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儒家经典《大学》十名言,影响千年意深远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07:20: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儒家经典《大学》十名言,影响千年意深远                                                                   2025-04-07 04:07                                        

发布于:山西省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意】大 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 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 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意】古 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 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 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 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大意】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大意】作为君主,就要达到仁爱;作为臣下,就要达到恭敬;作为儿子,就要达到孝顺;作为父亲,就要达到慈爱;与国民交往,就要达到诚信。
5、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大意】后代君子尊敬所应尊敬的贤人,亲近所应亲近的亲族,普通一般人享受所得到快乐,利用所得到的利益,所以才终生不忘记前代圣王。
6、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盖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 即凡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 格,此谓知之至也。
【大意】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 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 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 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 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7、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意】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8、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大意】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9、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大意】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所以,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10、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矩之道也。
【大意】之所队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
大家口中常说的“柏拉图式恋爱”到底是什么?

我们常常会听到:

你这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吧?


柏拉图

可你是否真的了解“柏拉图式恋爱”?

我们随着哲学界最美声音书杰

共赴一场古人恋爱之旅:

柏拉图的《会饮篇》中有一个关于爱情的辩论

会饮篇

一人说,爱神卡洛斯就代表爱情
由混沌中诞生的爱神卡洛斯是宙斯与爱与美之神的儿子,是欲望的化身。卡洛斯是爱情与欲望的统一体,那么爱情里一定是带有欲望的。
另一人说,阴阳人能代表爱情
从前世界有三种人:男人、女人、阴阳人。所有人都是圆球,生有两幅面孔,两对眼睛,两对耳朵,两个鼻子两张嘴,身上长着四只手四只脚,走路的时候可以上下左右摇摆,前后游移。但是宙斯将三种人都一分为二,以削弱他们的力量。

四脚兽

凡是男人、女人被截开的都变成了同性恋者,而阴阳人被截开的变成了异性恋者。他们思恋着对方,渴望再次聚合。当他们相遇,就会发生爱情,但他们只能彼此相爱,不能融合在一起。
人生来是不完善的,而渴望完善、渴望灵魂的交流,渴望与旗鼓相当的同类进行互补,而这就是爱。
第三个人却反驳说:
卡洛斯是娇嫩的。不在地上行走,也不在头脑上行走,却在最柔软的心上行走,而且只在心态软的人心上行走,所以有爱的人总是心肠太软。
但是爱神并不娇气,而是正义、勇敢、智慧、尽善尽美的

苏格拉底

最终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道出对爱情的理解
爱不是尽善尽美,爱神卡洛斯的性格和命运取决于的基因遗传。爱神是富翁与女乞丐的后代。由于母亲是乞丐,爱神是粗俗和贫乏的,卑微和低劣的,但由于父亲是富翁,爱神又是智慧和勇敢的,强壮和富有才华的。
所以爱神是两个极端特性的综合体,既不漂亮也不丑陋。它本身就有所欠缺,所以才会去爱。
得到幸福是去爱一个人的终极目标。
但幸福往往是短暂的,人们渴望永恒,但生命有限。于是人们通过生育获得永恒,这是隐藏在爱情下的真实动机。
人们歌颂爱,是为了给永久占有幸福寻求理由。

永恒

为了永恒的幸福,人类渴望繁衍和生育,生育有肉体和心灵两种。肉体的生育会产生官能世界的物体。心灵的生育是一种精神与文化的生育,它可以创作诗歌、谱写音乐。相对于生理繁衍,精神繁衍对人类更高尚且更有意义。
在柏拉图看来通过心灵对另一半的寻找,对美的终极触达,和对方有着精神的契合后,再进行身体的交构和受孕,这样的爱情是灵与肉的结合,是对美的向往,通往最终的善的道路。如果按照当今人们的理解,仅仅把柏拉图式恋爱简化为精神恋爱,没有肉体关系的爱情,这是粗暴的扭曲。

柏拉图式的恋爱观念就是更崇尚精神上的爱慕,但绝对不排斥肉体的愉悦,和对方在灵魂共舞后,才能达到灵与肉的真正融合,触达到美。柏拉图式的爱情超越一切。实际上柏拉图的一生没有恋爱,既没有爱上姑娘,也没有爱上男子,当然更没有结婚。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3 16:44 , Processed in 0.01055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