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虎肉什么味儿?耿飚晚年回忆:吃起来跟牛肉相似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5: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老虎肉什么味儿?耿飚晚年回忆:吃起来跟牛肉相似                                                                                2024-10-19 16:15                                        

发布于:天津市
   
在老一辈革命者建设新中国的筚路蓝缕时期,发生过种种匪夷所思、被后人传为佳话的事迹。
陕甘宁边区著名的“大生产运动”之中,毛主席甚至还吃到过由指战员亲手打死、送来品尝的老虎肉,而这一事的另一关键人物,也因此获得了“打虎太保”的外号。

大生产运动
事情发生在1940年的边区,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然而自然条件不佳、物产不丰的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正面临着切实的经济财政困局。
在外,我党我军面临着来自日军的压力和绞杀。
在背后,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无所不用其极的使绊子,经济手段上的封锁和禁运不过是其中之一。

要战斗、要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国门,首先总得确保自身的生活资源,先要活下去才是一切的基础。
正是在这样没粮吃、没衣穿、没被盖、没经费的紧要关头,中央发起了号召军民自力更生的“大生产运动”。
具体来说,这个大生产应该从何入手呢?
在1939年召开于延安的生产动员大会上,毛主席发出了“是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的提问,认为既然不愿意束手待毙也不愿意自行解散,那么自己动手就是那个正确的答案。

军队从自己做起,做到一面战斗、一面生产、一面学习,军民齐心协力做到“自己动手,生产自给”。
在一系列具体方针的指导下,八路军359旅由旅长王震率领,前往当时仍旧荒无人烟的南泥湾。
他们喊出了“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真真正正在荒地上白手起家。

没有生产工具、没有居住的房屋,就自己造工具自己挖窑洞,全旅上下一起用劲,就连受伤失去左臂的团政委左齐也不肯闲着,见缝插针地帮助炊事员烧水做饭。
不但种地,他们还开办了诸如造纸、织布、煤窑、被服等小型工厂和作坊,几年奋斗下来不但实现了粮食全部自给自足,还能交纳公粮。

“打虎太保”外号的来由
由于成就突出、累积的经验也值得推广,这支队伍成为了大生产运动中的模范队伍。
在1943年,他们获得了“发展经济的前锋”的锦旗。
更著名的则是那支传唱了几十年的《南泥湾》,正是人民军队的不懈努力,才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建设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江南”。

在当时的边区和敌后根据地,像359旅这样一手拿枪一手扛锄头的队伍,还有很多很多。
毛主席在杨家岭山沟里开荒种地,种上辣椒、西红柿等等蔬菜;朱老总一旦有了零碎时间就会背着箩筐到处拾粪积肥;周总理则是名声在外的纺线高手。
此时还没有“打虎太保”这个外号的耿飚,则以参谋长、副旅长的职务率领八路军385旅驻守甘肃庆阳,一边守卫边区一边开展生产。
当这支部队在庆阳扎下根来,耿彪时时注意引导战士,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生活放在心上。不但不能打扰百姓,更要做到深入群众,和群众并肩发展生产,切实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他们一边继续学习练兵,一边以连排为单位,开始开荒种地,向土地要产出来解决自己吃饭穿衣用东西的问题。
没有住处,耿飚和战士们并肩子挖窑洞,没有土地,就到多石头多树木的荒山去开垦土地。

于是很快地,这支队伍同样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并响应中央号召展开生产,目标不仅仅是解决自己的生活所需,更希望能切实减轻群众的负担。
然而庆阳这个地方的环境又与南泥湾不同,地处荒僻不但需要开荒才能种粮,更关键的是还有不少深山老林。
那个年代并不存在“城市化”之类的概念,没有被人类开发的山林区域意味着什么?
那里往往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对于进入的人类有着不小的风险。
据当地百姓提供的消息,附近的山里不仅仅有数量众多的野猪、野狼等凶猛兽类,甚至还有人称“百兽之王”的老虎出没。

一般人得到这样的讯息,往往就会把军民群体的安全提到值得重视的高度,然而耿飚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驰。
既然这些野兽不但伤人还糟蹋庄稼,“那我就把它吃了!”
当地群众虽然也觉得他胆子忒大,却也免不了担心。
毕竟从古到今,武松武二爷那是不世出的英雄,普通人怎么会想到要和老虎对着干?

围猎猛兽
只不过,放话要把老虎猛兽都吃了的耿飚,确实也不是什么普通人。
耿飚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的一个贫困家庭。

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拳学刀,既为自己增加防身本领,也当是强身健体。哪怕是后来老家饥荒,他才13岁就到铅锌矿山去当童工。
耿飚一直保持着健壮的身体,而且胆大心细,参加红军之后更是常常提刀甚至徒手和敌人肉搏。
早在1925年耿飚就入了团,1928年入党,是井冈山红军中成长起来的骨干之一。

这样一路打过来的狠人,说了要打野兽那就是要动真格的。
更何况如今要对付这些野兽,不可能再由他一个人去单打独斗。
打野兽和打敌人的原理有着共通之处,耿飚首先收集情报、梳理信息。
从老乡那里收集信息,哪些山里曾经出没过什么样的猛兽、山路是否好走、有没有特别的地形地貌,这些情况全都得做到心中有数。
等到情况摸排得差不多了,他就将部队里的战士组织起来,特别注意让有打猎经验的战士发挥作用,把他们分成适合行动的小队,各司其职共享经验。
一切准备完毕,接下来就是深入山林开始“行动”了。
事实证明,事先做好准备是正确选择。
由于掌握了大量详实有用的信息,打猎行动事半功倍。
这些狩猎小分队还能根据不同地形因地制宜,挖陷阱、设诱饵。例如用野兔之类作为引诱物,让虎豹等猛兽进入陷阱,接着再使用自制的农具和猎具捕捉。
一个月下来,耿飚的队伍打到了四只老虎、七八只豹子,至于狼和狐狸之类的野兽总数上百,野兔之类的小动物更是收获成堆。
当地老百姓看到这支部队扛着打到的猛兽下山回驻地,都兴奋沸腾得不得了,一路围观津津乐道。
尤其看到猎物中还有凶猛的老虎,大家更是高兴,今后要进山就可以把胆子放大不少了。
实际上,385旅发起这一波围猎猛兽留下的影响,远远比收获一批猎物改善生活要重要得多。
据当地群众所说,自那以后,庆阳地方很多年来都再也没有出现过虎群围村之类的危险情况。人畜的安全、农作物的收成,都得到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老虎肉的味道
耿飚规划了一下这批战利品的用途,大部分都被作为食物给军民改善伙食用了,兽皮则被剥下来拿到集市上换钱换物。
其中有一只特别大特别威猛的老虎被他特意留下来,送到延安给毛主席、朱老总他们。

因为他觉得老虎的肉不是随便经常都有机会吃到的,因此希望让大家都尝尝。
那么老虎肉到底什么味儿?
据耿飚自己晚年写的回忆录所说,那也是他自己第一次吃老虎肉,吃之前既兴奋又期待,但真的吃起来其实跟牛肉也很相似,味道本身并没有太大的特别之处。
一只身体巨大的老虎被抬往延安,385旅入山打猛兽、开荒种粮食的事很快就传了开去,甚至还衍生出了一句“古有武松打虎,今有耿飚送虎”的风趣说法。
等到毛主席看到这个被五花大绑的庞然大物时,也不禁兴奋得不行。

想想这么多猛兽被打,当地军民的生活和庄稼都会安全许多,就更加感到欣慰无比。
谈笑风生之间,毛主席禁不住问朱老总:“你能不能一个人把它给举起来?”
朱老总也正在心情欣慰的当口,还真的上去试了试,结论是一个人确实很难做到。
查阅一下科普资料,成年雄虎的体重可达200公斤,而成年的雌虎体重往往也能达到120公斤,这样的重量确实远远超过了平常人的举重能力。
所以最后朱老总也只是笑笑回答:“这得是吃了九牛二虎,才能举得起来吧!”

无论是359旅的开荒种地,还是385旅的进山打猎,都是当年轰轰烈烈大生产运动的缩影之一。
有了广大指战员共同努力,不但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生产,更是从各个细节出发厉行节约。
这样的实际行动形成良好的风气,大大带动了整个边区发展生产、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据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政府人员、部队、学生都挖地、种菜、打柴、纺毛、缝衣、做生意,打破劳心和劳力的界限”,通过这些落到实处的举动,真正做到了“人民就是政府与军队,军队与政府就是人民”。

到了1945年,边区定居的农民大部分都实现了“耕三余一 ”,意思就是说种三年的庄稼,除去消耗掉的部分,仍能节余够一年吃的粮食。
由于机关和部队都投入生产,群众需要交的公粮所占比例逐年下降,而这些粮食和生产成果将会直接改善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抗风险能力。
这就是歌曲中所赞扬的“南泥湾精神”真正最为宝贵的意义,这是一种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精神,不等不靠更不怨天尤人,而是脚踏实地去解决问题。

转战外交战线
“耿飚送虎”的佳话则一直流传到新中国时代,由于他作战、打虎、种地样样都不含糊,刘伯承、叶剑英等诸位元帅也非常欣赏他。
刘帅甚至还专门送了他一个“耿猛子”的外号,夸奖他无畏无惧、敢想敢做的胆略,认为他是解放军中很能打的将领。
当然耿飚也并不是只知道一味猛冲的人,在战争年代结束之后,耿飚并没有被列入授衔名单之中,因为他有了新的工作领域那就是外交工作。
耿飚一生的做事方式,不但胆大心细勇往直前,更重要的是永远都秉持着“艺多不压身”的准则。
为了能够当好大使,他在已过中年的年纪,与夫人赵兰香一起从头学外语。
到了担任大使的国家,又注意积累外交工作所需的种种方式方法,同时特别注意深入观察当地的客观真实情况。

他曾经顶着压力,直接将自己担任大使的阿尔巴尼亚国内情况坦白汇报回国,并向主席提出改进外交和外援的建议。
主席对他的直言不讳非常欣赏,称赞“耿飚是好大使,敢说真话”。

关于这个意义重大的决定,不管直言无隐的大使耿飚,还是拍板决定的主席本人,实际上仍然坚持着当初在边区时的原则。
一切以中国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人民利益有利的事就去努力达成它,可能损伤人民利益的事情则应当尽快纠正。

结语
在20年外交生涯告一段落之后,耿飚又走上了国防部长的位置,成为当时唯一一个没有军衔在身的国防部长。
在国防部长的位置上,他一手规划并建立起了我国第一支“反劫机特警部队”,他也因此被称为“特警之父”。
曾有北大学者评价耿飚说他“上山能打猎,下水能摸鱼,出门能谈判,回家能做饭”,认为他是全能型的人才。
从耿飚将军在战争年代、和平年代多次改换赛道、但却都能干出成绩的事例来看,这位学者的评价可以说十分精准了。
直到从领导岗位退休,重新回到战斗驻守过、一度“打虎”的庆阳县,他也仍然把当地群众的利益和感受放在心头,著名的“耿飚之问”多年之后仍然发人深省。

2000年6月下旬,曾经的“打虎太保”耿飚以91岁高龄因病辞世。
在八宝山隆重举行的追悼会上,中央领导、昔日战友、家乡代表都亲临现场,来送别这位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
而“老虎肉”轶事的另外两位主角,比他的离去更早了二十多年,他们最终也都长眠在为之奋斗一生的土地上。

参考文献:
《耿飚父女两代传奇:给毛主席送老虎给特务送药》;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06-04
《党史上的今天:1940年2月10日,中央军委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红网时刻;2021-02-10
《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2021
《重温“耿飚之问”》;《琼海通讯》;2021年07月20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3 11:02 , Processed in 0.01462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