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46年,吉林捡蘑菇老农被扭送管委会遭枪毙,经查他曾出卖杨靖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6 04:30: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46年,吉林捡蘑菇老农被扭送管委会遭枪毙,经查他曾出卖杨靖宇                                                         2022-04-14 15:50                                       
         1946年初,在吉林濛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有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农正在山里捡蘑菇。
当时东北正值战争时期,物资紧缺,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东北的山沟沟里有很多宝贝,老一辈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但是这三宝还都不好找,人参需要到深山老林中去找,十分危险,一旦在山里迷了路就会饿死在里面,更别提什么豺狼野兽对人的攻击了。
而貂皮和鹿茸都是需要猎人去捕猎才能打到,平常老百姓没那么多本事。

即使找不到三宝,找点其他的东西也足以生计,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靠近长白山和松花江的濛江县更是物产丰富。
在山沟里树木多,所以长的蘑菇也就多,很多村民平时就背着箩筐到山上去捡,为什么不是采而是捡,就是因为太多了,弯腰就是。
当然,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干这行,捡蘑菇靠的是耐心和经验,随便往山上一扫,就知道哪里蘑菇多,哪里蘑菇少,哪里长得蘑菇大,哪里长得蘑菇小。
这些蘑菇可以拿下山去到集镇上去售卖,所以当地很多人都是专业干这个的。
开篇说到的这位就是一位捡蘑菇经验十分丰富的老农,他在捡蘑菇的时候并不是把根都挖走,而是留下一些菌丝,这样过几天下一场雨后又会长成一大片,他记着这个地方,下次还会来。
然而就在蓬头垢面的老农专心致志地捡蘑菇时,却遇到了一群同行,这群同行抓住他就要打。
一般来说进山捡蘑菇或者找人参都是结伴而行,防备豺狼野兽,也有占据山头的意思,这一片是我们村的,那一片是你们村的,轻易不会越界。
这些人平时都是在这一带捡蘑菇,可是最近他们却发现捡蘑菇的数量比以前少了很多,尤其是下雨过后,本应该长蘑菇的地方都被人捡走了。
他们一看,这是来了一位同行,而且还是“老手”,在他们看来,这无异于抢他们的“地盘”,于是他们最近一直在找其他在这里捡蘑菇的人,恰好在今天发现了,他们上去就要打。

但是看到这个老农身上穿着破烂,一双破草鞋早就磨得没型了,不但蓬头垢面,而且浑身散发着恶臭,朴实的山村就没有下去手。
然而,当他们细细打量这老农时,却发现这蓬头垢面的老农不是别人,正是本村的村民赵廷喜。
本来一个村子里的人应该相互帮助,没想到大家看到是赵廷喜后,放下的拳头就施展了起来,一顿拳脚下去,只听那个老农立马求饶:“求求你们,不要再打了,我快不行了。”
一个带头的村民停下了拳脚喝道:“赵廷喜,你这个瘪犊子还敢回来,你咋不死在外面!”
赵廷喜跪下说:“我在外面实在待不下去了,你们就饶了我吧!”
然而村民们并没有放了他,直接把他扭送到了军管会,让人想不到的,没过多久,老农赵廷喜就被枪毙了。
好多网友不知道军管会是干啥的,说白了,军管会就是相当于人民政府。
因为当时很多地区虽然解放,但是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人民政府机构,因此就由解放军实行管制。
军管会是一个具有临时过渡性的人民政权的最初形势,而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维持社会秩序,肃清土匪和反革命分子。

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认为同行是冤家,同行相见如仇人一般,分外眼红,难道仅仅是因为同行,大家就排挤这位捡蘑菇的同行?还让解放军把他枪毙了?
军管会的审判结果出来后,大家才明白,这个赵廷喜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捡蘑菇老农,他的身上背着血债,他就是出卖抗日英雄杨靖宇的叛徒,人人得而诛之。
很多朋友会感觉到好奇,一个捡蘑菇的老农,怎么会出卖杨靖宇呢?
众所周知,杨靖宇是东北抗联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后,杨靖宇受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建抗日联军,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展开激烈对抗,曾多次痛击日寇,就连日本人也拿他没办法。
为了击败杨靖宇和他领导下的东北抗联,日寇在1938年初,加大了在军事上的“围剿”力度,派出了一个骑兵团和两个步兵团组成的混成旅来对付杨靖宇,却再次被杨靖宇埋伏,经过激战后,日寇伤亡惨重,这支“剿匪”队伍于当年8月被彻底消灭。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派遣更多的军队前来镇压,自1938年冬到1939年春,杨靖宇率领抗联转战于长白山区中,连续多次冲破敌人的“围剿”,并不断袭击敌人据点,给予日伪军很大的威慑。
在1939年秋冬时候,为了应对日伪军的“讨伐”作战,东北抗联决定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而杨靖宇自己率领警卫旅转战于濛江。

尽管敌人取得了优势,但是杨靖宇还是在深山老林里把敌人拖得晕头转向,到了1940年初的时候,参加“围剿”讨伐的日伪军已经被拖得精疲力竭。
然而由于连续作战对东北抗联军队的损耗也很大,当时杨靖宇在给养被断绝的情况下,身边只带了60来人。
为了继续牵制日伪军,杨靖宇让部队继续分散突围,在将敌人耍得团团转时,他身边的战士也越来越少,到1940年2月2日,杨靖宇身边只剩下20来人。
在经过半个月后,也就2月15日,只剩下7名战士的突围小队再次遭到重创,因为弹尽粮绝,杨靖宇和最后7名战士躲在濛江五金顶子西北方一个山坳里面,结果却被日伪的警察大队发现。
随即负责讨伐的日军首领岸谷隆一立即调集日伪军,进行其所谓“最后的围剿”。
为了能一击得手,让杨靖宇插翅难飞,岸谷隆一还特意从军方那里调来飞机进行空中侦察,锁定杨靖宇突围小队的行踪。
在这样的情形下,对杨靖宇部十分不利,但是杨靖宇并没有害怕,而是带来这7名战士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并边打边撤。
因为日军想要活捉杨靖宇从而震慑东北的抗日力量,因此迟迟未能得手,最终日伪军以悬殊的优势兵力将他们包围在一个小高地上。

日本军官伊藤用中文向杨靖宇喊话,让他投降吧,不要做无谓的抵抗了。
杨靖宇回答说:“好吧,条件是马上停止射击,你一个人上来吧!”
当时杨靖宇以为今日必死无疑,于是抱着打死一个是一个的态度,欺骗了伊藤,等到伊藤上了高地后,杨靖宇两枪将其击毙。
日伪军见伊藤被杀,顿时愤怒起来,向杨靖宇的阵地冲来,杨靖宇率领战士趁乱进行反突击,通过一场激烈对抗,得以突围,此时只剩下6人,其中4人还受了伤。
处境十分危险,杨靖宇知道敌人的目标是他,于是他让受伤较轻的警卫员黄生发带领另外3个伤员向北突围,到秘密营地养伤,而自己则率领两名战士南下吸引敌人从而让伤员得以逃脱。
在一天一夜里,杨靖宇和他的战友们以惊人的毅力,将前来讨伐的600多人的日伪军拖得是人仰马翻,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因为当时气候是东北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为了追杨靖宇,日伪军因冻上而掉队的人竟然多达500多人。
本来以为布下天罗地网的岸谷隆一得知杨靖宇再次突围成功,当即气得暴跳如雷,他深知,一旦天气变暖,给杨靖宇踹过气来,他一定会卷土重来,到时候只怕是要付出更大的精力来对付杨靖宇。
然而在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军的兵力逐渐紧张,能够及时抓捕杨靖宇,对他们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在2月18日,杨靖宇的两名警卫员在下山寻找食物的时候,被敌人发现,经过激烈交战后,英勇牺牲。
敌人在他们身上搜出了杨靖宇的印章,因此断定杨靖宇就在这附近,于是岸谷隆一调遣更多的兵力前来抓捕杨靖宇,甚至将整个山区包围,附近所有的村子都驻扎了日伪军,并且对村民进山也做出了严格的检查,不让他们带任何食物进山,企图将杨靖宇饿死在山上。
在冬天的时候,食物是最重要的热量,一旦得不到食物,人很快就会更加虚弱,可以说,日军能够想到这样坚壁清野的方法还是相当恶毒的。
当时杨靖宇的处境已经十分艰难,尽管他能够与敌人作战,但是他却无法击败饥饿和寒冷,当时他脚上的棉鞋因为长途跋涉早已破烂不堪,为了不至于光脚,杨靖宇用一根绳子把鞋捆上,才没有彻底散架,但是他的脚已经被冻伤,甚至有些麻木,行走起来已经有些困难。
由于警卫员已经全部牺牲,他必须自己去弄点食物,只有这样他才能继续战斗下去。
2月22日上午,杨靖宇在濛江县保安村以西五里的山里看到4个上山砍柴的农民,这四个村民就赵廷喜、孙长春、辛顺礼、迟德顺,赵廷喜就是那个出卖杨靖宇的人。
当时山沟里的村民都是暖和天的时候进山捡蘑菇,找山货,天冷的时候进山砍柴,所以日伪军在包围了山之后,也不得不允许当地村民进山砍柴。
可是日伪严格要求一点,那就是不允许他们带吃的进山,所以,他们都是早早吃饱饭再上山砍柴,等到太阳快要落山时,就立刻背着大柴下山,回家吃饭,因为东北冬季天短,吃两顿饭也能扛得住。

杨靖宇见到赵廷喜一行,十分高兴,为了购买食物,因此主动暴露了自己的身份,表明自己为了打日本侵略者被敌人围追堵截到这里的,希望老乡能够帮他买点吃的。
赵廷喜等人将他们进山时不让带食物的事情告诉了杨靖宇,杨靖宇有点失望。
但是杨靖宇还是恳求他们回去偷着带点食物和棉鞋来,并且答应多给钱。
赵廷喜知道山下的日伪军很多,因此就劝杨靖宇说:“我看你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对投降的人不杀头的。”
杨靖宇因为有求于他,因此说话还很客气,没有直接开骂,而是说道:“我是中国人,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咱们中国就完了。我们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每每看到杨靖宇的这番话,我的眼角就会湿润,这是怎样的一位爱国将领,竟然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誓死也不投降。
赵廷喜等人当场表现得也很感动,并改口答应杨靖宇,说第二天把食物和棉衣带来,让他就在这里等着,以免他们再上山来时找不到他。
其实,以当时杨靖宇的状况,只要稍微补给一下,吃点食物,换双棉鞋,再稍微休息一下,一定能够逃出日伪军的封锁。
然而此时,危险却向杨靖宇袭来,其实这个赵廷喜之前劝降,之后大义凛然的反复表现都是装的,他知道杨靖宇是不会投降的,因此在他的脑子里已经算计好了,自己下山之后,立即去给日本人通风报信。

像杨靖宇这样的英雄,是日本人的大敌,把他的消息传递给日本人,肯定能拿到不少好处。
本来只要他伸出援助之手,也许杨靖宇就不会牺牲,但是赵廷喜这个民族败类,为了一点悬赏,竟然想要出卖抗日英雄杨靖宇。
担心功劳被别人抢了,赵廷喜不自觉地加快了自己的脚步,在路上遇到了给日本人办事的汉奸李正新,他正担心自己找不到日本军官头头,于是把这件事告诉了李正新,让李正新带他去找能说得算的日本头头。
李正新听后,立刻领着他到伪濛江县警察本部,找到日本警佐西谷报告。
谁都知道,抓住杨靖宇对日本人来说那就是天字第一号的功劳,因此立即召集了大批日伪军警、宪兵、特务让赵廷喜带路前去围捕杨靖宇。
2月23日,当时杨靖宇被赵廷喜淳朴的外表所骗,还在那里等着村民给他拿食物和棉鞋,然而当他听到了汽车引擎的声音时,他知道村民是不可能开汽车的,只有日伪的警察部队或者军队才有汽车,他意识自己被人出卖了,于是立刻向山上跑去。
当天下午四点,西谷的队伍在濛江三道崴子的一块高地再次包围了杨靖宇。
关于杨靖宇牺牲的说法不一,解放后,相关部门根据当地群众的说法,认为杨靖宇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用仅剩的最后一颗子弹自杀身亡。

在几十年后,根据日本关东军随军记者写的《阵中日志》记载,尽管杨靖宇已经饿了好几天,但是在树林中跑的速度依然很快,日伪讨伐队拼了命的追击。
杨靖宇终于体能有限,不一会儿速度就慢了下来,最后靠在河边的一棵树下躲了起来。
因为当时敌人还是想要活捉杨靖宇,于是再次向杨靖宇喊话,希望他能够投降,杨靖宇没有答话,而是进行了反击。
打了一阵以后,杨靖宇知道突围无望,就把自己身上带的文件点火烧了。
敌人见劝降不成,便对其进行射击,先是击中了杨靖宇的左手,左手手枪掉落,但是他用右手继续打枪。
东北冬天天短,太阳就快要落山,他们担心天黑后再出变节,于是下令用机枪猛烈向他开火,杨靖宇胸中数弹后才倒下。
1940年2月23日下午4点30分,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一代抗日英豪也陨落了,那一晚,天格外的黑。
不管哪种说法,都体现了杨靖宇将军在人生的最后关头与敌人顽强斗争的精神。
因为杨靖宇将军在东北抗日多年,对日军造成很大的伤亡,很多次他们以为抓住了杨靖宇,结果都被他逃脱,这一次击毙,甚至有点让他们不敢相信。
杨靖宇倒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一动不动,敌人才敢慢慢靠近,直到走近后,他们才相信,但是他们又害怕别人不相信,于是又找来了一块门板,把杨靖宇的尸体依靠到门板上立起来,并拍了照。

据说在东北的日本人得知他们最敬重的对手杨靖宇将军牺牲的时候,反而有点惋惜,他们本来希望能够活捉杨靖宇,再迫使其投降,这样更能瓦解东北抗日武装力量。
击毙杨靖宇的行为,无疑会更大程度上激怒中国人,掀起民众抗日的高潮,所以,对于这个结果,他们也不是很满意。
在杀害杨靖宇的行动中,赵廷喜虽然只是告密,却是最直接的凶手,也是立功最大的人,但是日本人却十分瞧不起他,只给他奖励了30元钱。
这个钱是当时的伪满洲圆,从当时的物价来看,一元钱能买一斤猪肉,这30元也就能买30斤猪肉,实在算不上多少钱。
然而赵廷喜得了这30元可是惹了大麻烦,尤其是保安村警察署的伪警察得知后十分气愤。
他们生气的是赵廷喜有了杨靖宇的消息没有报告给他们,反而是直接向日本人汇报,而且,他们也参与到“围剿”杨靖宇的行动中来,几次交手,他们也佩服杨靖宇,认为杨靖宇是个爷们,没有想到却被赵廷喜这个小人给出卖了,虽然他们明面上不说,但是却故意来找他的茬。
他们找上门来说:“你老赵有本事了,还能直接向日本人搭上话,这次发了大财,别独吞了,给咱们打点酒喝。”
赵廷喜自知理亏,更不敢得罪这些伪警察,因此去买了好酒好菜来招待他们。

可是这些伪警察几杯酒下肚后,直接开始指桑骂槐地骂赵廷喜,喝完酒还要羞辱他一番。
一顿酒过后没两天,他们就像下馆子一样,又来到了赵廷喜家,让赵廷喜招待,不整硬菜还不行,这可把赵廷喜欺负坏了,以前伪警察也欺负村民,但是村民们抱成一团,伪警察也得注意自己的行为,但是自从赵廷喜出卖杨靖宇后,所有的村民都跟他划清界限。
就这样,几顿饭的功夫,不但把赵廷喜这30元的不义之财花光了,自己捡蘑菇砍柴的钱也搭上了。
赵廷喜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花光后,实在拿不出来了,这些伪警察还隔三差五把他叫到警察署,见面不是劈头盖脸一顿骂,就是拳打脚踢,警察署有什么脏活累活,全让他干。
其实相比于伪警察的欺负,赵廷喜还能忍受,最让他无法忍受的是村民的排挤,那些以前跟他一块上山捡蘑菇砍柴的村民自从杨靖宇将军牺牲后,就开始跟他断绝往来,上山也不带他去了,在村里走路见了面就向他脸上吐吐沫。
赵廷喜一看,自己在保安村实在是待不下去了,无奈之下只好远走他乡,因为没有什么手艺,也不敢跟人说自己的身份,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只能以乞讨为生。
在外面飘荡了六年,他完全成了乞丐模样,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到1945年底,日本投降后,日伪警察都被遣散,他决定偷偷摸摸回到老家。
害怕被老百姓发现,他也不敢回家,就到山上找了一处山洞躲了起来,当时正值捡蘑菇的季节,他就想着像以前一样,捡点蘑菇,一来可以自己吃,二来可以拿去卖钱,他想着,时间可以淡化人们的记忆,也许人们就不记得这件事了。
在连续捡了几天蘑菇后,见没有人发现,他开始壮着胆子到更远的地方捡蘑菇,却被同村的同行意外发现,直接将其扭送到军管会。

军管会的人听说抓来的是害死杨靖宇的叛徒,立马向上级报告,上级政府很快做出了给予赵廷喜死刑的判决,不久,赵廷喜就在人民群众的见证下被枪毙在杨靖宇将军的坟前。
一个中国人,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去出卖抗日英雄,他自己不会得到好下场,就是被枪毙后也会被后人唾弃。
在抗日战争中,我们装备不如人,我们训练不如人,我们战术不如人,在如此劣势之下,我们依然取得了抗战的胜利,是因为我们的人民中有千千万万个杨靖宇式的英雄,不害怕牺牲,与敌人战斗到最后。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4 01:58 , Processed in 0.00953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