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藏亦人生·风雨中的王健林丨宁卖万达,不卖藏品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收藏亦人生·风雨中的王健林丨宁卖万达,不卖藏品                                                                       2025-08-13 11:56                                        

发布于:北京市
   

商界常说 “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这话从王健林嘴里说出来,带着一股子军人的硬朗。

从军营到商海,从登顶首富到直面债务,他的人生就像一场跌宕的硬仗,而最让人记住的,是他在风雨里那句硬气的话:“宁卖万达,不卖藏品。”
从军营里带出来的胆魄
17 年的军旅生涯,给王健林刻下了骨子里的坚韧。

王健林与战友合照(后排右二)

年轻时野营拉练,千人队伍最后只剩 400 人坚持,他靠 “当五好战士” 的信念咬着牙走到终点。这种不服输的劲头,后来成了他闯商海的利器。

上世纪 90 年代,他带着万达在房地产界杀出一片天,可谁也没想到,这个搞实业的硬汉,会一头扎进艺术品收藏的世界。

1992 年,他看中傅抱石的《龙盘虎踞》,当时 800 万的价格足够拿几块好地,他却分四期押上全部现金流买下。身边人劝他不值,他只说:“地皮会有新的,这样的画,错过就没了。”
在争议里捡漏的眼光
王健林收画,从不跟风。90 年代的吴冠中还饱受争议,有人说他的画 “太洋”,不符合传统审美,王健林却悄悄跑到海外,把散落的 70 多幅真迹一一收回来。当时花的几亿,现在估值已经翻了几十倍,成了艺术圈的一段佳话。

吴冠中 《巴山春雪》

吴冠中 《泼墨漓江》

他的办公室里,曾挂着毕加索的抽象画,旁边摆着吴冠中的江南水乡,西方的奔放和东方的婉约放在一起,竟有种奇妙的和谐。有人问他懂不懂画,他笑说:“不用懂太多技巧,看一眼心里喜欢,觉得它能传下去,就够了。”
债务压顶时的硬气
2017 年,万达遭遇前所未有的债务危机,资产被一一变卖,连核心的酒店和文旅项目都忍痛割爱。香港有个富商找上门,说愿意出 2 亿买他手里一幅傅抱石的画,解燃眉之急。

当时公司账户上的钱确实紧张,可王健林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今天 2 亿卖了,明天就算有 20 亿,也买不回这些文化血脉。”

李可染 《漓江胜境图》

他让财务把保险柜里的画清点一遍,傅抱石见证过周总理外交的《漓江胜境图》、莫奈的睡莲真迹…… 每一件都锁得牢牢的,“这些不是资产,是家底。”
藏而不私的长远心
这些年,王健林一直忙着建美术馆。有人说他是为了增值,他却把美术馆的设计图摊开:“你看,展厅全是开放式的,灯光都是按保护文物的标准做的。”

他计划着,等美术馆建成,就把那些藏在银行保险库里的宝贝一一摆出来,“让普通人也能近距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好东西。”

毕加索《两个小孩》

如今的万达还在调整期,王健林依旧每天雷打不动地六点起床,只是日程表上多了项 “看展”。有回他在库房里对着一幅老画看了很久,工作人员听见他轻声说:“做生意有赔有赚,可这些东西,得守着。”

莫奈《睡莲池与玫瑰》

从卖楼到守画,王健林的选择里藏着一种清醒:钱没了可以再赚,可那些承载着历史和审美的艺术品,丢了就真的没了。或许就像他常说的:“商人不止要算经济账,还得有点文化账。” 风雨里守住的那些画,终究会变成留给时代的礼物。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7 02:39 , Processed in 0.00728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