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2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时期的一点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19:16: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扬帆 于 2022-3-2 19:18 编辑

知青时期的一点事               

2022-02-02 01:22                    
知青时期的一点事

--魏少广

2019年12月10日

1974年初冬,我和杜宏,黄秀平等一行十七人,来到北京怀柔黄坎花木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十七名同学年龄参差不齐,我是年龄较大者之一就担负起照顾全体同学的责任,当地农民负责知青的干部任命我为知青队队长。知青宿舍是两人住一间或三人住一间,安顿好后集体照了合影,是由送我们的王棣老师给拍照的,才留下了这些珍贵的照片。王棣老师是教俄语老师,操着一口胶东口音,说话很爽快,和蔼可亲,据说王老师已经辞世了,老人家为教育事业贡献了一生,值得我们大家尊敬。
花木是个小山村,全村只有一百多户人家,地少人多。以山地为主平原有限。当地的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土豆和白薯为主。这里三面环山一面平原,分别是北山、南山、西山;西山与南山之间夹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大河,河的两岸冲刷出了一些河套平原。北山与西山之间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柏油马路,是这村里唯一与外界往来的通道。东面有一些开阔的平原是小山村主要的产粮区。山上种满了核桃树、栗子树、梨树…….等果树。每家都有一片自留地种点蔬菜、烟叶等。农民每年的收入很少但都能自给自足,养头猪,养点鸡,有的还养个羊,日子过的很红火。
这个村的中心有一口自流井,一天二十四小时地下泉水不停的喷涌出来,形成了自流泉,泉水昼夜不停的向外流,流向南山下的河套里。当地农民每天都从井里挑上两桶泉水回家做饭、烧水,每天喝的就是这种泉水,水质很好,清澈甘甜。南山下河套处还有一口直径一米左右的大泉眼,日夜不停的从山底下喷涌出哗哗的泉水,顺着河套流走了。当地领导为了引南山之水浇北山上的树木和农作物就要在北山上开凿一口大井储水,把南山的泉水抽到北山枯井里来储存,浇灌农作物和树木。这个工程正好在我们知青队刚到来时开始的。当地管理知青负责人就把知青队派上了工地,这十七个同学被分成早、中、晚三班,开始了打井的工作,这口井要打直径三十米,深十五米左右的大井。我们的工作就是把炮崩下来的大石头搬上小推车,用铁锹把碎石泥土产上小推车,农民再把装满石头、泥土的车推上岸,当地人把这种活儿叫工车。城里来的知青原来没干过体力活儿,一个班下来,累得呼哧带喘,浑身上下全是泥水。喝口水、吃点饭、把脱下来的湿衣服晾上,简单洗涮后就休息了。就这样知青队一连干了二十多天,大井挖的快到底部了,当地知青负责人怕知青在深井干活儿有危险,就把知青队全部撤下来了,由当地农民完成其余的活茬儿。就在打井的过程中,知青们给当地农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知青队员们不怕脏不怕累泥里来泥里走,那真是走泥丸呀!知青们的表现得到农民的好评,也得到公社、大队的表扬。
这时我们就又开始干垒石坝,修梯田的活了。垒石坝就是把山坡上那些被水冲刷坏了的梯田石坝墙重新修好能保存土壤,把梯田的石头墙修理坚固把土壤平整好来年能继续种植农作物。和农民一起首先把河套里的大小石头用马车拉到半山坡,再把石头垒到墙体里加固起来,农民手把手的教你怎么干活,怎么能干好活,大小石头搭配把墙缝塞紧塞平整,这样磊出的坝墙才坚固,才能防止水土流失。干这些活儿,一天下来也是很累的,但是知青队员们都坚持下来了,几十天的劳动中手磨出了老茧,皮肤晒黑了,但是心里确与农民贴进了,大家深知农民对土地的热爱,种的粮食来之不易,以后绝不可以再浪费粮食了!大家的身体强壮了,觉悟提高了,与农民打成一片了。晚饭以后,知青宿舍里挤满了村里来的男女青年,大家在一起聊天说笑,说些家长里短的事,气氛和谐欢快,不时的从宿舍里传出朗朗的笑声。几乎每天晚上都有村里的青年男女到知青宿舍来,知青宿舍灯火辉煌,欢声笑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知青已经融入了当地农民的生活中。
几个月过去了很快到春节了,在春节的前几天知青都陆续回到了城里。就在大家回城休息的时候,我和杜宏同学分别到其他十五位同学的家里进行家访,为的是告诉各位家长,您的孩子到农村了是有人管理的,请家长放心,也希望家长劝告教导学生在农村要遵纪守法,别给人生留下污点,我们的家访是有效果的,这十七位同学没有一人在农村出现偏差,都能认真的接受再教育,后来都陆续安排了北京市里的工作。时间过去快半个世纪了,他们的名字有人恐怕都忘了,他们分别是:杜宏、燕军、陈转、潘淑兰、刘艳霞、陈淑英、赵桂荣、李胜康、黄秀平、魏真、徐恩生、杨军生、乜金环、王领弟、李宝林、赵学伟和魏少广。
黄秀平、杜宏和我的聊天中,杜宏透露出自己会修改衣服也会做衣服的技能,黄秀平说我家里有缝纫机有活到我家去做,也能把缝纫机充分发挥起作用,我说我哥给了我一条新的工作服裤子,又长又肥大,杜宏说:拿来给你改一下吧,黄秀平说:到我家去改,正好把缝纫机利用起来了,于是我就把裤子交给杜宏去改了。就在我们春节休息这几天里,杜宏就给我改成一条即合体又舒适又美观的制服裤,这条裤子我一直穿了好多年,又舒服又合体又漂亮。后来在我们45周年同学聚会上,我又提起此事,杜宏说:给你改的那条裤子比做一条新的裤子还难,首先把裤腿两边的外竖线拆掉,裁剪合体了再用缝纫机给扎上,把裤腿长的部分剪掉,扎好,这活儿真比做一条新的裤子还难。我说太感谢杜宏了,我这时才知道,原来改条裤子这么难哪!杜宏对我的帮助很多很多,在地里干活时,一不小心,树枝子把我穿的外衣刮了个大口子,是杜宏同学看到我穿着漏着驱体的破衣服在地里干活,于是找来块布把我的外衣缝好补结实,而且缝补的很漂亮,让我不必露着肉去地里干活儿了。
当地农村的通讯设备是比较简陋的,每家每户在家里的墙上挂一个小喇叭,大队部有个广播室,大队有什么指示和通知,通过广播室的扩音器就传播到各家各户的小喇叭里了,七十年代,当地农村是艰苦的,娱乐设施几乎没有。没有信号、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更没有手机,只能靠大队的大喇叭和小喇叭传递信息。于是我就想利用广播室给农民播讲评书,增加点娱乐内容。我就把这个想法跟队里的管知青干部说了,他们听了很高兴,能给农民增加娱乐的事儿很好,问我真会说评书吗?我说自己练过说评书,那就试试说吧!领导同意后,我就每天晚上7点钟到大队部广播室,进行评书连播《金光大道》,每晚播颂半小时。白天在地里干活时农民兄弟就问我,昨天晚上小喇叭里广播评书《金光大道》是你说的吗?我说你听的怎样呀?他说我们一家人正坐在炕桌上吃饭那,小喇叭响了,是评书连播《金光大道》很有意思,听的很过瘾,一边吃饭,一边听评书太高兴了、、、、、、。我听后很愉快,能为农民兄弟做点事儿我是很高兴的。说起说评书还有一段很长的故事,我在读初中时就喜欢听收音机里的评书连播,一听就放不下,越听越入迷,听后还要模仿,我先后听过单田芳老师的《明英烈》、刘兰芳老师的《岳飞传》、袁阔成老师的《三国演义》、、、、、、。听后还要说、还要练习、还要模仿,抑扬顿挫,一板一眼,模仿老师们的说法,自己反复的练习。要想把评书说好非常不容易,正象一段评书开讲时的定场诗所说:“世间生意万般,唯有说书难习。说表评叙非容易,万语千言需要记。一要声音洪亮,二要顿挫迟急。装文装武我自己,好像一台大戏”可见说好评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是因为我有这样一点点自学的基础,才敢于在广播室里给农民兄弟广播评书。说评书坚持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自动停播了。因为我每天要到地里去干活儿,下午收工后还要看书,还要给自己排练说评书,自编自演自导,有点眉目了,然后才能到广播室去说,这样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力不从心,只好停播了,现在想起来还有点遗憾。这就我在知青时期的一点事。
2019年12月10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2-3-26 18:38:28 |只看该作者
翰墨飘香! 丹青溢彩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22-4-18 03:28:47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22-5-23 04:05:19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22-6-30 01:52:16 |只看该作者
精彩!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22-8-5 02:08:25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7 06:22 , Processed in 0.00974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