业在新建车棚的地块所属、费用等问题上与八公山新村二期项目部产生了很大分歧,新车棚建设迟迟未动工。
民生无小事。毕家岗街道信访办以“解民忧”为出发点,立即联动街道综治中心、八公山新村物业、八公山新村二期项目部、区住建等部门形成专精调解团队,运用“红线图”厘清权属关系,巧用“情理法”三字诀重拾彼此之间的“礼”和“让”。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轮的耐心协商调解后,当事双方逐渐放下成见,最终,达成了一致解决方案,由新淮园社区组织网格员入户走访,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确定新建车棚选址,由八公山新村二期项目部出资,由八公山新村物业投入。至此,群众的“心头事”得以解决。

来源:淮南政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0 10:06 , Processed in 0.00758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