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6年女知青放弃回城自愿留在北大荒嫁给当地哑巴丈夫,这是为什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76年女知青放弃回城自愿留在北大荒嫁给当地哑巴丈夫,这是为什么                                                                2025-10-07 15:41                                        

发布于:天津市
   
        1976年,正值知青返乡潮,然而丁启妹却选择坚持留在北大荒,嫁给了一个哑巴丈夫陈建华,并带着满心的喜悦返回家乡,向父母报喜。

当她的父母看到她脸上布满岁月的痕迹,既心疼又惊讶,问她:“大多数孩子都已归家,只有你没有回去,怎么又嫁给了一个哑巴呢?启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从丁启妹踏上北大荒的征途开始,她的母亲一直惦记着她的生活,总是忧心忡忡,生怕她受到委屈或过得不好。尽管如此,丁启妹从未向家人透露过任何的艰辛和烦恼,她总是说:“妈妈放心,我在北大荒过得很好,每天都很开心,村里的人都很友善。”

1968年,年仅19岁的丁启妹刚刚中学毕业。由于身材矮小,身高不到1米5,家里人担心她的身形会成为她未来生活的障碍,甚至认为她可能会成为家庭的负担。而唯有母亲,始终给予她无尽的支持和鼓励。

尽管当时周围人有很多闲言碎语,丁启妹心里坚定,决定离开家乡去打工,但她的身材和力量限制了她的选择,导致她四处碰壁。然而,正逢上山下乡的热潮,她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机会——成为知青,前往北大荒。她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场远行,决心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展现自己的青春与能量。

到达北大荒后,分配工作时,因丁启妹的身材娇小,她被安排进了炊事班,负责烹饪。表面上看,炊事班似乎是一个轻松的岗位,许多人对此羡慕不已。然而,丁启妹心里并不轻松。她从未做过饭,更不热爱厨艺,这个岗位对她来说,反而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尽管如此,她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了分配,开始努力学习烹饪。渐渐地,丁启妹的烹饪技艺日益精湛,甚至成为了炊事班的佼佼者,大家都赞扬她做出的美味佳肴。她的辛勤与才能得到了肯定,不久后,她被提升为炊事班长,成为班里最能干的战士。

1971年,丁启妹带着满腔的热情,主动提出要转到农工班工作,她想为集体贡献更多力量。农工班的工作艰辛且繁重,但她依然表现得十分坚韧和积极,凭借她坚定的决心,最终成功升为农工班班长。无论身材娇小,力量薄弱,她都充满了干劲,成为了团队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1973年5月21日,丁启妹在北大荒度过了五年春秋,尽管生活艰难,她依然过得平静安好。然而,命运的转折就在这一天。突如其来的洪水几乎吞噬了她的生命。在农场工作的丁启妹与其他十几名知青一样,遭遇了洪水的侵袭,幸亏一名镇上的村民临危不乱,带领大家爬上了附近的屋顶,最终才躲过了这场灾难。

那场洪水的水深达1.5米,如果没有及时逃到屋顶,大家可能都难以幸免。尤其是丁启妹,身高仅1.49米,更是身处险境。灾难过后,丁启妹得知那位救助大家的村民名叫陈建华,然而他却是个哑巴,无法言语。尽管如此,陈建华的举动深深打动了她,逐渐在她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随着1976年知青返乡潮的来临,丁启妹的朋友们都陆续回到家乡,而她却依然选择留在这片土地上。每当有人询问她为何不回家,她总是笑着说:“家里人多,我已经出来了,就不打算再回去了,北大荒这儿也挺好的。”她的生活如常,虽然偶尔也有人向她提亲,但她总是婉言拒绝。她的心中早已有了陈建华这个哑巴的影子。在丁启妹28岁那年,农场的朋友王婶为她找来了一个适合的对象——陈建华,一个身材高大、能力出众的年轻人,虽然无法开口说话,但深深地喜欢着丁启妹。起初,丁启妹对于这个身高远超自己的男子有些自卑,但最终还是决定接受。她坦言:“陈建华是个好人,只要他不嫌弃我矮小,我就不再挑剔。”就这样,他们结婚了。婚后,丁启妹回到家乡,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悦。然而,母亲得知她的丈夫竟然是个哑巴,心情顿时沉重,表示无法理解:“你怎么会选择一个无法言语的人呢?这样的婚姻该怎么维持?”丁启妹理解母亲的担忧,但她知道婚姻是自己选择的,陈建华不仅是她的救命恩人,还是一个深深疼爱她的男人。尽管父母有疑虑,但最终他们选择了默许,送上祝福。婚后的生活并不像外界传言的那样,丁启妹并没有因为陈建华的家境优越而借机谋取私利。相反,她依旧坚守知青的身份,默默地在基层工作,承担着艰苦的喂猪工作。而他们的收入也都交给陈建华的父母,仅能维持日常开销。陈建华的母亲非常照顾丁启妹,经常亲自下厨,细心询问她的口味,关爱有加。婚后,他们的生活简单而朴素。尽管没有言语的交流,丁启妹和陈建华之间却培养出了深厚的默契。虽然他们无法通过语言沟通,但在生活中,彼此早已心领神会。陈建华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丁启妹,展现出他对妻子的深情与责任。1977年,丁启妹怀孕了。怀孕期间,她常常会突然渴望某些食物。一次,她特别想吃水果罐头,陈建华立刻去小卖部买来并亲自喂给她。后来怀二胎时,她又特别渴望吃肉,而由于肉源稀缺,陈建华便把家里的母鸡宰了,虽然鸡不能被吃掉,因为它还在下蛋,但他依然尽力满足她的愿望。

他们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充满温馨。丁启妹有时会幻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和陈建华发生一次“争吵”,尽管这种争执几乎不可能出现。相反,她常常看到别的夫妻争吵不休,而陈建华却总是默默坐在一旁,剥着瓜子,一边喂她吃,一边微笑着鼓掌。虽然两人无法用语言交流,但他们的生活依然和谐美满,相互扶持,彼此默契,过着平凡而幸福的日子。

这段故事打动了许多人,因为它展示了无言的深情和默契的爱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15 03:50 , Processed in 0.00760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