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5亿港元!这位被遗忘的草书大家,凭什么惊动整个收藏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9-13 14:29: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5亿港元!这位被遗忘的草书大家,凭什么惊动整个收藏界?                                                           2025-08-21 17:42                                        

发布于:山西省
   

         在今年4月的香港苏富比古代书画“石渠宝笈”专场拍卖会上,一件元末明初的草书卷以2.5亿港元的惊人高价成交,远超拍卖前2000万港元的估值,创下苏富比中国书法品类的历史最高价。这件作品就是饶介的《草书韩愈柳宗元文卷》,也正是这次拍卖,让饶介这个名字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饶介何许人也?他字介之,号芥叟、醉樵 ,江西临川华盖山人,自号华盖山樵。饶介出身元代普通家庭,相传是康里巎巎的徒弟,解缙《书学传授》记载:“康里子山在南台时,临川危素、饶介得其传授 。”少年饶介接受教育后,才华很快崭露头角。青年时期,他凭借对文学和书法的热爱,前往文化繁荣、文人墨客云集的江浙一带游学。在那里,饶介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与当地文人广泛交流,视野不断开阔。其中,元末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杨维桢对饶介的才华尤为赏识。在杨维桢的提携下,饶介得以进入更广阔的文人圈子,在文坛上初露锋芒。

然而,饶介并不满足于文坛成就,对书法的热爱促使他不断深入探索。从《草书韩愈柳宗元文卷》中,便能看出他高超的书技。饶介明显借鉴了怀素的笔法,并巧妙地将怀素的狂放洒脱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笔法融合在一起。其起笔常从空中顺势而下,笔尖斜着轻轻落在纸上,极具动感;运笔时笔锋大多保持在笔画中间,线条力道十足,犹如锥画沙,扎实有力,质感厚重又不失温和韵味,笔画间还带有清爽飘逸的细微笔丝,灵动自然。

此作于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创作,当时饶介刚担任淮南行省参知政事,后为躲避战乱来到姑苏。作品内容为草书录抄的韩愈《送孟东野序》和柳宗元《梓人传》,书风明显受怀素《大草千字文》和《自叙帖》影响,笔法豪放不羁,线条优美,如狂风呼啸、万马奔腾,还形成了独特的飞白效果。作品开头的《送孟东野序》以“二王”笔法起笔,运笔从容舒展;写到“物不得其平则鸣”时,笔锋一转,展现出怀素“骤雨旋风”般的迅猛气势;书写《梓人传》时,又融入了张旭“孤蓬自振”的灵动姿态,字的结构奇特挺拔,笔画连绵不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饶介的书法成就不仅体现在技法上,更在于他对书法传统的传承与创新。他融合了晋唐书法的法度与元代尚意的书风,在元代书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尽管他的知名度不及赵孟頫等大家,但他的书法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学生宋克、宋广都是明代早期重要的书法家,开启了吴门书派的先河,后来的领军人物文徵明也深受其影响 。

除了书法,饶介在文学方面也颇有成绩,史称他“早有诗文名”“雅喜文学”“诗似李白” 。他一生身处乱世,在政坛上难有大作为,却在文学艺术领域绽放光彩。其诗歌多为奉和酬唱与题画之作,立意奇巧,遣词工严,自成一格,可惜著有《右丞集》现已失传。

《草书韩愈柳宗元文卷》递藏有序,初藏于明代收藏大家项元汴,后经董光裕、陈定、安岐等人收藏,清代入内府,乾隆皇帝亲题引首“神传醇洁”,并被收入《三希堂法帖》第二十四册 。咸丰至光绪年间归恭亲王奕訢,辛亥革命后,其后人溥伟将王府藏品变卖,此卷辗转被日本山中商会购得,最终为日本佛教界名人石川舜台收藏,石川氏还在卷后亲笔题跋。此次拍卖是该卷近代首次公开现身,引发了学术界与收藏界的高度关注。

饶介,这位被历史尘封的书法巨匠,终于凭借《草书韩愈柳宗元文卷》的天价成交,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他的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不仅为元代书法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9-28 09:29:56 |只看该作者
宣传书画艺术,弘扬优秀文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14 22:02 , Processed in 0.00778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