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退休之后,富养身体,静养精神,散养心情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退休之后,富养身体,静养精神,散养心情                   

2025-10-13 06:10                                        

发布于:浙江省
   
                                    

退休,是人生的一次“慢刹车”。从每天闹钟叫醒,到渐渐被阳光唤醒;从被事务追着走,到有了为自己而活的时间。这是一个全新的阶段,也是重新认识自己的开始。有人说:“退休是结束”,其实不然——它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场白。过好退休生活的秘诀,不在于金钱多少,而在于:富养身体,静养精神,散养心情。
老李退休前是个小学老师,一辈子操心学生、操心家庭。刚退下那会儿,他反而更累——早上六点起床打扫卫生,中午帮老伴做饭,下午还要去菜市场买菜,闲不下来。没多久,腰疼、胃病全找上门。后来,女儿劝他:“爸,您都退休了,不是让您换个活法,而是让您学会‘养自己’。”
从那之后,老李每天晨起去公园散步,饭后听半小时京剧,偶尔跟老友下象棋。他慢慢发现,生活原来也能这么有滋有味。人这一生,年轻时拼事业,中年时拼责任,到老了,就该拼健康。“富养身体”,不是奢侈地花钱,而是舍得为健康投资——吃得简单但营养,动得规律但不过量,休息充分又心态平和。
富养身体的本质,是懂得“珍惜”。
邻居王阿姨退休后学会了做养生餐,她说:“以前为了省事,随便一碗面条就当一餐。现在我会泡点银耳,加上红枣枸杞,喝一碗甜汤,身体暖心也暖。”她还约了几位老姐妹,每周练两次太极,周末一起去爬香山。身体动了,心情也亮了。王阿姨常笑着说:“年轻时拼命挣钱,现在是该让钱‘伺候我’了。”
人生的下半场,身体是“底盘”。底盘稳,才能看风景。
除了养身体,更重要的是静养精神。
有句老话说:“静能生慧,静能养神。”退休后,如果还被琐事和焦虑占据,就算闲,也闲不出幸福。
刘叔是老国企干部,退休那阵子总觉得“没价值了”。他以前习惯每天处理文件、开会决策,突然清闲下来,整天闷闷不乐。后来,老伴给他报了个书法班。起初他不以为然,后来越写越入迷。写字时,他的心静下来了,笔墨之间竟有了禅意。半年后,他的字在社区展览中获奖,他笑着说:“原来我还能被生活夸一夸。”
静养精神,就是让内心回归。人生不是时时要奔跑,更多时候要学会“慢看风景”。安静下来,听鸟鸣,看花开,你会发现生活从未亏待你,只是以前你太匆忙。
散养心情,是退休生活最高的境界。
年轻时,心被工作绑着;中年时,被家庭绑着。退休后,最该放开的,就是心。
有位阿姨常说:“人到老年,心不能太‘拧’。”以前她总为儿媳的小毛病生气——饭做咸了、话说急了,就能吵半天。后来有次体检,医生说她血压高,要学会“心宽一点”。从那以后,她对自己说:“我不管别人咋样,我只管自己开心。”
她去跳广场舞、学插花、写日记,每天都有新鲜的小趣味。以前愁眉苦脸的她,现在笑起来比谁都灿烂。
散养心情,不是对生活散漫,而是懂得放手,懂得顺其自然。人心若太紧,容易断;心若松弛,反而有力量。
朋友张叔总结得好:“人到退休,不是拼谁活得久,而是拼谁活得好。”
有人退休后每天抱怨生活无聊,觉得岁月无情;也有人在同样的日子里,晨起看日出,夜晚数星光。区别不在外界,而在心里。
其实,老年最怕的不是身体老去,而是心态僵硬。身体可能会慢慢衰老,但心情可以永远年轻。
当你学会富养身体,就有精气神;学会静养精神,就不再焦虑;学会散养心情,就能笑看风云。
人生最美的风景,从不在远方,而在平凡日子里的一粥一饭、一笑一语中。
退休,不是生活的句号,而是人生的逗号。
从今往后,愿你每天都过得从容、自在——
身体有活力,精神有依托,心情有风景。
富养身体,是对生命的敬意;
静养精神,是对岁月的回馈;
散养心情,是对余生最好的温柔。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13 19:15 , Processed in 0.00755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