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万里聆听泉声时,写下的一首诗,自然妙趣,字里行间富有哲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杨万里聆听泉声时,写下的一首诗,自然妙趣,字里行间富有哲理!                                                                    2025-08-06 05:15                                        

发布于:河北省
   
风过林梢,梳碎千重碧浪;泉鸣石罅,酿出一味清欢。
天地似幅无声卷轴,以草木荣枯为笔,借溪泉流转作墨,在尘世间铺展生生不息的诗篇。
人们伫立其间,便成了诗中的注脚。
或如陶潜采菊东篱,衣襟沾着晨露,俯仰间就撞进南山的岚气里;
或似摩诘独坐空山,不闻人语,却在松风穿涧时听懂了天地的密语。
大自然从不含糊,以雷霆抖落威严,用细雨洇开温柔。
那些亘古循环的晨昏、枯荣、寒暑,早把相处的密码刻进年轮。
人该如草木深扎泥土,似溪泉顺应地势,在时序里安妥自己。
南宋诗人杨万里,见够了宦海风波,仕进之心早已淡如秋烟。
一日,他临泉静听,叮咚泉声与心音相和,忽有所悟,即兴写下一首诗,字字都浸着泉的清响。

《泉声》

杨万里〔宋代〕

初闻蟹眼雪花声,忽有仙人玉佩鸣。

时作微吟清入骨,又成幽咽怨多情。

问知古涧飞泉落,起看寒泓遶石行。

欲解尘缨聊一濯,无尘可濯濯谁缨。

这首诗的大意是:
一开始听到泉水的声音,像是螃蟹眼大小的雪花落在水面的声响,忽然间,又像是仙人身上玉佩发出的清脆铃声。
泉水的声音时而轻轻吟唱,清冷得沁入骨髓,时而又变得幽咽低回,仿佛充满了哀怨与深情。
打听后才知道,这是古涧的飞泉落下,起身去看,只见寒冷的泉水环绕着石头流淌。
我想解开世俗的束缚,用这清泉洗濯一下,却发现泉水如此清澈,根本没有什么尘埃可以洗去,又该洗濯什么呢?

此诗通过聆听泉声、观赏泉水,诗人不仅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魅力与清新雅致,更领悟到了超脱与释然的人生态度。
首联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泉声从细微到清脆的变化过程,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泉声的美妙与变化。
蟹眼雪花声,形容泉水初流时,细小而清脆的声音,如同蟹眼般闪烁,又似雪花飘落时的轻盈。
仙人玉佩鸣,则比喻泉声突然变得清脆悦耳,如同仙人身上的玉佩随风摇曳发出的声音。
颔联 进一步描写泉水的声音,将其比作“微吟”和“幽咽”,赋予泉水以人的情感,表现出泉水声音的清幽和哀怨。
这种拟人化的描写手法,使泉水的声响更具感染力,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情感。
颈联诗人通过询问得知泉水是从古涧高处倾泻而下的,于是起身观看泉水绕过石头流淌的情景。
此二句将读者的视线从泉声转向了泉水的实际景象,展现了泉水的壮观与柔美。
尾联诗人以“欲解尘缨聊一濯”表达自己想要洗净尘世烦恼的愿望,但随即发现“无尘可濯”,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远。
这首诗以泉水为主题,通过对泉水声音和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诗中既有对泉水声音的生动描写,也有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传达出诗人超脱尘世的情怀。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6 18:19 , Processed in 0.00971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