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国上将为何有4种排名?萧克镇上将,究竟令谁不高兴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9: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开国上将为何有4种排名?萧克镇上将,究竟令谁不高兴了                                                                            2025-08-13 10:55                                        

发布于:天津市
   
        开国上将共有57位,如何对这些将领进行排序,一直是坊间讨论的热点话题。特别是萧克,一直被认为是“镇上将”,常常被认为是排名第一的人物。不过,仔细研究历年来的各种版本,我们发现,萧克的排名其实是浮动的,未必总是名列榜首。那么,这些排名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来一一分析。

第一种:按姓氏笔划排序
如果你翻阅一些关于开国将领的资料,2007年由解放军出版社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是一本非常权威的书籍。该书第6册至第12册详细记录了57位开国上将的事迹,并且按姓氏笔划排序。其排名顺序是:王平、王震、王宏坤、王建安、王新亭、韦国清、乌兰夫、邓华、叶飞、甘泗淇、吕正操、朱良才、刘震、刘亚楼、许世友、苏振华、李达、李涛、李天佑、李志民、李克农、李聚奎、杨勇、杨至成、杨成武、杨得志、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张爱萍、陈士榘、陈再道、陈伯钧、陈明仁、陈奇涵、陈锡联、周桓、周士第、周纯全、赵尔陆、洪学智、钟期光、贺炳炎、郭天民、唐亮、陶峙岳、萧华、萧克、黄永胜、阎红彦、傅钟、傅秋涛、韩先楚、董其武、彭绍辉、谢富治、赖传珠。

从这个排名可以看出,按姓氏笔划排序显然是一种较为公正的方式,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方式抹杀了将领们的实际功劳大小,因为它没有考虑他们在革命过程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在1955年授衔时,显然有着更多的因素在考量。因此,这个排名方法并非是唯一的标准。
第二种:按授衔时的名单排序
另一种常见的排序方式是根据1955年9月20日,由罗荣桓主导,中央军委上报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元帅、将官名单》。这个名单排列顺序为: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周纯全、许世友、刘亚楼、邓华、陈再道、杨得志、彭绍辉、王宏坤、李克农、陈伯钧、李达、杨成武、李涛、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谢富治、叶飞、黄永胜、朱良才、杨勇、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李志民、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成、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贺炳炎、吕正操、乌兰夫、周士第、阎红彦、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
根据这个名单,可以看到,萧克并未位居第一。实际上,这份名单中的前几名将领,多数是根据他们的职务、功勋以及对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的贡献来排列的。

第三种:按职务和单位排序
还有一种比较实际的排序方式是根据开国将领当时所担任的职务和所属单位来排序。根据1955年9月授衔时的安排,排名前十的开国上将分别是:萧克(国防部副部长兼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李达(国防部副部长兼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张宗逊(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李克农(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震(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铁道兵司令员)、许世友(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邓华(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彭绍辉(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张爱萍(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杨成武(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防空军司令员)。
这种排序方式的核心依据,是将这些将领按当时的职务高低进行排序。由于国防部在各大军事单位中地位居首,萧克和李达作为国防部副部长,因此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其他将领的排序则依据他们的职务层级而定。
第四种:按职务级别排序
最后,还有一种方式是按军职级别进行排序。在这种排序方式下,按正兵团级、副兵团级等标准划分开来,排名较高的主要是那些担任重要军事职务的将领。例如,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等人作为正兵团级的上将排名靠前,而一些副兵团级的将领则排在后面。
萧克的资历与贡献
无论是哪种排序方法,萧克的资历和贡献都无可争议。他是北伐战争中的重要参与者,红军时期的红六军团长,也是二方面军的创始人之一。抗战期间,他担任120师副师长,后期更是担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了重要的军事职务。每一阶段他都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尽管如此,萧克本人对于这些荣誉始终保持谦虚,他曾表示,自己能活着为新中国贡献力量已是莫大的幸运,对于军衔的评定,他始终持坦然态度。
无论是以职务排序、姓氏笔划排序,还是其他排序方式,萧克始终是开国上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革命经历和贡献,早已超越了排名本身。他的胸怀和风骨,也让后人铭记不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6 20:12 , Processed in 0.00834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