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和尼克松落难时,毛主席是怎么做的?全世界见证伟人的气度 2023-08-29 20:05 发布于:广东省
1953年,在苏联尚未到来的春日里,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逝世。 四十年后,纽约的春日却已绽放在四月的暖风里,美国的第三十七任总统尼克松也长眠于此。 这两位曾在世界历史的书页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伟人,一个苏联,一个美国,却都因为同一个人而产生了关联,那便是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中、美、苏三国之间纠葛不断,领袖们的个人交集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不论是斯大林还是尼克松,都曾有过“落难”的时刻。 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对其进行猛烈批判,尼克松更是因为水门事件辞去了总统之位。 但面对“失势”的二人,毛泽东的反应十分耐人寻味。 斯大林被批,他却说:“赫鲁晓夫虽然揭了盖子,破除了迷信,但也捅了娄子。” 尼克松下台,他却在1976年再次邀请他来华。 毛泽东究竟为何要这么做?他与斯大林以及尼克松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爱恨情仇”:毛泽东与二人纠葛过往 说起毛泽东与斯大林的渊源,或许要追溯至新中国成立之前。 彼时,革命尚未胜利,中国国内仍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国共两党交战,各种主义齐鸣。 然而,不远处的莫斯科却早已用一声枪响,吹来了马克思主义的春风。 对于当时的毛泽东来说,阅读与翻译斯大林的著作,是人生的幸事与乐事之一。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还曾向斯大林表示了感谢。 他说,斯大林是“救星”,他给中国人送来了足以改变世界的“武器”。这武器并非枪炮,而是马列主义。 建国初年,毛泽东甚至亲自致电斯大林,还在电话中诚恳地表示:“中共中央热烈地希望得到您的允许,在北京将《斯大林全集》翻译为中文。” 随后,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这套十三卷的鸿篇巨制便问世了。 (毛泽东与斯大林) 作为两国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与尼克松在互相试探之间,同样有惺惺相惜的情分。 早在1970年,毛泽东便邀请美国记者斯诺登上天门城楼,通过他向远在大洋彼岸的尼克松释放出了和平交流的信号。 他甚至表示,不管尼克松是作为一个旅行者来,还是作为美国总统来,中国都会表示热烈的欢迎。 (毛泽东与斯诺在天安门城楼上) 毛泽东幽默地说:“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我相信不会同尼克松吵架。” 在另一边,接受到信号的尼克松也开始着手研究毛泽东这位“老对手”。他不仅读了英文版的《毛泽东选集》,还观看了意大利电影人为中国拍摄的纪录片。 就连曾在法国当过文化部长的马尔罗也被邀请到了白宫,向尼克松描述当年自己会见毛泽东的场景。 在这样的重重准备之下,尼克松终于在1972年来到了中国,正式与毛泽东相见。由此,中美两国结束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对峙,关系逐渐开始走向正常化。 由此可见,不论是盟友,抑或是对手,作为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几位国家领导人,尽管时代不同,他们几人间也必然会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毛泽东与尼克松会面) 然而,人生起落乃是常事,纵然是伟人也不能例外,斯大林与尼克松都曾经历过这样的“落难时刻”。 他们二人,一个在死后受到清算,一个在任上遭遇危机,而面对这一切,毛泽东的两次举动却都令人感到暖心,无不彰显着大国领导人的风范与气度,得到了世界人民的称赞。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1956年,这一年,苏共二十大召开。 ——也正是在这一次会议上,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横空出世,斯大林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批判。 二、雪中送炭:毛泽东评价斯大林 莫斯科的二月依旧是寒风凛冽,春日的信号久久不曾到来,屋外风雪不停,此刻屋内的氛围也是一片死寂。 偌大的礼堂里,只有赫鲁晓夫一人的声音在回荡,他正在宣读一份对前领袖斯大林的“判决书”——《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赫鲁晓夫说出的每一个字,都犹如刀尖一般划在人们的心上。更像是一颗重磅炸弹,不仅摧毁了克林姆林宫内所秉持多年的信仰。 更是在所有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中引发了震动。炸弹的余波漂洋过海,就连西方国家也不得不为之侧目。 在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中,他几乎以全盘否定的姿态指责了斯大林过去所做的一切。 他指出,斯大林独断专行,在党内党外大搞个人崇拜,不仅在国内错误镇压了许多共产主义者,更在国际关系上肆意妄为,凭借个人喜好将南斯拉夫开除出共产情报局。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批判斯大林) 秘密报告一出,举世哗然,消息很快也传到了中国,传入了毛泽东的耳朵里。 彼时,距离斯大林过世,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 面对这位与中国有着复杂“爱恨情仇”的老共产党人,毛泽东显得尤为镇静,他几乎不曾犹豫,就做出了决定: 绝不跟随赫鲁晓夫的脚步“落井下石”,而是一如既往,主张客观公正地评价斯大林。 就在苏共二十一个月后,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亲自主持召开书记处会议。 这是一次围绕秘密报告而开展的特殊会议。 在会上,毛泽东斩钉截铁地说: “赫鲁晓夫虽然揭了盖子,破除了迷信,但也捅了娄子,他作的这个秘密报告,无论在内容上或方法上,都有严重错误。” 赫鲁晓夫只看见了斯大林是苏联的前领导人,可毛泽东却清楚地意识到,他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便斯大林已经去世,但对于他的评价依然与共产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范围里的发展密不可分。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 对于斯大林的错误,毛泽东从不为其掩饰,而是提出了要有选择性地分析原因。 所谓错误,在毛泽东看来,是一样不可避免的东西,因为说到底,共产主义是一条从未有人涉足过的险途。 毛泽东说:“斯大林犯过严重错误,但他有伟大功绩。他在某些方面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但他仍然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面对苏联政府的步步紧逼,毛泽东也丝毫没有退让。 当年四月,米高扬率领苏联代表团来到北京。 在这次会面中,毛泽东直言不讳,说出苏联现在对斯大林的评价存在着问题。他再一次极为明确地提出,斯大林功大于过。 (米高扬) 为了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论十大关系》应运而生。 在这场著名的讲话中,毛泽东深化了斯大林功大于过的观点,更明确地提出了“三七分”的概念。而对于苏联现如今对斯大林的评价现状,毛泽东甚至毫不留情地进行了嘲讽与纠正。 他说:“苏联过去把斯大林捧得一万丈高的人,现在一下子把他贬到地下九千丈。” 短短一句话,便道尽了人心流转,世态炎凉。 主张一味贬低斯大林的人,往往各怀心思,为了自己的利益,既可以黑白不分,也可以信口开河。 而毛泽东评价斯大林,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之上,他心中所思所想,不是个人的喜好与得失,而是万千黎民的生活,更是国际共产主义的漫漫长路。 (毛泽东宣读《论十大关系》) 那一年的劳动节,天安门广场一如往年般热闹喧腾,而在人民的欢呼声之中,四幅巨大的画像渐渐竖起: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 而彼时的苏联,却在苏共二十大之后,便不再悬挂斯大林的画像。就连国际之上,反对斯大林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唯有毛泽东不卑不亢,坚持着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据说,面对偶有的反对之声,毛泽东曾明确地表示,中国不挂斯大林像不行。 理由也十分简单,因为如果不挂斯大林像,中国的人民不会满意。 而在那一年的年末,党的八届二中全会如约召开,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两把刀子”论。 他说,苏联有两把刀子,一把是列宁,一把是斯大林,可现在苏联人却要将斯大林这把刀子完全丢弃。 毛泽东强调,一旦这把刀子丢了,帝国主义就会拿起这把刀子,反过来杀害苏联。 在他看来,保护斯大林,应当与批判斯大林同样重要。 (天安门广场的斯大林像) 多年后,历史车轮滚滚前进,毛泽东在斯大林“落难”后作出的选择,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而促使他做出正确判断的,不仅是长远的眼光,更是个人高尚的品格。时至今日,苏共二十二大前的一幕,依然令人动容。 那是1961年的金秋十月,周恩来前往莫斯科的飞机落地,第二天一早,他便带着毛泽东的指示,前往斯大林的墓前,敬献花圈。 那花圈上,赫然写着这样一行字——“献给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同志”。 对斯大林是如此,即便对尼克松这样的“老对手”,毛泽东也依然不改其本色。 时间来到二十年后,一场闹得沸沸扬扬的水门事件,却反而使得尼克松这位下了台的美国总统,再次来到了中国。 (斯大林墓碑) 三、绝渡逢舟:1976年尼克松访华 1974年8月,美国加尼福利亚州的夏日一如既往的炎热,一个中年男人有些颓然的坐在沙发上,一声不吭。看着他如今落寞的模样,很难让人联想到,就在几个月前,他还是坐在白宫中的美国总统。 这个男人,就是美国的第三十七任总统尼克松。 两年前,一场震惊世界的水门事件爆发。 几个年轻男子在华盛顿水门大厦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安装窃听器时当场被捕,而其中一位,恰恰是尼克松竞选班子的成员。 尽管尼克松在下一次的总统选举中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也一直否认自己参与了水门事件的策划,但依然面临着被弹劾的危险。 不得已之下,他选择了自己辞职,离开白宫,回到加尼福利亚。 (尼克松辞职) 正当他在家中沉思之时,却意外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的电报,电报的落款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周恩来。 在电报中,周恩来表达了对他的关心,还邀请他有空再次来到中国访问。 更令他想不到的是,两个月后,他接到了“老对手”毛泽东的电话。 当因为静脉炎而躺在病床上的尼克松听到毛泽东的声音时,他的心中百感交集,除了感慨之外,更多的是感动与温暖。 通过翻译,毛泽东告诉尼克松,他依然认为尼克松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与周恩来一样,毛泽东还说,中国在任何时候都欢迎尼克松来访。 对于“落难”后的尼克松,毛泽东不仅没有加以嘲讽,反而给予了一如既往的尊重。 在他的盛情邀请下,尼克松的女儿朱莉与女婿戴维先一步来到中国,见到了毛泽东。 (尼克松女儿女婿访华) 一见面,他们便热络地攀谈起来。 毛泽东询问朱莉,尼克松的腿伤是否已经痊愈,他还幽默的表示:“好好保养他的腿,他说过还要爬长城呢。把这个话转告给总统先生。” 戴维有意提醒:“他已经不是总统了。” 不料,毛泽东却有些“倔强”的表示:“我乐意这么叫他。” 短短几句话,让现场的气氛顿时松弛下来。毛泽东还对朱莉说,要她现在就给她的父亲写信,告诉尼克松,说自己非常的思念他。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毛泽东的坚持下,尼克松终于在1976年再一次来到了中国。 令他惊讶的是,中国依然以接待总统的礼仪热烈欢迎着他,就连他所下榻的18号国宾馆,都与四年前一模一样。 如此种种,不难令他心生暖意。 而此时,病榻中的毛泽东已十分虚弱。 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着,与尼克松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会谈。 多年后,尼克松在回忆起这次特殊的会面时,详细描述了毛泽东的种种形态。 他说,当时毛泽东的健康状态已经恶化,但是这并不能影响他思维的敏捷度。 在尼克松看来,他所说的一切,毛泽东都能领会,遇到翻译不能理解的地方,毛泽东会还会如同以前一样,抓起笔,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论点。 而看到这一切的尼克松,内心是酸楚的。 他说:“看到他的这种情况,我感到十分难受,无论别人怎样看待他,谁也不能否认他已战斗到最后一刻。” 会谈途中,毛泽东还以酒代茶,向尼克松致意。 此种非凡的风度与尊重,久久留在尼克松心中,哪怕过了许多年,也始终令他无法忘怀。而在会晤结束的时候,毛泽东还坚持亲自送别尼克松。 就如同斯大林墓碑前的那束鲜花一般,毛泽东与尼克松这一别,也足以被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毛泽东的秘书搀扶着他从椅子上站起来,陪同他送别尼克松至门口。 然而,当闪光灯亮起,毛泽东却在那一刻坚定的推开了秘书,努力挺直腰板,站定在尼克松身边,郑重的同他告别。 要知道,当时的尼克松已经不是美国总统,但在毛泽东看来,他仍然是需要以礼相待的朋友,值得被尊重。 两人的一握手,也被相机永远的留存了下来。 (尼克松与毛泽东握手) 这一握,既是大国的风采,也是毛泽东个人不朽的魅力。 从斯大林到尼克松,这两个同样伟大政治家的起落沉浮,恰恰也见证了毛泽东从壮年走向老年的峥嵘岁月。 时光易改变,但伟人的心胸与情怀却始终如一。 常言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毛泽东的每一个举动,正是以高尚的品格,为中国人骨子里的纯善,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