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乌兰察布:逃离夏日高温,来草原感受旷野上的“野性秩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0: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 于 2025-8-15 10:18 编辑

乌兰察布:逃离夏日高温,来草原感受旷野上的“野性秩序”                                                          2025-08-15 09:30                                        

发布于:北京市
   




乌兰察布最动人的地方,不在表层的风光,而在于它如何让你察觉——旷野不是背景,而是主导。对此,可以将它理解为“野性秩序”。“野性”是指广袤的、原始而自在的生命力量,而“秩序”是草原长时间塑造出的生存逻辑,它不依赖权力或制度,由风、光、温差和生物自我调节的方式维系。

这种原始的生命力,可以从草原动物身上深切感受到。站在草原上眺望马群时,一匹孤马从远处奔来,一声嘶鸣后,群中走出另一匹马与它呼应;在碎石砌成的营地中,有飞鸟在屋檐下筑巢;这里的牛羊不被圈养,随处卧倒、自由行走。当一头牛趴在草地上,无所谓地嚼着青草,静静地与人对视时,会感到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原初平等。


过去的牧民逐水草而居,水资源是草原的宝藏,因此有牧民在涝利海扎根住下。现在还能在这里看到大片的草原和湿地,以及出没的羊群。
草原的秩序,则体现在时间的张力里。当地人说草原的夏季只有短短45天,是一年中最珍贵的时段。夏至又是全年日照最长的时节,草原的一天因此显得格外漫长,生活也因此拥有了更多可能。



乌兰察布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图一为乌兰哈达火山群,由三十余座火山组成,平原上远眺即可见起伏的山包。现开放的火山口有八座,其中6号火山因曾被开采,火山内部剖面清晰可辨,极具观赏价值。图二为苏木山。位于阴山最尾端,是内蒙古最大的人工林场,夏日山内均温20度,山顶偶有小雨滴落,是避暑纳凉、徒步吸氧的绝佳去处。图三是 红石崖,位于大青山腹地。这里呈现典型的高山草原景观,适合自驾游览。
草原也是中国最好的观星带,黄昏八点,红日仍未西沉,而银月已高挂东方。两颗天体隔空相望,草原的光线变得双重而平衡,那也是点燃篝火、弹起马头琴的时刻,自然时间与人类时间在此短暂重合。

傍晚是涝利海最迷人的时刻,光影在湖面与屋檐间流转,建筑始终谦逊于自然之下,视野辽阔而从容。这个时间,物生餐厅特意为旅人架起了烤架,从夕阳渐沉到繁星满天,一场属于草原的日常慢慢铺开。

野性是对流动的向往,秩序是对安放的追求。也许这就是草原民宿诞生的动因:在自由与归属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位置。
在乌兰察布兴和县,“物生其地”围绕涝利海打造出一处草原社区,包含民宿、营地、艺术空间与公共餐厅。涝利海并非真正的“海”,而是草原腹地中一片静默的湿地水域。过去游牧民逐水草而居,有水才有生活的可能。

建筑师 庄子玉在“物生其地”项目中落笔的两处作品。图一为 牧羊人灯塔,建于涝利海的水域之上,涨水时灯塔孤立于水面,仿佛浮动的地标,呼应着游牧生活中对方向与栖居的双重需求。图二草原方舟是一座面向未来的建筑,作为展演与公共活动的空间,容纳更开放的草原对话。
如今,“物生其地”留了涝利海这片区域原有的流动性:住宿单元如牧人踪迹般散落,你无法在某处久留,需沿着湖岸行走,或划皮艇穿行其间——一场草原式的迁徙在当代重新发生。

安之若宿民宿由建筑师 戚山山操刀,秉持“还原万物本真生长”的理念,让15幢建筑仿若自草原而成。每栋民宿由大小房间组成,既适合家庭生活,也适合朋友同行。


在涝利海的另一侧,帐篷酒店隐匿在 安之与羊营地的深处,由石块与木栅栏围成独立小院。帐篷内特别布置了小巧书桌,静待着文艺时光到来。帐篷外露天烧烤区则为夜晚的欢聚提供了完美场地,能满足多样的度假需求。


旅客可自带装备在安之与羊营地露营,享受划船、观鸟和观星等自然体验。营地厨房供应炭烤羊排、全羊及蒙古奶茶、烤奶豆腐等特色小食,也可以选择在半熟食材的基础上自制美食。营地对面有一棵孤独的老树,建造时被特意保留,既是对这片土地的敬意,也是对自然本真的尊重。
而在更北方的苏尼特右旗,MORIT度假牧场展现了另一种草原生活方式,将传统游牧精神转化为一种可被体验、也能被共鸣的日常。毛毡帐篷由牧人亲手搭建,内部所用毛毡饰品由三位草原女性匠人赛依那、萨茹拉和海霞以传统工艺制成,质朴而温润。



MORIT度假牧场的蒙古包共设有四种床型:复古双床、大床、亲子榻榻米和闺蜜双床,以满足不同旅客的住宿需求。每一项手工搭建的毡房都以传统内蒙古文化为灵感,将蒙古族部落纹样和生活用品融入内部装饰。摄影©️孟根宝力道


毛毡是草原生活最具象征意义的手工艺之一。通过反复加湿、搓揉与碾压的“擀制”工序,羊毛纤维彼此纠缠、紧密结合,最终形成厚实而柔韧的毡片,常用马鬃、骆驼毛加固缝合,再饰以传统蒙古刺绣,一块好毛毡可使用数十年。 赛依那与 萨茹拉近两年开始学习湿毡技艺,并融入个人设计,赋予古老工艺新的生命。这些毛毡作品最终将通过MORITHOME品牌呈现。
骑士学校延续着草原民族对“与马共生”的理解,旅人可在此学习骑射和领养马匹。MORIT是新一代草原人给出的生活解法:既忠于土地,也面向未来。传统不是陈立在博物馆中的遗产,而是贯穿于马背、晚餐与毛毡之间的日常。

对蒙古人来说,马是延续身份的象征,也是文化的根。牧民与马日夜相伴,驯马、套马、烙印、剪鬃早已成为一种身体记忆,也构成了草原文化的核心之一。MORIT度假牧场创办的骑士学校将这种精神延续下来。摄影©️孟根宝力道

理解了“野性秩序”与“流动安放”,也就能体会草原上那种不动声色的节制与循环。它并非出于贫瘠,而是一种来自土地的伦理观。
这种珍重,首先体现在草原的“五畜”之上。羊肉、奶制品是日常主食,来源于天然放养的牲畜,带有风与草的气息,呈现出一种未经工业系统改造的原生态滋味。内蒙的美食卖相非常朴素,但只有吃下的人才知道,它能唤起记忆深处的本真味觉,是来自土地馈赠的厚重。

内蒙铜炉火锅据传起源于成吉思汗征战时期,当时战士们用铁帽直接蒸煮羊肉。与北京涮锅不同,内蒙铜炉火锅的汤底多以清水或微咸的清汤为主,强调食材的原汁原味,注重保留羊肉鲜美的肉香和弹性,而非依赖浓重的调味汤底。

特色马铃薯宴莜面是乌兰察布的地标美食。这里的马铃薯因火山肥沃的土壤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品质优良,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至十多个国家。莜面在制作时需将炒熟的莜麦碾磨成粉,再以温水和面,讲求“三遍水、九遍揉”,才能揉出柔韧筋道的面团。成型方式多样,既有鱼鱼、拨鱼儿,也有窝窝、压片、栲栳栳等。食用时拌以羊肉臊子、蒜泥、韭菜花或陈醋,即便粗粮也能吃出层次分明的风味。



兴和市集上的小吃。图一的 焙子是呼和浩特及周边一带广为流传的传统面食,用发酵小麦面团加少许碱剂揉制而成,先烙熟,再在土炉或铁铛上反复焙烤。外酥内松,有咸甜之分,常见的品类有白焙子、咸焙子、糖焙子和牛舌焙子等。最地道的焙子多出自呼和浩特老城区的回民面点铺。
这份珍视同样延续至草原的手工技艺之中。察哈尔毛绣传承人萧掌柜创作时从不依赖图稿,动物的形态早已烙印于心,信手拈来皆有灵气。Tergel手工皮具的主理人特哥讲到,不同地形与用途对马鞍结构有极高要求,每一寸线条皆出于对自然的回应。无论是毛毡、毛绣,还是马鞍制作,它们共同构成了一条柔韧而完整的游牧文化链条——从牲畜到人,从实用到审美,从生活方式到生存智慧。


察哈尔毛绣是源于古老祭祀仪式的民族手工技艺,使用动物的锋毛在经纬纱网上栽植各种动物图案。只有经过长期研习的手艺人才能达到仅用腹稿,直接着手操作。传承人 萧掌柜为了掌握这门濒临失传的手艺,曾亲赴蒙古国学习。

Tergel手工皮具工作室由土生土长的内蒙通辽人特哥创立。他以设计师的敏感与牧民子弟的直觉,走访部落、梳理游牧文化脉络,最终将其转化为以马鞍为核心的皮雕艺术。马鞍工艺极为繁复,因此除皮雕外,他还掌握了木雕、金工等多门技艺。
我们常说旅行是逃离,但乌兰察布更像一个调频器,让你短暂连接上另一个系统。在这里,你重新学习一种旧逻辑:什么才是必须,什么可以舍弃。旅人或许不是在这里看见“他者”,而是在辽阔之中重新发现“自己”。

✈️

旅行的意义


流动是游牧文明恒久的母题,是以弹性节奏应对自然与生活变幻的生存智慧。这对在城市与乡村、工作与休憩之间迁徙的当代人而言,这或许能提供一些启发:移动是一种策略,是选择性的安放,在不断调频中寻找与环境的共振。自由也不是拒绝扎根于某地,而是清楚地知道何时出发、何处停留、何为我所需。
路易威登城市指
《路易威登城市指南》系列的9个城市中文译本纸质版同步推出App应用程序,在App Store搜索“Louis Vuitton City Guide”,每座城市都可付费下载。足不出户,行走世界。
摄影| 赵易宏
造型| 吴量
文| 索拉
编辑|熹熹
设计|Darki
助理|Ada
特别感谢|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百美村庄、
兴和县人民政府
看完这期乌兰察布的旅游指南,你最喜欢哪个地标呢?还想看我们去哪里打卡?欢迎下方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想法,DECO将选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北海:在热带边陲的滨海小城,享受从容的度假时光


泰顺:走过座座廊桥,品味千年古韵




在理想的暑假目的地,让生活与自然同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7 01:02 , Processed in 0.00816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