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楼主: zxcvb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雅玩欣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41#
发表于 2016-4-3 07:07:45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42#
发表于 2016-4-7 12:11: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4-7 12:12 编辑


          

       

        明永乐青花花卉锦纹如意耳扁壶,24.5cm
        永乐仿中东瓷器多属御窑出品,为中国宫廷而制,而非供外销,本品亦然。本壶器型及纹饰皆启发自中东例作,反映当时中国与中东贸易的繁盛,器身精巧几何纹饰设计在中国艺术品上未见先例。本品取可兰经上的纹饰施于圆拱形器腹,融合伊斯兰六角星图案入波浪、方胜、莲纹等中式经典纹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43#
发表于 2016-4-7 21:49:57 |只看该作者
                                                                                        
  御瓷,又称御用瓷,专指为皇帝个人生活起居使用的而生产的陈设瓷和日用瓷,属于当时顶级的工艺品。数量极少,片瓷都是宝,就是残片,也极难流入民间。用破了,打碎深埋。这就是民间流传的“打碎深埋说”。
  本土闻思寺曾出土过乾隆御用瓷残片,其被埋入土中,又置石质龙墩压住。旧时龙墩上还置有香炉,按时进香。这不是马屁精的过分行为,那时的寺庙,只能如此,只得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御瓷也有粗细之分。在此并不论及兵荒马乱逃难争战之际的实际使用瓷。单是论及平常时,由官窑为皇帝特制的瓷,这里面也还有个时代背景问题。如康熙早期的二十年,争战不断,景德镇官窑也产不出精美细致的瓷器。那时的御瓷,也只能是那个年头的顶级产品,质量还不如雍乾时期的大民窑产品。若从每个开国皇帝来讲,登基时御瓷品质都欠差,随着在位的年头增长,御瓷偏好。若遇战火四起之际,品质又变差。
  来源:杭州日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44#
发表于 2016-4-19 04:31:44 |只看该作者
                                                                                         一方金猴献桃老坑端砚,价格已涨到60万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陆志霖报道:砚台虽是文房四宝之一,但如今早已淡出了大部分人的生活,就连砚台收藏在收藏界也是一个非常偏的收藏冷门。然而,近年来,一方小小砚台却频频拍出百万甚至千万元高价。有人说,砚台的价值给市场低估。那么,砚台的市场走势究竟如何?资深艺术品策展人谭伟彬认为,砚台的保值升值功能优于数量庞大的瓷器。
  中低档砚台量价齐跌
  谭伟彬坦言,近十几年,砚台的市场走势一直在上升,平均每年都保持30%的增速。2010年至2012年间,曾经试过增速快过和田玉。直到近三年虽然受大环境影响,上涨才放缓。但目前砚台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中价格还是较平稳的。
  然而要看砚台的市场走势必须从两面看。谭伟彬表示,如果是中低档产品,尤其工粗产量大的低档砚,那么其量价近几年就下降三到四成。这个档次以前多以礼品销售,收藏价值不高。
  老坑料价格依然坚挺
  而另一方面,优质稀缺石材的砚品,经过一轮大涨后,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仍在慢慢上涨。如端砚中的老坑料,如用于高仿宫廷砚的松花石料,以及纹理丰富多变的红丝砚石料,价格不但坚挺企稳,还有逐年上升趋势。
  如果老坑料再加上名望甚高的砚雕大师,那么他们当中的代表作就更有上升空间了。如中国制砚艺术大师梁金凌的金猴献桃老坑端砚,十几年前大师以7万价格卖出,2013年再卖出时,价格已经上涨到60万。
  谭伟彬认为,玩砚藏砚群体虽不如瓷器庞大,但其材质稀缺性、天然不可复制性及砚上的诗书画印所体现的文化及艺术,其保值升值功能将优于数量庞大的瓷器。等到经济环境好转后,这些用不可再生材料制的砚台价格肯定还会上升。
  陆志霖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45#
发表于 2016-5-1 12:39:06 |只看该作者

雍正仿古天字罐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5-1 12:41 编辑


所谓“天字第一号”,又与天子谐音。可推测此品当属官窑中的御用品种,规格品级与普通官瓷不可等同。          仿古是康雍乾三朝瓷器制作的重要主题。以本品为例,清朝的瓷工从精妙含蓄的成化斗彩器中汲取灵感,如在珠山出土的明官窑遗址的成化样品。据《唐英督陶文档》记载:“雍正七年五月,十三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四月十六日太监刘希文王太平交来成窑五彩瓷罐一件,传旨着做来木样呈览钦此。于四月十二日做得画五彩木样一件郎中海望呈览,奉旨将此罐交年希尧添一盖照此样烧造几件原样花纹不甚好可说与年希尧往精细里改画。钦此。”上文所提仿烧的“成窑五彩瓷罐”正是本品。雍正皇帝多次亲自过问此式小罐的烧造情况,也说明了此式罐极得皇帝喜爱和重视。
          本品便属一例,罐直口、丰肩、圈足,施釉莹润透亮,腹部饰两组龙纹,龙纹以青花绘就,双翼飞展,昂首阔步,四周大小云纹飘散,均以绿彩绘就,青花勾边。颈、胫部边饰为规整的仰莲纹,青花勾边黄彩填色,上下呼应。底部书楷书青花“天”字款。本品器型、大小、纹饰均延续成化风格,敷色清逸秀雅,绘制精致,将成化斗彩极度温婉典雅的特质展现无遗,堪称官仿官之杰作。
          本品罐身所绘龙纹为罕见的翼龙,通常称之为“应龙”,又称“翼龙”、“飞龙”。应龙的图案纹饰很早就出现在了铜器、漆器以及石雕和绘画当中。明永宣时期,应龙被纳入官窑瓷制作中,并为后朝所沿袭。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46#
发表于 2016-5-1 16:10:09 |只看该作者
赞!漂亮!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8 22:08 , Processed in 0.008949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