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易经》提醒:犯错不可怕,只要别沾染3样错误,你中了几样?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1 18:43: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易经》提醒:犯错不可怕,只要别沾染3样错误,你中了几样?                                                                       2025-05-01 09:00                                        

发布于:天津市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是每个人必经的,也是成长所需要的一个过程,但是并不是所有错误都是微不足道,有些错误如果不及时回头,毁掉的是人生。这三个错误就收录在《易经》中,是这样写的,“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第一个错误,德薄而位尊。
失德可以说是绝大多数罪恶的来源,在《易经》中同样有另一相似的观点,“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如果一个人的地位与德行严重不匹配,相差的越大,带来的灾祸就越大。
试想一下,同样是有害人之心,一个乞丐可能因为身份地位,只会做些小偷小摸的坏事,但是换成是一个有身份的高管大官,在权力和钱财的加持下,他做的坏事就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
就像是东汉末年轮番专政的董卓和王允,董卓本身就是残暴不仁,虽身居高位,但德不配位,引起了天下人的反感,所以不光是天下诸侯讨伐,就连朝中以王允为首的大臣们也是想除掉他,于是在和吕布的联合下铲除了董卓。
为天下伸张正义,除奸扶正,王允就是有德之人吗?董卓倒台后,王允爬上了高位,王允就如同是换了一副嘴脸,因为心胸狭窄不顾群臣劝阻杀死蔡邕,王允也是个德不配位之人。
君子以厚德载物,如果德行配不上地位身份,如果承担不起该承担的责任,潜在的危机终有一天会把你拉下马。

第二个错误是,“知小而谋大”
能力差的人,不要强迫自己接受重大的职位,智谋不足,不要谋划如何长远的宏伟蓝图,这种对自己的自信过了头,就成了自负。
就像赵奢与赵括这对父子,赵奢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从此威震天下,儿子赵括也想要像父亲一样一战成名,兵法中的每一个字都烂熟于心,从小接受父亲的熏陶,兵力、后勤力量又远超自己的老爸。
为什么赵括输的足以写进青史呢,原因就在于赵括就是典型的“知小而谋大”。赵括虽然熟读兵法,但从没有亲自领兵打仗过,虽然他有着绝对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战场是风云万变的,不是沙盘中的死物。
赵奢再不济之前也是赵国的总税务官,人事、调度、统筹军中一切自己都有过经历。反观赵括,履历上只有仅有唯一一条,“名将之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要做大事,理论基础是其中,更应该透彻的有所认识,有所准备,有所实践。

第三种错误,是力小而任重。
你知道怎么做事是最聪明的吗,量力而行,借势而为,用三成力量办十成事,最愚笨的是不自量力还白费功夫,用十成力量做了三成事。
就像岳云鹏的经历,别看现在岳云鹏是德云社内数一数二的顶流,但多年之前,在一众师兄弟里,自己一直是那个不拔尖的徒弟,中规中矩始终没有自己的特色,于是他“发明”了卖萌和唱歌的特色,自己有了鲜明的标签,一首《五环之歌》红遍大江南北,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岳云鹏的成功经历,就是典型的力用对了方向,如果他还像当初一样死磕传统风格,恐怕今天还是默默无闻。
人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认清自己,每个人身上总有这样那样的错误,能认清自己的往往获得了成功,愚昧蒙蔽者,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自然每况愈下,越过越含混,最终迷失了自己。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1 23:24 , Processed in 0.00744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