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枉凝眉]并非单咏林黛玉,乃是钗黛二人的合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1 15:15: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枉凝眉]并非单咏林黛玉,乃是钗黛二人的合咏                                         2018-12-31 11:15                                                   
        《红楼梦》有十二支词曲,以与《金陵十二钗》一一相应。而对於[枉凝眉]一曲,许多人都解读为单咏林黛玉,但其实却未必如此。
首先,从“金陵十二钗”所占《红楼梦》十二支词曲的比重上看。一钗对应一曲,如果[枉凝眉]是单咏林黛玉。那么薛宝钗只占了半曲[终身误],而林黛玉占了一曲半,其他十钗每人各占一曲。这显然比较失衡,在《红楼梦》中,钗黛二人是并重的,不可能薛宝钗所占词曲的比重还不及其她十钗。

我们再来看[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这曲通篇都是以贾宝玉的口吻,一句宝钗一句黛玉,如此反复,以咏其与钗黛二人之间的感情的。再看[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须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枉凝眉]乃典型的女性化词牌名,李白有一首诗为《怨情》,即: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凝眉颦眉之意,枉白费。[枉凝眉]是以女子(钗黛)的口吻来叙述其情感之事的,与[终身误]是以贾宝玉的口吻来叙述其与钗黛二人的情感正好形成了呼应。如果[枉凝眉]是单咏林黛玉,就失去了薛宝钗与贾宝玉之间的呼应。再则“金陵十二钗”判词,钗黛两人合册。[终身误]钗黛合曲。而[枉凝眉]也没有单咏黛玉而不叙及宝钗之理。
首先,这首词曲是女子的闺怨词,并非以男子的口吻而写。再则,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阆苑仙葩美玉无瑕,是指钗黛二人的美貌,我们形容一位女子的美貌,即用“如花似玉”来形容。其实,这两句是互文,意思都一样,即可看成分指钗黛,也可视为合指钗黛二人。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是指黛玉与宝玉有缘无分。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须化?有奇缘,是指宝钗与宝玉有婚姻之实(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心事终须化,即指宝钗与宝玉的婚姻有名无实,宝玉人在这,心却不在这。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这两句也是互文,同义。都是指钗黛二人对贾宝玉的感情虚化落空之意。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很多人认为这一句,是指林黛玉以泪报恩的故事。如果硬把泪珠儿跟林黛玉的前世(绛珠仙草)联系在一起也容易落入窠臼。《金陵十二钗》中的十二位女子,皆是薄命女子,皆是悲剧。我们不能只看到林黛玉的悲剧,而忽视薛宝钗的悲剧。薛宝钗面对此有名无实的婚姻,其泪珠亦未必少流。

《红楼梦》中一直都是钗黛并重,而[枉凝眉]这首词曲,乃是表达了钗黛二人的闺怨之曲,而非是单咏林黛玉一人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1 05:33 , Processed in 0.00771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