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左宗棠和李鸿章孰高孰低?若让左宗棠掌北洋海军,甲午还会败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23 00:52: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左宗棠和李鸿章孰高孰低?若让左宗棠掌北洋海军,甲午还会败吗?                                                         2020-09-23 01:30                    
                          倘若将北洋海军交由左宗棠指挥的话,即便也未必能够在甲午之战挫败日本,但至少也有六成以上的成功率。
李鸿章做官是为己,左宗棠做官是为国。
为何人人皆说“宰相合肥天下瘦”,却不说左宗棠?不过是李相屁股不干净而已。
论做官,左不如李。
可若论家国情怀,十李不如一左。
论战略格局,李鸿章也不如左宗棠。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朝内部掀起了所谓“塞防与海防之争”,这是左、李二人之间的一次争锋。
很多人因此将左宗棠放到塞防之上的同时,又将他放到了海防的对立面,认为左氏只重塞防而不重海防。
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左宗棠从来都是塞防与海防并重,从来没有过只重塞防而不重海防的时候。
若论海防,左宗棠也是是开清朝海防一派的鼻祖之一,并不在李鸿章之下。
1866年,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只比李鸿章所创办的江南制造局晚了一年而已。
1866年,左宗棠又创办了近代第一所海军院校,比李鸿章创办的天津水师学堂早了14年之久。
李鸿章为何到了1880年才创办天津水师学堂?因为他是从这时候开始才真正重视海防和海军人才的培养。
这种战略格局和眼光和左宗棠一比,孰高孰低,一眼便知。

李鸿章也并不像左宗棠一样“塞海并重”,而是仅重海防,而几乎置左宗棠据理力争的塞防于不顾。
他为了将所有财力转移到海防,辩称“东南海疆万里,一国生事,各国勾煽,一旦生衅,兵连祸结,防不胜防”。
单看这句话自然没有错,可他为了反驳左宗棠的塞防,又说“徒收数千里之旷地,而增千百年之漏卮”。
徒收数千里之旷地,而增千百年之漏卮?
李鸿章之所以能够说出这句话,就在于他只为做官,而不为国事绸缪了。
左宗棠气得反驳:“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利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宴然!”
你只知道退,你退一步,别人进一步;你退一丈,别人进一丈,岂不是要将所有地盘拱手予人?
虽然李鸿章自知理亏,可是为了能够保证自己的地位不会受到左宗棠的威胁,他还是卯足了劲使绊子。
左宗棠后来无奈之下才让胡雪岩找华商及洋商借钱筹足了军费之后出兵,从而一举收复了失地。
毕竟李鸿章太会做官,所以深得慈禧的宠信。
左宗棠却因性格执拗而不得慈禧欢心,左宗棠收复失地之后,虽然因功而入军机,可不久之后便被外放两江总督。

李鸿章也在慈禧的点头之下创立了海军衙门,虽然奕譞总理海军衙门,可实际事务却由李鸿章掌控。
李鸿章筹办海军衙门的同时也在着手创办海军,北洋海军到了1888年也正式成立。
北洋海军应该说是倾注了李鸿章无数的心血和精力,当然更重要的是花费了无数的财力、人力和物力。
北洋海军也被誉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八”,可想而知当时李鸿章对此有多骄傲。
北洋海军也是继淮军之后,李鸿章亲手打造的军队,让他在政治上又多了几分话语权。
从淮军到北洋海军,李鸿章的政治地位实际上一直与军队挂钩。
只要淮军和北洋海军还在李鸿章手上,除了慈禧之外,几乎就没人能够威胁得了李鸿章。
可是到了1894年,这两样都没了。
淮军,输了陆战。
北洋海军,输了海战。

李鸿章当时为何避而不战?实际上他就是怕一战过后,淮军和北洋海军会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
而淮军和北洋海军一旦遭受了难以估量的损失,随之而来的就必然是他政治地位的下沉。
他当时甚至还在一心想着如何给慈禧庆寿,因为在他看来,给慈禧庆寿绝对远比甲午之战重要。
李鸿章的一切权力皆来源于慈禧,只有让慈禧开心了,他才能开心。
所以,他当时一来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二来也是不想分散为慈禧庆寿的精力,才做出了让北洋舰队撤入威海卫这一糊涂决定。
而且,李鸿章也丝毫不敢得罪日本。
倘若将李鸿章换成左宗棠,让左宗棠执掌北洋海军的话,甲午之战和北洋海军的结局必不至此。
  

论军事才华,左宗棠高于李鸿章。
李鸿章虽然依靠淮军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脱颖而出,可是他能够脱颖而出实际上完全是曾国藩为他让出一头之地。
没有曾国藩的提携和帮助,李鸿章根本起不来。
李鸿章之所以能够崛起,九成以上是踩在曾国藩的肩膀之上。
所以,梁启超才会说“故有曾国藩,然后有李鸿章”。
左宗棠虽说也曾在曾国藩幕下,也曾得过曾国藩的帮助,可他又不像李鸿章那样一直寄于曾国藩之下。
他一创立了楚军之后,就基本上脱离了曾国藩。
然而李鸿章即便创立了淮军,却还一直处于曾国藩庇护之下。
论军事经验的积累,李鸿章实不如左宗棠,这或许也是他军事能力不如左的原因之一。

而且人人皆说“宰相合肥天下瘦”,左宗棠却是两袖清风,让他执掌北洋海军不会如李鸿章一样肥私而无意更新装备。
更重要的是左宗棠远比李鸿章要有骨气,也更敢打,也更会打。
至少绝不可能会做出让北洋海军撤回威海卫让人包饺子这样的错误决定,更不会为了给慈禧庆寿而忽视甲午。
即便左宗棠最后输了,那也一定是最体面的输!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2 10:24 , Processed in 0.00770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