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位在中国不受重视的中唐诗僧,为何却能风靡美国、日本?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27 21:42: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位在中国不受重视的中唐诗僧,为何却能风靡美国、日本?                                                         2019-06-27 09:55                    
                  提起寒山,很多人可能最先想到那个经典的对话。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曰:
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

但对寒山其人其诗,你了解多少呢?
寒山,中唐时期诗僧,大历年间隐于天台山,历经初、盛、中唐,他以极神秘的身世和隐逸经历,在国内外诗歌史上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寒山的诗在唐代反响并不大,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当时的选集选本里都没有寒山的诗,正史中没有记载,相关史料也很少找到一二事迹,作品如此,更不用说对寒山其人、其思想的研究了。由于种种原因,之后一段时间内也是很少有人关注,直到晚唐五代才有起色,近代以来更是愈来愈热,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寒山道,无人到。
若能行,称十号。
唐代诗歌中三字诗是很少的,寒山勇于探索,增减句数,将其诗写得惟妙惟肖,现存有六首。首先从形式上来看,这首诗体制小巧,三字一句,六字一联,语言简洁凝练而又有力量,将禅理与口语相结合,类似于格言警句,朗朗上口又意味深长,读起来犹如与先哲圣人对话,接受佛禅的洗礼。因为寒山的诗受佛道影响,不拘泥于格律和固定的形式,他经常和一些僧侣互相唱和,他与同时期的拾得经常有应和诗,谈玄说理无一不包,并将禅理禅趣融入广阔的社会生活,大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
其次从诗的内容上来看,这里的"道"也不是简简单单的道路,而是内心升华、想要妙悟的道;"十号"是一个佛教用语,指的是在人间成仙成道者,语言表面浅易却蕴含着禅机,看似随意却自然顺畅,据说他每有灵感,便将所思所想书于山林洞壁之间,于字里行间透露着他本人的处事哲学,运用俚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那个时代的语言特点。
客难寒山子,君诗无道理。
吾观乎古人,贫贱不为耻。

这首诗可谓是寒山的宣言,生动地展现了寒山的形象及日常处事的态度,他说别人读他的诗需要心中护净,当时有人嘲笑他的诗没有诗歌基本的要求,比如不遵守格律与平仄、四声八病等等,他认为自己的诗是合乎典雅的,不用劳烦郑氏、毛公注解,懂得人自然会明白。正因为放浪形骸,常常以批判的态度对待社会,便招致很多人不满,他却不以为意。这突然使我想起了唐伯虎,他也有一些通俗的诗,在诗中直言,尽管别人嘲笑他疯疯癫癫,举止奇异,他却毫不在意,以此回应不认可他行为的人。古今中外那些因为异于常人的行为与思想,而遭遇世间很多不理解的人,大抵也有这种共通的感觉。
有关寒山的研究在海外余热不断,影响经久不衰,最明显的就是日本了。如日本著名小说家欧森外,美国著名作家凯鲁亚克等都受其影响,他们或从结构、形式上模仿寒山的诗,或从思维方式上了解寒山思想的深邃。由于寒山诗在内容、风格和思想情趣方面的特殊性,有很多寒山的诗歌译本和著作,如英、法、德、比、荷译本,掀起一股热潮,这也与传入国家人们反抗权威、特立独行的写照,二战时期,他们迷失,他们找寻,他们求创新,他们又屈从,不知何去何从,也许寒山的诗给了他们一些抚慰。尤其近百年来,寒山诗在日本的影响更大了,无论在官方还是民众中都有很大反响,不断有注释、解读、出版、翻译,人们透过寒山的诗来了解中国字、中国文化,些些富有禅理的诗也启发着日本民众。

从寒山其诗来看,寒山诗通俗易懂,有"大白话"的文字,说教劝诫诗占据了很大篇幅,仿佛现身说法。其中佛禅诗最多,占了一半,这与他一生的经历密切相关,他在诗中有意无意地描写日常参悟的过程,阐发佛理禅性,表明心迹,使我们洞见他的精神境界。在这些诗中,有时候显得玄之又玄,就像日本文化中的玄妙之义,透露着一种不入世俗的隐逸之情。
历代都有人对寒山诗有过拟做,苏东坡、黄庭坚等都对寒山诗拟过;王安石也曾拟过二十多首诗,可谓深得其味,其中包括方方面面,包括读书、交友、为人处世的态度等等;陆游、朱熹都有拟做,对他推崇备至。在白话文运动兴起时,学界胡适便重视寒山诗中的通俗意味,此后的学者也开始深入寒山诗的研究,有生平考证、诗集刻本流传等等,愈来愈热。尽管寒山的诗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历程,在当时遭遇了不公正待遇,但近些年来对其人其诗的研究愈来愈热,对各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形成一股特殊的"寒山现象"。
本文诗句选自钱学烈《寒山拾得诗校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2 02:36 , Processed in 0.00776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