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文宏院士呼吁:高血脂这6种食物必须得吃,否则血脂越控越高?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张文宏院士呼吁:高血脂这6种食物必须得吃,否则血脂越控越高?                                                                     2025-07-28 05:27                                        

发布于:四川省
   
控制血脂:并非越清淡越好,这六种食物你“必须”吃!

很多人谈“高血脂”色变,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油腻的画面,仿佛这病是“吃出来”的。然而,张文宏院士曾指出:过分节食、清淡饮食并非控制血脂的良方,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导致血脂飙升!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外卖、夜宵、重口味餐饮成为许多人的日常。高血脂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面临着这一隐形威胁。许多人拿到体检报告后,便开始拼命控油控肉,甚至连主食都减少,结果却导致精神萎靡,血脂却依然居高不下。
高血脂的根源在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异常升高。它如同埋藏在体内的“定时炸弹”,早期通常毫无症状,却长期损伤血管内壁,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严重时可诱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因此,控制血脂的关键在于长期、科学地调整饮食结构,而非简单粗暴地“节食减肉”。许多人误认为只要避开油腻食物就万事大吉,但实际上,人体并非所有脂类都是有害的。例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被誉为“好胆固醇”,它能清除血管壁上的“垃圾”,维持血脂平衡。长期过于清淡的饮食,反而可能导致“好胆固醇”下降,造成“控脂控错”的窘境。
张文宏院士强调,一些看似“高脂”的食物,实则富含对心脑血管有益的营养成分,是高血脂患者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与其盲目忌口,不如选择性地摄入对身体有益的食物。以下六类食物,不仅可以吃,而且“必须”吃,否则血脂控制可能事与愿违:
1.  深海鱼类:三文鱼、金枪鱼、沙丁鱼等深海鱼类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这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甘油三酯,提升“好胆固醇”水平,并具有抗炎、抗血栓的作用。国际上建议每周摄入2-3次深海鱼,以维护心血管健康。
2.  坚果:核桃、杏仁、腰果等坚果,虽然热量较高,却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植物固醇和膳食纤维。这些成分能减少胆固醇吸收,缓解低密度脂蛋白(LDL,“坏胆固醇”)的积聚。每天一小把坚果,既能保护血管,又能改善餐后血脂反应。
3.  全谷物: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特别是β-葡聚糖,它能像海绵般吸附肠道中的胆固醇,减少其重吸收。与精制米面相比,全谷物更有利于控制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且升糖指数更低。

4.  豆类:黄豆、黑豆、豆腐、豆浆等豆类,其大豆蛋白可以替代部分动物蛋白,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同时,豆类还含有异黄酮和植物固醇,有助于改善血脂结构。中医也认为豆类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的功效,与西医理念相辅相成。
5.  健康植物油: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健康植物油富含单不饱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能改善脂代谢紊乱,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关键在于控制用量,建议每天摄入20-30克,炒菜少油,凉拌多用。
6.  牛奶和酸奶:许多人担心乳制品中的脂肪会升高血脂,但适量饮用脱脂或低脂乳制品不仅不会升高血脂,还能提供优质蛋白质,帮助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脂类代谢。选择无添加糖的原味产品最为理想。
控制血脂并非短期冲刺,而是一场持久战。除了合理膳食,还需注意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运动量,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例如快走、游泳、骑车等。此外,良好的心理状态也至关重要,长期焦虑、失眠会影响激素平衡,导致脂代谢紊乱。研究表明,睡眠不足7小时,即使饮食再健康,也难以完全抵消其负面影响。

一位中年患者的案例也说明了这一点:他原本血脂控制良好,但因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半年内甘油三酯飙升至正常值的双倍。调整生活方式后,坚持食用上述食物三个月,复查指标明显改善。这表明饮食调整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但只要方向正确,坚持就能看到成效。
中医认为高血脂是“痰湿内生、脾虚运化失常”的结果,强调脾胃调养和气血通畅。虽然西医和中医的治疗方法不同,但核心理念殊途同归:个性化治疗至关重要。每个人的体质、代谢情况不同,高血脂的表现类型和所需的调整方向也可能大相径庭。因此,切勿盲目跟风,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此外,也要警惕饮食中的“隐形脂肪”,例如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它们是诱发血脂异常的“隐形杀手”。控制血脂并非要过着清汤寡水的日子,而是在美味与营养之间找到平衡点,享受健康和美味兼具的饮食。聪明的做法,不是少吃,而是吃对!

(健康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健康知识传播,不构成诊断依据。如有血脂异常或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

"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7 06:02 , Processed in 0.00751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