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赵孟頫喝醉了写的书法,大字行书“威风霸道”,如颜真卿米芾联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赵孟頫喝醉了写的书法,大字行书“威风霸道”,如颜真卿米芾联手                         

2025-10-07 23:41                                        

发布于:广东省
   

       此帖是赵孟頫所写的行书《二赞二图诗卷》,传闻说他是一次喝醉了酒而写出来的,此帖让人感觉有点威风霸道,赵孟頫的书法一直都是写的熟练而又规矩的,而此帖却与他的那种沉稳、平正的书写风格不甚相同。
观其此作,他是结合了米芾以及颜真卿这两位大书家的笔意的大字行书笔法而写成的,展现了一种豪情万丈,霸道威风!许是醉酒之后,赵孟頫一改往日谨慎,每一个字都气势豪迈,是书法史上真性情的一幅作品。

“这幅赵孟頫的作品,是学颜真卿(颜鲁公)《送蔡明远叙》的风格,还结合了米芾(米海岳)的用笔方法,和他平时常见的作品风格很不一样。 ”董其昌是这样评价他的这帖字的。
一提到赵孟頫的书法,大家最先想到的多半是 “温润秀逸”“圆润流畅” 这两个词 —— 他的字看着特别舒服,笔画顺溜不生硬,就像初春的流水那样,柔和又自然。

赵孟頫在书法上有个很明确的追求,就是 “复古二王”。这里说的 “二王”,是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他俩可是书法界公认的 “老祖师”。赵孟頫把晋代、唐代书法家写字的精髓彻底吃透,揉进自己的笔墨里,最后创出了独属于自己的 “赵体”。这种字体影响力极大,往后几百年里,不少学书法的人都照着他的风格练。
但很少有人知道,平时写字严谨又规整的赵孟頫,居然有一幅 “破格之作”—— 这是他喝了酒之后写的,名叫《行书二赞二诗卷》。

这幅书法长卷是在湖州观堂写的,当时他正喝得酣畅淋漓,酒劲儿上来了才动笔。也正因如此,这幅字完全没了他平时沉稳的样子,反倒融入了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字体里的 “雄浑” 劲儿,也就是看着大气、有力量;还带着宋代书法家米芾字体里的 “跳宕” 感,笔画灵动不呆板,像在纸上轻轻跳跃。

据说,此帖是源于一场寻常的友人相聚,故事发生在元大德元年九月,44 岁的赵孟頫与友人张谦(受益外郎)在湖州观堂小酌。一杯酒尽,醉意渐浓,他乘兴取来高丽纸,信手写下《太湖石赞》《萧子中真赞》《题董元溪岸图》《题洗马图》四篇诗文,共计 60 行、230 余字。
卷末那句 “戏书此卷,为他日一笑之资” 的题跋,道尽了创作时的随性 —— 没有奉命作书的庄重,没有刻意经营的雕琢,唯有酒意催化下的真情流露。

这幅 “醉笔之作” 在书法史上,它是赵孟頫 “复古” 理念的补充 —— 他虽以回归晋唐为旗帜,却在此卷中证明 “复古” 并非一味模仿,而是对古法的灵活运用,为后世书家提供了 “在法度中寻自由” 的新思路。
从市场价值来看,作为赵孟頫唯一已知的酒后作品,其 “孤品” 属性与艺术高度让专家估值高达 3 亿元,若现身拍卖市场,足以比肩《兰亭序》摹本。









而从文化意义而言,它更是元代书风的缩影:在宋代 “尚意” 书风衰微后,赵孟頫以这幅作品展现了元代书家对晋唐传统的深刻理解,正如清代梁巘所言,“赵松雪书,集晋唐之大成,开明清之先声”。
如今,《行书二赞二诗卷》静静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卷尾明代董其昌、王世贞,清代英和、永瑆等人的题跋,为它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印记。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15 05:37 , Processed in 0.00852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