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岁知青张志远为报恩,“嫁”31岁带4娃寡妇留大山,至今不悔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9-13 14:14: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岁知青张志远为报恩,“嫁”31岁带4娃寡妇留大山,至今不悔                                                                  2025-09-13 12:21                                        

发布于:天津市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理想与追求,每一代人都在书写着独特的人生篇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正是一段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峥嵘岁月。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广袤的农村大地被赋予了新的希望,一句农村是广阔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让无数怀揣报国热忱的城市青年背起行囊,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建设新农村的征程。

在这股时代洪流中,20岁的知青张志远做出了一个令人动容的选择。他放弃了返城的机会,毅然决定留在四川南江县的深山里,与比他年长11岁的寡妇佘林海结为夫妻,承担起照顾她和四个孩子的重任。多年后回首往事,他依然坚定地表示从未后悔当初的决定。

初到南江县时,这个来自城市的年轻人面对着完全陌生的环境。他居住的村庄坐落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简陋的农舍孤零零地矗立在山梁上,四周是望不到边的梯田和茂密的树林。从未干过农活的张志远连最基本的农具都不会使用,幸而遇到了善良的邻居佘林海一家。佘林海比张志远年长21岁,他和妻子胡庭秀像对待亲人一样,手把手地教这个城里来的年轻人各种农事技巧。

在朝夕相处中,张志远与佘林海一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虽然生活清贫,但这个小家庭却总是洋溢着温暖的笑声。每当夜幕降临,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们常常聚在一起,在煤油灯下讲述着乡间的趣事。张志远也会分享他在城市里的见闻,这些新鲜的都市故事总能让乡亲们听得入迷。在大家的帮助下,张志远渐渐适应了农村的生活节奏,从一个笨手笨脚的城市青年成长为干农活的好把式。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变数。在那个医疗条件极其有限的年代,佘林海突然染上重病,高昂的医药费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绝境。在佘林海弥留之际,张志远紧紧握着他枯瘦的双手,郑重承诺会照顾好他的家人。这个承诺,成为了张志远此后人生的信条。

佘林海去世后,张志远主动承担起了照顾胡庭秀和四个孩子的责任。他不仅帮着干农活、修房子,还经常省下自己的口粮给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村里开始流传各种闲言碎语,有人说他图谋不轨,有人说他另有所图。面对这些非议,张志远选择了沉默。他深知,与其争辩,不如用行动证明自己的真心。最终,为了让照顾这个家庭名正言顺,他决定迎娶胡庭秀。

婚后的生活更加艰辛。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张志远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常常忙到月上中天才回家。为了省下粮食,他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把最好的食物都留给妻子和继子女。胡庭秀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两人相濡以沫,共同撑起了这个特殊的家庭。后来,他们又有了自己的孩子,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为这个重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当知青返城的政策终于到来时,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张志远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回到城市意味着更好的生活条件,但胡庭秀和孩子们怎么办?经过反复思量,他最终选择了留下。因为在他心中,对佘林海的承诺、对这个家庭的责任,远比个人的前途更重要。这个选择,让他的人生与这片大山、这个家庭永远地联系在了一起。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4 天前 |只看该作者
精彩!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14 16:16 , Processed in 0.00725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