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清照的晚年生活有多凄惨?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李清照的晚年生活有多凄惨?                                         2024-11-18 12:30                                        

发布于:天津市
   
李清照,宋代最伟大的一名女词人,本以为这位“千古第一才女”会生活得无比幸福,殊不知,
她44岁举家南渡逃亡,46岁丧夫,49岁二婚遇渣男,50岁离婚遇牢狱之灾,一生无儿无女,于72岁在悲苦交加中含恨离世。
提起李清照,我们会想起: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新婚之人短暂离别的相思之苦。

还会想起: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暖时候,最难将息”的天涯沦落之人的孤寂落寞之情。
更会想起: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压倒须眉的过人之胆识。
就是这么一位婉约词人,她出生于名门望族、书香世家,山东济南章丘人。
其父是
“苏东坡门下四学士”
之一的李格非,在当时极有名气,深受苏东坡的赏识,同时,他高中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

其母王氏,
也不简单,同样出身名门,王氏的父亲在宋神宗时期做过中书省平章事,后来又转任尚书左仆射,这个职务相当于宋朝的丞相,后来封岐国公。王氏的祖父受封汉国公,再往上数,王氏的曾祖父和高祖父均为进士。
在这种书香家庭环境下,李清照从小就对诗词耳濡目染,再加上父母的略加指点,很快,她就能吟诗作赋,出口成章。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18岁时,李清照已出落成一位亭亭玉立的漂亮姑娘,再加上她文采出众,成了当时鲜有的女性知识分子,这也是她声名远播的资本。
这一年,她与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结为伉俪。
说起赵明诚,不得不说一说他的家世。

赵明诚是当时宰相赵挺之的季子,也是名满一时的金石鉴赏家、收藏家,颇具才华,从这一点来看,这一对新人门当户对,非常般配。
平日里,他们一边吟诗作赋,一边鉴赏金石,夫唱妇随,生活非常惬意。
可以说,李清照拿到了她前半生通往幸福之路的门票,可是,随着赵明诚的离世,她的生活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
一、44岁那年,李清照家举家南逃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仅凭李赵两家的实力,就足以艳羡众人,谁可知,这种强强联合并没有持续多久。
就在李清照婚后的第二年,
她的父亲李格非因受人迫害,
被削去官职,同时,还被无情地逐出京师。

这种情况下,李清照被迫离开御赐豪宅,
与新婚良人劳燕分飞,
跟随老父亲回老家栖身了。
虽然娘家人失势,但是,婆家公爹赵挺之还在朝内为官,再加上,婚后的第二年,丈夫赵明诚已出仕,所以,婆家在生活上还能给李清照一定的资助和支持。
谁曾想,这个念头也很快破灭了。
就在李格非被罢官的第5年,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也被罢免,与李格非不同的是,
5天后,赵挺之就去世了。

紧接着,又过了3天,
丈夫赵明诚和两个哥哥赵存诚、赵思诚一同被捕入狱。
婆婆家发生这么大的变故,是李清照始料未及的,也是让她非常伤心的,好在李、赵两家在朝中还有些势力,在友人的斡旋下,赵明诚弟兄三人被关押了4个月后,释放了出来,同样,被逐出京师,赶回老家青州去了。
此时,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已去世两年有余,无需再用人照料,李清照便跟随丈夫在青州隐居起来。

1111年年初,好消息传来,
宋廷为赵挺之平反昭雪了,
他的三个儿子赵明诚、存诚、思诚也相继官复原职了。
就这样,李清照和赵明诚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直到15年后,变故再次而来。
1126年,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以及一干宗室、后妃、辅臣等接连被俘,昔日繁华的汴京城一夜之间被洗劫一空,北宋灭亡。
这年5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继位。

几个月后,44岁的李清照举家南渡逃亡。
就在此时,一个好消息传来:
朝廷命赵明诚到江宁任职,兼任江东经制副使。
夫贵妇随,眼看李清照就要成为“江宁第一夫人”了,只是她不知道江宁是赵明诚人生中逃不过的一个坎。
二、“缒城宵遁”,不仅让赵明诚蒙羞千古,还让李清照脸上无光
两年来,赵明诚干得还算不错。
1129年春天,赵明诚接到调任湖州知州的人事变动通知。

就在他调任湖州而又没离去的交接之机,江宁的御营统制官王亦谋反了。
他与同伙约定,以夜间起火为号,起兵谋反。
江宁是京都要地,事关朝廷安危。
这事传到了江东转运副使李漠的耳朵里,他深感责任重大,马上汇报给赵明诚。
谁知,
赵明诚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他认为自己已经调离江宁,王亦谋反与自己无关。

李漠见赵明诚对这件十万火急的事情不予理睬,就果断地采取单独行动,组织平叛,使王亦未能得逞。
天亮之时,李漠再次慌里慌张地找赵明诚汇报平叛的详情,哪知赵明诚带着江宁府通判毋丘峰、观察推官汤允恭趁夜间兵乱之时,从城墙上吊下绳索,弃城逃命去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缒城宵遁”的典故。
赵明诚的这个劣迹不仅让他自己千古蒙羞,更让他的妻子李清照脸上无光。

想想曾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何等气概?
弃城逃跑,没有职业道德、没有大局观念的赵明诚很快被朝廷免去官职。
这下,赵明诚就没办法在江宁待了,湖州也去不成了。
上哪里去呢?
天大地大,那就回家暂避风头呢吧。
就这样,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再次回到家中。

临走之时,赵明诚还不忘雇上一艘大船,
带着旧部、家人载着几十箱珍贵古董,
匆匆离开了江宁。
三、46岁那年,赵明诚去世,这成了赵明诚抹不去的痛
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带着家人、旧部乘船从江宁溯江而上,经当涂、过芜湖,不知不觉来到了池阳。
恰巧,在池阳,赵明诚还有几个故交,他们都是当地的父母官。
这几位故交热情地招待了赵明诚一行,并让他们暂时在池阳住了下来。

一日,赵明诚忽然接到宋高宗
重新任命自己为湖州知州的诏令,这让他喜出望外。
于是,他决定立即赴京面圣。
一来是应召;二来是当面感谢高宗的皇恩浩荡。
但是,这次赴京面圣,不能带着李清照以及一干旧部和财产,那样的话,从时间上算,太慢了。
于是,他决定自己骑马孤身前往,这样赶起路来,便捷、迅速。
临走前,他重托故交照顾好自己的家眷以及所带的那些文物资产。

于是,池阳城南门桃花渡水埠头留下了一副“李易安码头送夫”的感人场景。
就像后来李清照在《后序》中的记载那样:
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
我们用今天的话来翻译这段场景:
临行前,李清照来埠头送别丈夫。

面对留下的那么多珍贵文物,李清照感觉身上有千斤重的担子,她希望丈夫临走前有个交待。
于是,她远远地冲着已在码头上准备动身的赵明诚喊道:
“你走后,如果池阳城发生危急情况,我该怎么办?”
赵明诚回答:
“你就随大流,跟众人逃走吧。如果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你就先扔掉那些笨重的家具;再不行,就甩掉那些衣服被褥;还不行的话,再丢掉那些书籍书画;如果还是不行,再扔掉那些古董器皿。但是,唯独祖宗灵牌等宗室祭器不能扔掉,你一定要用生命保护,誓与这些传家宝共存亡。”
说完,赵明诚匆匆赶马上路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一个多月后,从建康城传来赵明诚病重的消息。
李清照得知后,犹如五雷轰顶,她太了解丈夫了。
她知道丈夫为了感谢皇上的重用之情,定是在路上冒着酷暑,日夜兼程,终因劳累过度,病倒在建康城。
始终放心不下的李清照,听到丈夫病重的消息后,火急火燎地赶到了建康,见到了病危的赵明诚。
此时,赵明诚已病入膏亡,回天无术了。

这一年,赵明诚49岁,李清照46岁,一对相知相伴28个春秋的恩爱夫妻,就这样匆匆永别了。
死者已去,生者无限悲痛。
李清照写下了一篇感人肺腑的祭文,以悼念亡夫。
四、带病保护丈夫留下的文物,只可惜,事与愿违
料理完丈夫的丧事后,孤苦伶仃的李清照顿感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投靠,每每想起,心中未免一片伤感。
这时,金兵南下,时局愈发紧张起来。

李清照万分担心留在池阳的两万多卷古典书籍、两千多金石刻本以及大量的古董器皿和大量的家具、被褥等东西。
想起这些,李清照急急忙忙、慌慌张张,从建康赶回了池阳。
在这一连串的打击下,再加上舟车劳顿,行事仓促,李清照病倒了。
她拖着病体,查看留在池阳的资产文物,还好,昔日的旧部和家人照看得很好,一件没丢。
时局动荡,世道很乱,自己孤家寡人带着这些资产文物,终究不保险。
一旦丢失,就辜负了亡夫的重托。

于是,李清照托付两位靠得住的旧部押运这批文物珍宝送到洪州,交给赵明诚的妹夫李擢。
李擢在当时是兵部侍郎,此时,正在洪州护送隆祐皇后。
李清照看着两位旧部乘船载着资产文物往洪州方向赶去,这才放下心来。
接着,她一刻也不停留,连夜带着老佣人乘船沿江而下,离开池阳,赶往建康。
她随身携带了一小部分轻巧的小件稀珍文物。

说来也巧,就在李清照一行人刚刚离开池阳不久,池阳就被金军攻陷了。
李清照闻此噩耗,大惊,
甚感不幸中之万幸,
丈夫留下的一干资产文物免遭此劫。
但是,她不知道的是,洪州局势骤变。
由于隆祐太后一行人浩浩荡荡逃亡洪州,目标太大,引起了金兵的穷追不舍。
直至追到洪州时,洪州的守将弃城逃跑,无奈之下,隆佑太后只能暂且退往虔州。
此时,李擢和他的父亲也都早已逃之夭夭了。

可怜,李清照托付两位旧部千里迢迢送往洪州的
15车珍贵文物古董,全部散为烟云,丧失殆尽。
李清照听说后,深感有失丈夫生前的重托,懊悔至极,又大病一场,仅存喘息。
这时,走投无路的李清照,只有依靠同父异母的弟弟李迒紧紧追赶朝廷的步伐,希望将仅存的文物贡献给朝廷,寻求朝廷的庇护,无奈,每次都是扑了个空。
居无定所的李清照,只得拖着病体在浙东一带过着颠沛流离、惊慌凄惨的逃亡生活。

五、49岁那年,李清照的生活中突然闯进来一位“渣男”
南宋绍兴二年,李清照已49岁,是一位双鬓苍苍、重病缠身的年近半百之人。
此时,她已追随朝廷来到了临安。
本以为能在这里安度余生,谁知,
这一年是她陷入人生悲剧的又一个年头。
在她的生活中,突然闯进一个“渣男”,这位渣男就是张汝舟。

张汝舟何许人也?他是一个混迹于官场的掮客。
此时,他在池阳担任“职筹军务审计”一职,虽是个级别不高的军中小吏,但是,在军中的地位却举足轻重,因为他负责审核军队粮草、军需供给和军中官员的俸禄待遇等事务。
张汝舟得知李清照在临安一带逃难,便有了想法。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虽然赵明诚生前和李清照收藏的文物大多毁于战火,但是,
张汝舟算定在李清照身边还有少量的稀世珍品。

在当时,这些稀世珍品可以贿赂当道官员,从而换取个高官做做。
而此时,李清照孤身一人,无儿无女,只与老实巴交的弟弟相依为命,朝中的那些故交,大都失去了联系,再加上,李清照卧病在床,痛苦呻吟,正是觊觎她身边文物的绝好机会。
这让张汝舟岂能轻易放过?
于是,他趁机找到李清照,在李清照身边献殷勤,甚至,还以“如簧之言?似锦之舌””取悦于清照姐弟。
李清照集学识、修养、阅历、智慧于一身,岂能轻易相信一个素无交往的军中小吏?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张汝舟最终使出了大招:他带着一纸“官文书”送给了李清照。
李清照看后,惊恐万分,心几欲死。
这封“官文书”究竟是什么东西,竟然能让颇具男子气概的李清照惶恐害怕?
这无疑是张汝舟使出的毒计,意在威逼李清照再嫁。
在仓促之中,李清照犹豫不决,再加上重病呻吟,身不由己,真假难辨,
只得“强以同归”,嫁给了张汝舟。

这从李清照后来写给赵明诚之姑表兄的感谢信《投綦启》中可以看出端倪:
“僶俛难言,优柔莫决。呻吟未定,强以同归。”
这里一个“强”字,道出了“渣男”张汝舟强迫重病在身的李清照再嫁的全部真相。
婚后不久,李清照就看清了这个渣男的卑鄙面目。
她把张汝舟与前夫赵明诚相比,无论才学、兴趣、品德、才华、夫妻感情等各个方面,张汝舟都不能与前夫相提并论。
性情清高的李清照实在是很难与张汝舟共同相处。

与此同时,张汝舟也发现自己被骗了。
原以为他娶了李清照,就可以抬高自己的身价,可以趁火打劫她手中的稀世珍宝,甚至,还
做着用这些稀世珍宝去发大财、买高官的美好梦想。
哪知道,两人成亲后,才知道在李清照手中根本就没有多少稀世珍宝,仅存的那些珍品,李清照还死死抓住不放。
再说,即便当年李清照才貌出众,声名远播,但是,眼前的她已是一位年近半百、体弱多病的“药罐子”了,根本就勾不起甜蜜夫妻情感的兴趣了。
于是,张汝舟漏出了自己原本的獠牙。
他开始对李清照拳打脚踢,欲置其于死地,从而打劫她身边仅剩的古器书画。
一向清高的李清照怎能受得了这般凌辱和摧残,
她要与张汝舟离婚。

但是,在古代,女子主动提出要与自己的丈夫离婚是大逆不道的,朝廷法典上是不允许的,除非男方主动写下“休书”,夫妻双方才算能离婚。
进退两难之际,李清照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她该何去何从?
六、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婚离了,李清照又陷入牢狱之灾
在极度痛苦之中,李清照的病情愈发严重,这让她同父异母的弟弟李迒甚为着急。
李迒虽然老实巴交,但是,在朝中也有一官半职,他是朝廷的“敕局删定官”,负责审核朝中有一定资历和品级官员的任命告身,大体相当于今天负责审核档案的工作人员。
他想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救自己的姐姐于水火之中。

于是,他开始从查阅张汝舟的档案着手,看看这位“职筹军务审计”到底是什么货色?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原来在当时有两位张汝舟,一位是明州知州张汝舟,他为官清廉,道德高尚;另一位便是这个军中小吏张汝舟,也就是眼前的这位现任“姐夫”,他劣迹斑斑、犯有严重舞弊罪行。
李迒查清相关罪证后,迅速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姐姐李清照。
李清照立即以“张汝舟犯有舞弊之罪”状告对方,并诉讼要求离异。

可是,根据大宋刑律,妻子状告丈夫,属于
“告周亲,以下罪,虽得实,徒二年”。
也就是说,即便丈夫的罪行属实,妻子状告丈夫属于犯上行为,也要坐两年牢。
面对这种严酷的刑罚,李清照宁可受牢狱之灾,也要状告张汝舟,可见,她已下了与对方一刀两断的决心。
这就是敢作敢为的李清照。
结果可想而知,李清照告倒了张汝舟,成功与这位渣男离了婚,但是,她也受到了牢狱之灾。

幸得前夫赵明诚的姑表兄搭救,请宋高宗亲自过问了这个案子,最终,高宗下诏:
张汝舟除名、流放;李清照关押9天,无罪释放。
就这样,从再嫁到离异,前前后后经过了3个多月的时间,这段时期,李清照受到的百般痛苦,可想而知。
七、离异后,余波不断,李清照独自忍受外界的负面舆论
晚年再嫁又离,这件事发生在才华出众、被誉为“婉约词宗”的李清照身上,一时间让人难以接受,顿时流言四起,掀起了讥讽嘲弄之余波。

讥讽嘲弄者,大多是与李清照同时代的文人,
他们有的站在道德制高点;有的是对李清照的才华怀有嫉妒之心;还有的是曾经与李清照结怨的文人。
这些人在评价李清照晚年再嫁之事时,尖酸刻薄,恶语中伤,贬之又贬。
比如,南宋王灼:
“(李)易安居士,京东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赵明诚德甫之妻。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
就这样,李清照默默忍受着外界的舆论,可想而知,这位女词人心中有多么痛苦。
1155年,72岁的李清照在悲苦交加中含恨离世。

总结: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十分优裕,嫁给赵明诚后,更是找到了红颜知己,两人夫唱妇随,非常惬意。
自从南渡后,他们的生活开始困顿起来;尤其是丈夫死后,李清照的生活颇为凄凉,直到嫁给张汝舟后,想从张汝舟身上寻求一些安慰,却已成茫然。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现代作家张爱玲。

同样是才女,张爱玲与李清照相比,有着相似的情感经历,但是,细细品来,两者又有天壤之别。
先说两人相似之处。
张爱玲和李清照都有两段婚姻,都曾遇到人品低劣的渣男。
不同的是
,张爱玲的两任丈夫都不怎么样;而李清照在这一方面比之幸运一些,第一任丈夫赵明诚是李清照的一生所爱,他们情投意合,有过“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浪漫回忆。

只不过第二任丈夫张汝舟看中的是李清照的钱,他煞费心机接触李清照,未能得逞,就拳打脚踢,恶语相向,目的就是想趁火打劫。
在这里,想用李清照的一句词来概括两人的境遇: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3 11:38 , Processed in 0.01406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