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英博物馆5件镇馆之宝,3件都来自中国,连乾隆的挚爱也在其中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14 17:52: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大英博物馆5件镇馆之宝,3件都来自中国,连乾隆的挚爱也在其中                                                                     2025-07-14 09:57                                        

发布于:天津市
   
      在英国首都伦敦,有一座享誉全球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不仅以其无与伦比的收藏而闻名,还作为某知名文具品牌系列的灵感源泉,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许多前来伦敦的人,都会特地去这座博物馆欣赏它的珍贵藏品。

大英博物馆的收藏极为丰富,涵盖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包括了跨越大洋而来的异国珍宝,也有着见证过曾经辉煌而如今已然消逝的文明的遗物。
大英博物馆的名字“博”,正可谓是“大”的体现,它广博地收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文物,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各种文明,堪称是一个文化的宝库。

其中最具名气的当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远隔千山万水的伦敦博物馆,竟有约六成的镇馆珍品来自中国。更令人吃惊的是,乾隆皇帝钟爱的名画《女史箴图》,也在其中。

深入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近代中国的历史并不光彩,充满了苦难与屈辱。当中国的大门被外强迫无奈地打开时,我们的落后使得国家陷入了多年的战乱。此时,许多怀有不正当图谋的西方列强趁机侵入中国,他们在中国大地上烧杀掠夺,行尽暴行。清朝政府由于过于虚弱,未能有效反抗,国家的混乱局面更是束手无策。

因此,沉淀了几千年的中国珍贵文物,遭遇了掠夺、销毁、赔偿、流失,甚至至今依然有无数珍品下落不明。中国政府为了追寻这些失落的瑰宝,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资源。然而,很多文物仍然被迫流落海外,成为一些博物馆的展品,且拒绝归还。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乾隆帝最为珍爱的《女史箴图》。这幅画作源自晋代的一篇辞赋,内容讲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宣扬妇女德行与重男轻女观念的讽谏之辞。画作将妇女的神情刻画得栩栩如生,优美的线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因此,它成为了乾隆帝的至爱。

最初,这幅画被收藏在清朝的内阁中,乾隆去世后被存放于紫禁城,直到慈禧太后的时期,才被转移至颐和园。然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清政府无法有效抵抗,导致北京被攻占,皇家宫殿遭到洗劫。正是在这一混乱的局面下,一名英军上尉趁机盗走了《女史箴图》,经过多次转手,最终成为了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尽管早期这幅画的保存条件不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博物馆方面采取了许多修复和保护措施。例如,他们聘请画师进行临摹,以减少展出次数,避免频繁接触光线对这幅千年古画的伤害。目前,这幅画每年展出不到两次,极力避免外界因素对其造成损害。
敦煌壁画的名声与万里长城不相上下,很多关于中国文物的节目也常常将其作为重要话题。敦煌本身就带着神秘的气息,而壁画中的神话人物与普通人之间的对比,交织出一幅幅精彩的画面。那些生动的山水、人物和柔美的线条,融合了中国民族的色彩以及独特的佛教艺术风格,展现了中国丰富的文化传统。

然而,这些壁画本应安静地展现于敦煌的沙漠之中,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它们的美却没有得到真正的保护。在西方列强肆意瓜分中国领土的同时,帝国主义国家也对中国的文物进行掠夺。许多国家深入敦煌的洞窟,将其中的壁画、书籍等珍贵遗物带走。
其中,一位尤为著名的“文物盗窃者”便是后来成为英国印度政府官员的斯坦因。在到达敦煌之前,他已经借口做学术考察一路掠夺大量文物。为了进一步掩饰自己的目的,他假扮成一位佛教信徒,自称是玄奘法师的追随者,并用此名义获得了守护洞窟道士的帮助。最终,斯坦因成功将敦煌的壁画和文献运出,并将其带回西方。如今,敦煌壁画的三万多件作品,其中约三分之一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
在英语中,瓷器和中国几乎是同义词,这也突显了瓷器在海外代表中国文化的重要地位。除了著名的景德镇瓷器,辽代的陶瓷在中国悠久而瑰丽的陶瓷历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现如今,作为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的辽代“罗三彩”瓷器,其来历与时代背景更为接近现代,但它同样未能逃过历史的风暴。

在民国时期的动乱中,罗三彩陶器的去向更为复杂。虽然它幸免于八国联军侵华时的浩劫,但却未能逃脱当时国内的战乱与混战。许多国外文物收藏家在这段动荡时期趁机大量购买和运送这些珍贵的文物。其中一位著名的古玩收藏家贝尔契斯基,在寻找陶器的过程中,也遭遇过多次的文物洗劫。在他找到的一处洞窟中,藏品几乎已被抢掠一空,贝尔契斯基最终将一些剩余的罗三彩带回了英国。
如今,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展示着来自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承载了不同民族的文化,还记录了中国悠久历史的足迹。它们是否应该留在中国本土的博物馆中进行妥善保存与研究,答案显而易见。国家也正在为文物回归而不懈努力。

文物之所以被视为“文物”,正是因为它们承载着无价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的延续性和深厚底蕴无需多言。我们应当共同努力,祈愿这些失落的瑰宝能够早日回家,回到它们真正的家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04:34 |只看该作者
翰墨飘香! 丹青溢彩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 15:10 , Processed in 0.00862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