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革时期的宣传画:工农兵是批林批孔的主力军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17 09:20: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文革时期的宣传画:工农兵是批林批孔的主力军                   

2025-08-08 00:03                                        

发布于:云南省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组文革时期的宣传画。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妈妈,我参加了少年儿童队。
画面上,孩子胸前的红领巾格外鲜艳。

工农兵是“批林批孔”的主力军。
可能很多人对“批林批孔”已经完全没有概念了。这是七十年代的一场政治运动。这里的“林”指的是林彪,“孔”指的是孔子。

庆国庆宣传画。

庆国庆宣传画。
注意看,宣传画上,天安门城楼上挂着四个人的画像。分别是毛主席、孙中山、列宁、斯大林。宣传画上的小字写的是:

五星红旗呼啦啦飘

毛主席带着我们跑

跑遍了五湖跟四海

一统呀江山乐陶陶

右边这段写的是:

千年古树开了花

千年古国成了新国家

三大敌人都打倒

老百姓自己当了家

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宣传画:《建造大铁桥》。

打好“批林批孔”的人民战争。

军民一家亲宣传画:《新年劳军》。
下面的小字写的是:军民本是一家人,新年劳军理应该,同志同志莫客气,一点薄礼表心意。

宣传党的好政策的宣传画:《清算图》!

展现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宣传画:《生产图》。

展现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宣传画:《秧歌舞》。

庆祝今年好收成,

秧歌跳得闹盈盈。

支援前线打胜仗,

统一江山享太平。

《缴爱国公粮》。
八零后应该还记得交公粮这件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故事。

“批林批孔”宣传画《批林批孔的小闯将》。
笔者感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宣传画,正气凛然,价值观是正确的,充满了正能量和民族气节。现在看来依旧令人振奋。大家看完这些宣传画,有何感想?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8-17 09:22:50 |只看该作者

文革时期宣传画:老百姓疾恶如仇,对恶势力赶尽杀绝

本帖最后由 清梦 于 2025-8-17 09:24 编辑

文革时期宣传画:老百姓疾恶如仇,对恶势力赶尽杀绝                                                                               2025-08-06 12:54                                        

发布于:天津市
翻看历史上的老照片,感受百年的沧桑与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位专注于搜集与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组富有历史意义的宣传画。这些宣传画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时间的见证。通过它们,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形态、风土人情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画面吧!

在一幅广为传播的宣传画中,有一句强烈的口号:“不忘阶级苦,紧握手中枪”。这幅画描绘了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把一支长枪交给一位年轻人。老奶奶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眼中闪烁着点滴泪水,仿佛是在回忆自己年轻时曾遭受的欺压与苦难。她深情地告诫年轻人:“只有把枪杆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才能享有和平与安宁。”这句简单的话语,背后蕴含着无数人对自由与尊严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她反复重申,“阶级敌人的心永远不死,我们必须紧握手中的枪杆子,才能捍卫属于我们的幸福生活。”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宣传画上所描述的民兵工作三落实的先进单位,以及“五好民兵”的评选标准。什么是“五好民兵”?它包括政治思想好、三八作风好、生产劳动(工作、学习)好、军事学习好以及执行任务好。每一项标准都体现着那个时代对民兵的严苛要求与期待,是对每一位参与者的激励与荣耀的追求。

另一幅宣传画名为《反帝小斗士》,画中展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小学生,他们正在奋力撕贴反对帝国主义的标语。这些孩子们满怀信心,正是社会的希望与未来,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立场,成为真正的“反帝小斗士”。

在另一幅画作中,我们看到长相不同的三个小女孩:一位黄种人、一位白种人和一位黑种人,她们手捧鲜花,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幅画展现了“友谊花开遍天下”的美好愿景,象征着跨越国界和肤色的团结与友谊,充分表达了“中国朋友遍天下”的理想和追求。

还有一幅名为《选良种,夺高产》的画面,两个妇女正在认真挑选优秀的水稻种子。其中一位妇女举起一株长势良好的稻穗,而另一位则认真做着记录。这幅画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息:农民需要关注优良品种的培育,只有良种才能保证粮食的丰收,从而实现国家的富饶。

宣传画《入队》则展现了当时少年先锋队入队仪式的热烈场景,孩子们热情洋溢,满怀期待。

而《欢迎哥哥姐姐下乡来》则是一幅描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宣传画,画中农村的老百姓热情欢迎来自城市的知识青年,展现了那段特殊历史时期人民的团结与希望。1975年,电影《我们都是向阳花》的宣传海报展示了成都、重庆的红小兵业余文艺宣传队向农村和工厂慰问演出的情景,积极展现了青少年参与四项体育活动的热情。

对了,大家知道这四项体育活动都是哪些吗?

在另一幅画作中,“又是一个丰收年”字样醒目,大量丰收的场景让人心生喜悦。出现的舞剑动作,正是当时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的真实写照。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像向秀丽,她于1933年5月13日出生在广东清远的一个贫困家庭中。十二岁时,她成为火柴厂的童工,后在建国后继续为家乡的药厂工作。1958年12月13日,她在工作中勇敢地拦截燃烧的酒精,以保护同事和厂房,最终因伤重不治于1959年1月去世,成为平凡却伟大的英雄。

作为一名历史内容创作者,我想了解各位网友的感想。在看完这组老照片后,你们有什么想法和见解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交流分享,期待听到你们的精彩观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25-8-17 09:25:35 |只看该作者

文革时期宣传画:老百姓嫉恶如仇,对恶势力赶尽杀绝

文革时期宣传画:老百姓嫉恶如仇,对恶势力赶尽杀绝                                                                                2025-08-07 12:15                                        发布于:天津市
   
                                    探寻历史老照片,感受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名专注于收集和整理历史老照片的博主。今天,我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一组珍贵的宣传画。在这些画作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过去时代的社会形态以及那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仿佛从中窥探到历史的独特瞬间。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欣赏这些画作吧!

不忘阶级苦,紧握手中枪。在这幅宣传画中,我们看到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将手中的枪把交给年轻一代,她的眼中满是泪水,似乎在追忆年轻时所经历过的各种苦难和屈辱。她饱含深情地告诫年轻人:唯有将枪杆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保障我们的和平生活。她的声音中透着坚定,而我们耳边似乎回响着那些历史的回音。“阶级敌人心不死,咱要紧握枪杆子”,正是为了捍卫我们的家园与幸福,只能靠自己。

接下来,让我们关注“民兵工作三落实”和“五好民兵”的宣传画。这幅画不仅传达了什么是五好民兵——拥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积极的三八作风、出色的生产劳动、卓越的军事学习及出色的执行任务能力。它提醒我们,在这个历史阶段,只有通过忠诚与勇气,才能真正实现国家与个人梦想。

在一幅名为《反帝小斗士》的宣传画中,我们看到一群朝气蓬勃的小学生正在认真地贴着反对帝国主义的标语。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自豪,宛如小小的战士,正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对抗外来压迫的斗争中。

“友谊花开遍天下”,在这一幅画作中,一个黄皮肤的女孩、一个白皮肤的女孩和一个黑皮肤的女孩手中捧着五彩斑斓的鲜花,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一画面传达出广泛的友谊和相互理解的美好愿景,仿佛在诉说着各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然后,我们来看《选良种,夺高产》的宣传画。在这幅作品中,两位妇女面对丰收的田野,正在仔细选择优质的稻穗。一个女子挑选出一株又大又长的稻穗,另一个则认真地记录数据。这幅图不仅展示了农民的辛勤劳作,也强调了培育优良品种在提升粮食产量方面的重要性。

《入队》的宣传画则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少先队入队的场景,孩子们身穿整齐的服装,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表明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责任感。

在图画《欢迎哥哥姐姐下乡来》中,农村的老百姓欢天喜地地迎接来自城市的知识青年,这种乡村与城市的互动展现了那个时期社会变迁的深远影响。

我们再回到1975年的电影《我们都是向阳花》,它通过生动的宣传海报,描绘了成都与重庆的红小兵们深入农村、工厂,为工农兵表演文艺节目,传递了那个年代的激昂与热情。

另外,青少年们积极参加四项体育活动,在体育的竞技中展现出团结奋进的精神。大家知道这四项活动具体包括什么吗?

在“又是一个丰收年”的名号下,舞剑的画面中,人们为即将到来的丰收欢呼,彰显出人们的乐观与希望。

在一幅画作中,标题贴着“备战,备荒,为人民”,呈现出一种紧迫感。人们在宣传上坚决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展现出支援内陆革命的无畏精神。

最后,我们要提到向秀丽,她的故事令人感动。向秀丽于1933年5月13日出生在广东清远,成长于广州市的贫困家庭。十二岁那年,她便开始在火柴厂工作。建国后,她不断为社会做出贡献。在一次因酒精瓶破裂引发的火灾中,她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去阻挡火焰,为大家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虽然最终她因重伤不治而离世,年仅二十五岁,但她无畏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心。

笔者感言:各位网友,经过这一番穿越历史的旅程,相信你们心中也有所触动。期待你们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感受与观点,开启一场关于历史的思考与讨论。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06:42 , Processed in 0.01058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