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彭总因“万言书”庐山落难,九大元帅如何表态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8 09:36: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彭总因“万言书”庐山落难,九大元帅如何表态的?                                                                               2025-10-17 13:40                                        

发布于:天津市
   
       在1958年8月,彭总因一封“万言书”在庐山遭遇困境。这一事件背后有着复杂的国际与国内背景,也与彭总直率、刚烈的个性息息相关。

庐山会议上,除了外长陈毅留在北京、罗荣桓因病疗养外,其余的八位元帅都上山参加了会议。最初的几周气氛轻松,大家笑称会议是“神仙会”。然而,随着彭总的一封信引发的风波,庐山会议的氛围发生了急剧变化,历史的进程也因此被改写。
当彭总身陷困境时,他的战友们——特别是九大元帅中的态度,颇为复杂。元帅中排名第一的朱老总,对批评彭总的态度并不积极。在会议开始时,讨论的主题主要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得失。朱老总时常兴致勃勃地发言,回忆起32年前与兄弟金汉鼎一同参加南昌起义时的情景。此时已73岁高龄的朱老总,对这片熟悉的庐山充满了深情。然而,随着讨论转向批评彭总,朱老总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但纪律要求他发言时,他仍然坚持表达对彭总发言态度的肯定,称“我相信他是畅快的”。不过,接下来的会议上,朱老总的发言渐渐变得沉默,在主席主持的会议上,他甚至没有发表意见。这次会议成为朱毛四十年来首次在公开场合的尖锐对峙,最终,朱老总的地位开始逐渐淡出军界的核心。

与朱老总不同的是,排名第三的林总,似乎成为了主席的“救兵”。当朱老总的发言被打断后,林总则毫不犹豫地表达了对主席的支持。他明确指出大跃进的问题,并批评彭总在庐山写信,是为了表现个人独立的观点,甚至指责彭总是个人英雄主义。林总的这些言论,后来成为了彭总的几大罪名,直到15年后彭总去世,依旧未能洗清这些指责。会议后,林总取代彭总,担任了防长,掌管军队。
在贺老总的发言中,他虽然支持主席的观点,但批评彭总对形势估计不准确,将问题说得过于严重。贺老总认为,大跃进的失败并非因为虚报或头脑发热,而是由于干劲不足。他对彭总的态度持不同意见。庐山会议后,贺老总的地位紧随林总之后。

在会议上,刘帅的发言显得有些不同寻常。虽然一年前,彭总曾批评过刘帅“教条主义”,但在这次会议上,刘帅却未对彭总的处境发出过多声音。刘帅简单的发言中并未表现出强烈的批评。他甚至在私下里表示,彭总并没有个人私心。此态度令杨尚昆内心感到震动,因为杨尚昆曾动员刘帅参与批彭的工作,但未曾成功。
与刘帅类似,徐帅、聂帅和叶帅的发言都显得平淡和含蓄。聂帅和叶帅曾尝试劝说彭总承认错误,但彭总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肯妥协。叶帅,作为一位深具智慧的元帅,在面对彭总时,难掩心中的复杂情绪,甚至含泪劝说:“主席健在你都这样,将来谁管得了你?”这一情感在叶帅的诗中得到了体现:“庐山云雾弄阴晴,伐木丁丁听有声。五老峰头偏向左,东方红后见分明。”

会议后,陈毅元帅虽然在北京未参与庐山会议,但他也通过电话了解了彭总和张闻天在会议中的困境。他曾宽慰张闻天,认为只是缺点过多,并未意识到这将带来严重后果。事实证明,陈毅的判断完全错了。

最后,唯一未表态的元帅是罗荣桓。由于他当时因病未能参与会议,因此未能对彭总的问题做出公开表态。会议结束后,罗帅向主席建议,林总不应担任防长,贺老总更为合适,但最终,主席还是选择了林总。
庐山会议不仅对彭总个人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冲击,也成为了十大元帅们心灵的洗礼。虽然会议的内容纷繁复杂,留下了许多争议,但它依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31 21:43 , Processed in 0.00802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