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8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汉娥 :连环画当年的辉煌是怎么出现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20 07:23: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25-3-20 07:26 编辑

刘汉娥 :连环画当年的辉煌是怎么出现的?                                                                                2025-03-18 00:02                                            

        1949年12月,毛泽东找到周扬谈话:“连环画不仅小孩看,大人也喜欢看,文盲看,有知识的人也看,你们是不是搞一个出版社,搞一批新连环画,把神怪呀、武侠啦、迷信啦,那些旧的东西去掉。”(蔡若虹《蔡若虹文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676页)周扬与蔡若虹商量,决定在文化部成立一个专门出版连环画的出版社--大众图画出版社。这是新中国第一个由国家直接管理的专门出版连环画的专业出版社。这个出版社的成立,说明毛泽东认识到改进和发展连环画的关键是出版。
1951年5月,正在筹备中的人民美术出版社创办《连环画报》,与此同时大众图画出版社出版业务连同部分人员并入人美社。
1951年9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宣告成立。195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连环画脚本研究会,吸引社内有关人员参加脚本创作及改编工作,并向文学界呼吁编写连环画脚本。195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组建连环画编辑室,同时扩充了连环画创作队伍。1954年9月25日,中国美协、人民美术出版社合办的连环画原作展览会在北京北海公园开幕,展出连环画原稿四百五十余幅,这是一次检阅新连环画成就的展览,对正在开拓前进的连环画出版工作和教学工作(此时中央美院、鲁迅美院、浙江美院都已开展连环画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
上海是中国连环画的大本营。1950年上海连环画作者联谊会成立,之后举办连环画研究班,学员多为旧连环画作者。1952年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并设有连环画编辑室。同年上海政府部门将190家私营出版社加以整顿,并入新美术出版社。1955年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和新美术出版社合并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成为全国最大的连环画出版社。1963年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举行,《山乡巨变》(贺友直绘)、《穷棒子扭转乾坤》(刘继卣绘)等53部作品获绘画创作奖,《鸡毛信》(蔡若虹编文)等27部作品获文学脚本奖。
1965年12月,文化部召开年画、连环画出版工作座谈会,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接见了与会代表。1971年周恩来主持召开出版工作座谈会,之后不久又接见部分出版界负责人,人民美术出版社重新开始了因“文化大革命”暂停的连环画和年画的编辑出版工作。
除了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来管理和组织连环画生产之外,对于连环画的改造,蔡若虹强调“重点是内容而不是形式”。“新连环图画就必须具有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而且是引导读者走向光明、面向真理的思想内容。”(蔡若虹《关于连环图画的改造问题》,载《蔡若虹文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6~9页)在内容上以革命的、新颖的富有教育意义的题材,去替代那些落后的以至反动、腐朽的东西。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为达成这种统一,美术创作者到现实生活中去,深入群众,体验生活。
比如《新儿女英雄传》的六位创作者--李琦、冯真、顾群、邓澍、伍必端和林岗,就深入河北白洋淀一代的农村去体验生活,从各类人物的造型,到农村环境,包括房屋、炮楼、苇丛湖畔,以至船上争斗、房顶厮杀,都画得富有生活气氛。伍必端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我们分部住在老乡家,吃排饭,真是和他们一起劳动,一起生活”,“白洋淀的老乡和向领导完全把我们当成他们自己人”(伍必端《连环画艺术》,2000年1期)。创作《铁道游击队》的丁斌增、韩和平和《红日》的绘制者汪观清,都为了创作多次奔赴山东体验生活。同时组织引导徐燕荪、任率英、王叔晖、卜孝怀等一批擅长中国人物画的画家,向民间艺术和现代绘画的科学表现方面寻求借鉴,摈弃文人画和仕女画的束缚,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而创新。此期王叔晖创作的《西厢记》,任率英的《桃花扇》、卜孝怀的《李逵闹东京》、刘继卣的《大闹天宫》,是在传统线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古典题材连环画作品。
由此,连环画以其极大的发行量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成为占领思想阵地的又一“武器”。

丁斌曾、韩和平《铁道游击队》
连环画
17厘米×21厘米
1957年
中国美术馆藏

任率英《桃花扇》
连环画
21厘米×27厘米
1957年
中国美术馆藏

王叔晖《西厢记》
连环画
28厘米×38厘米
1956年
中国美术馆藏

刘继卣《大闹天宫》
中国画(连环画)
50.1厘米×39.1厘米
年代不详
中国美术馆藏

刘继卣《大闹天宫》
中国画(连环画)
50.1厘米×39.1厘米
年代不详
中国美术馆藏
本文节选自2021年7期《收藏》杂志《人民的新文艺--“建国十七年时期”美术的发展与民间美术的关系》一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3-20 07:26: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25-3-20 07:28 编辑

贺友直:钩沉丹青引 真趣妙笔心                                                                              2025-02-11 15:33                                        

发布于:北京市
   

                                    

贺友直生于沪上,为画苑奇才,专擅连环线描,誉满遐迩。六十余载,笔耕不辍,留佳构若干,惠众人无数。

贺氏幼失母慈,依姑而长。早岁入乡里小校,旋转新碶。校设破庙,名曰凉亭。庙内旧戏台,三国画卷隐见。彼少时常临摩勾摹,辄一再修正,虽无师指点,然功力突显,同侪难以企及。彼毕小学于乱世初,抗日烽烟起,父失业,子辍学,漂泊劳作,历小铁工场、印刷作坊,亦曾授业乡村学堂。贺感村中无成,欲展志于沪。其兴画心深,至十六铺,四顾求画处。偶遇一美术社,持画自荐,得陈师指教,学画商标,初步美术之路。后亲友引介,结识连环画名家,遂走此道,艺途起航。

彼于国新立时,年二十八,境困潦倒。因闻绘连环画可获薄资,遂购《福贵》一书,依书编绘,成二百余图。其时稚拙初作,竟被画商印行,艺名始以传。贺友直初作《福贵》,取材赵树理之篇,遂以笔为刀,改叙连环。凭稚学数载,勉撰脚本条条;因业画画,画面已然成形,文辞仅注画难达之意。连环之书,少则二百幅。昔未历此量,彼便夜以继日,梦中亦画;陋室之中,稿件四布,恍如铺地云涛。







既涉美术出版,画商见稿,欣然刊之,成市上之物。见己画成品,得润笔之资,得足立于繁华沪市,喜甚不寐。自此跃入连环画之门,初步成家。后师刘继卣、顾炳鑫诸名家,虚怀受教,渐益精进。其间所成《坚持到明天》《火车上的战斗》《六千里寻母》《卓娅和舒拉》《连升三级》《孙中山伦敦蒙难》《杨根思》《送传单》《新结识的伙伴》等篇,皆在艺事探索中出,广受群众欢迎。

六十年代初,贺友直潜心翰墨,专研丹青;细探线描,渐成新法。笔势生巧,构意超凡,《山乡巨变》乃风起云涌之作;思艺并融,风格独立,遂成画坛佳品。其作一出,众赞奔赴;高下争观,品赏盈庭。至六三年评选,拔得头筹;从此声名远播,誉满江南。贺氏善掘人物之微情,工描生活之妙象;巧于点染,细节多致;如《李双双》巧用童手递钥,转圜于尺幅;《十五贯》着意描蝇拂肉,顿显满目苍凉。画不在多,而精者至;艺无他物,有心则灵。此中曲折深藏,妙笔生花;一以贯之,真趣难穷。



贺友直画中戏法,自成一派。展《山乡巨变》三百余幅,湘山旧貌宛然再现,田园牧歌跃然纸上。农家言行,若闻若见,妙趣横生。此中思路,得自乡野,出于天机,乃连环画道中之一绝。贺公妙笔,声动四方,自是丹青一代名流。常闻贺公言,“山水养吾性,乡土长吾情”。纵历沪上六十春秋,终难忘生养之地。故而返里新建陋室,聊寄乡思,乡愁至深,情谊常存。少年旧忆,寄情《新碶老街风情录》;几分清梦,化作笔下烟霞。画中景象,皆由心底流出,至诚至真。

若与贺公相见,无不惊其达观。半生沉浮,不改诙谐,笑看风云翻覆。常自嘲画道“小儿科”,自谦不过“画手一名”。然目光所及,俗态不掩,眉宇间藏三分冷峻;举笔落墨,画卷间隐千种洞明。自画像中耳目皆夸,寓意深远;目镜之上,审世万象,似笑似讽,俨然洞悉群形。

晚年新作《小街世相》,线法简洁,情景全出。观之若历黄浦旧梦,滩头景象扑面而来。大观洋洋,精微细致,心气悠长;其中韵致,不减《清明上河》。贺公用笔虽精,然手下线条,不独技艺所至,亦饱含哲思。一画一心,心手相应,温情锐利共生,真意难言矣。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25-3-20 09:25:18 |只看该作者
123 发表于 2025-3-20 07:26
贺友直:钩沉丹青引 真趣妙笔心                                                                        ...

连环画老幼皆宜,雅俗共赏,这篇文章说清了新中国在领袖的指示下构建了新中国连环画的发展,好好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25-3-29 06:03:45 |只看该作者
翰墨飘香! 丹青溢彩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25-4-6 06:44:20 |只看该作者
懂生活,是一种艺术,懂书画,是一种艺术 的生活。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0 18:14 , Processed in 0.00897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