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仁月饼里的中秋记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0-6 12:07: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五仁月饼里的中秋记忆                            

2025-10-06 09:43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龚砚庆 马青竹
中秋来临,月饼市场迎来销售旺季。尽管新馅料、新口味的月饼层出不穷,但手工制作的传统五仁月饼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民众心中难以割舍的中秋记忆。
10月2日,记者走进开封八景食品有限公司,无菌车间内,传统月饼的香气扑鼻而来;仓库里,工人们正忙碌地打包、发货;展厅里,不少客户还等着下单,处处一派繁忙景象。
食品公司负责人赵珈莹介绍,每天清晨,工人们便开始忙碌,和面、分剂、包馅、脱模、烤制,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技艺。

“制作月饼,拌料是关键。”赵珈莹说,传统手工五仁月饼的拌料融入了芝麻、松子、核桃肉、杏仁等多种原材料,足斤足两,口感细腻。更重要的是,这些月饼不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和防腐剂,保持了食材的本真味道,一口月饼满嘴醇香,透着质朴,回味悠长。
“传统月饼制作烦琐,但老味道是几代人的积淀。” 赵珈莹说,在机械化生产的时代,坚持手工制作需要更多耐心,一个老师傅一天最多做一二百个月饼,这只是机器几分钟的产量,但手上传递的温度无法替代。
“手工揉制的饼皮,烤得棕褐油亮,入口清甜且不油腻。”62岁的顾客刘先生对传统五仁月饼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回忆起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紧缺,买月饼要凭票供应。那时,中秋节一家人才分到三四块“五仁月饼”,父母用菜刀将月饼切成八瓣,按人头分配。兄弟姐妹们都舍不得一口吞下,而是先一点点啃酥皮,再慢慢品尝里面的青红丝,最后把掉在掌心的渣渣也舔得干干净净。这段记忆,对刘先生来说,是中秋最温暖的片段。

“传统五仁月饼虽然没有华丽的外包装和精美的造型,但质朴的口感是无法替代的,它像一枚时间胶囊,把几代人的记忆、情感与时代变迁,封存在油润酥香的馅心里。” 赵珈莹说,传承老手艺,留住老味道,希望通过传统手工五仁月饼,串联起年轻一代与父辈、祖辈的情感联系,让中秋的味道更加醇厚。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15 03:49 , Processed in 0.00714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