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玉石雕刻:神奇的“微雕”技艺,堪称绝技!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00:12: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玉石雕刻:神奇的“微雕”技艺,堪称绝技!                                                         2020-07-20 17:28                    

  微雕,即微型雕刻。我国的传统雕刻技术种类繁多,微型雕刻是其中最精致的一种。它使用独特的雕刻技术雕刻出象牙,玉,贝壳,竹子和木头等材料的细微部分。这是一种超视觉艺术,以刀代笔,结合了书法,绘画和雕刻于一体。通常是指微细的圆雕,浮雕和透雕等。

因为在微雕过程中肉眼看不见,所以是通过感觉来运刀的,是靠经验来完成的。因此,人们称微雕为“神刻意雕”,被称之为“绝技”。
微型雕刻艺术在中国历史悠久。早在殷商时期,龟壳骨骼上就刻有的微小图案和字符,无论是刀法、字体、技艺还是布局都可以称为最早的微型雕刻作品。

唐代,元代,明代和清代的微型雕刻大师很多,他们的作品流传至今,其艺术风格也各不相同。
自明朝以来,核雕变得越来越流行。随着经济的发展,核雕由最开始的驱邪祥符变为把玩之物。当时,文人墨客和宫廷贵族将其与珍珠,黄金和玉器挂在一起,作为装饰摆件和扇形吊坠挂在身上,以展现自己的特殊身份。

我们大多数人知道或了微型雕刻,可能来自初中教科书中的一篇文章:《核舟记》,其中谈到了明代微型雕刻大师王叔远,可以在一寸大的油橄榄核上雕出苏轼赤壁泛舟图。
微雕的材料有很多,古时的核雕、贝壳雕、象牙雕刻,以及黄金、白玉、印石等。
象牙微雕

象牙微雕艺术在中国由来已久,至迟在宋代已经出现,当时已有高不盈寸的立体微雕。从清代起象牙微型雕开始繁盛,并涌现出许多微雕名家,其中以被收藏界称为“南于北吴”的于硕和吴南愚最著名。
核雕

核雕是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的工艺品。可以称得上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工艺品。
贝壳微雕

贝壳雕刻是指在贝壳上进行的雕刻或其他艺术处理,通常也指贝壳雕刻制成的雕塑工艺品。中国贝壳雕刻主要在青岛,大连,北海,连云港以及广东和湖北。
玉石微雕

玉石微雕的历史相当久远。史前玉器上的微雕是中国早期的微雕形态,夏商周三代出土的玉微雕表现出古人已初步掌握了微雕技艺。玉雕工艺在明末、清、民国时期达到全盛,微雕种类增多,技艺更加精微,名家不断涌现。
微雕之美,美在平方英寸之间,即有千里之势。所谓的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正如庄子所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9 00:30 , Processed in 0.01058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