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被敌军围捕,写下毛泽东由此上山,为何敌军看后停止追击? 2023-09-01 14:45
1960年,二战中立下赫赫威名的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到访中国。 这位久经沙场的世界名将,甫一见到毛主席就表达了敬仰之情,称赞“三大战役”是最伟大的战役之一。 毛主席听了他的话,却笑着摆摆手说,“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 蒙哥马利和毛主席 的确,论战争规模,自然是“三大战役”气势宏大。 但“四渡赤水”却将毛主席高超的指挥艺术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从此“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传遍天下! 其实,毛主席在数十年革命生涯中,还指挥过比红军“四渡赤水”形势更加惊险的战斗。 那是在1947年,毛主席率中央机关700余人牵着数万国民党军在陕北辗转周旋,几经历险,而又堪堪化险为夷。 最危急时,敌人追兵衔尾紧随,人喊马嘶清晰可闻。 毛主席却从容不迫,巧摆空城计,七个大字吓阻万余敌军,目送我军安然离开。 毛主席 那么毛主席写下的七个字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带领中共中央解放军在一次次围剿中转危为安的呢? 要想弄清楚这一切,还得从蒋介石图谋占领延安开始说起。 胡宗南:三日内拿下延安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国共双方展开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 就在人们以为,从此可以过上和平生活时,1946年7月,蒋介石却单方面撕毁协议,向解放区发起了进攻。 蒋介石敢这么干是有底气的。 第一,抗战刚刚胜利,他的身上还笼罩着耀眼的“民族英雄”光环,在国统区号召力空前。 第二,国统区占据全国75%的地盘,控制着所有重工业命脉,外加美国的全力资助,经济实力与解放区相比有着绝对优势。 第三,国民党430万人马中,美械部队占了一半,解决中共120万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自然不在话下。 蒋介石 然而,事实却狠狠地打了蒋介石的脸。 从1946年7月到1947年的2月,8个月的时间里,大小160场战斗,解放区不但没有被消灭,“国军”反而损失71万人马,士气一落千丈。 丢面子事小,蒋介石更担心解放区的发展壮大。 于是,他厉兵秣马,准备发动更大的进攻。 这次,蒋介石不再全面进攻,他调集90个旅70万兵力,准备先集中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而后再各个击破其他解放区。 革命圣地延安,作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也是陕甘宁根据地红色首都,一直以来都被蒋介石视为两军“对垒”的必争之地。 那该派谁去攻打延安呢? 思来想去,蒋介石最终决定让爱将胡宗南上。 胡宗南 胡宗南是谁?他深得老蒋信任,节制陕甘青宁一带兵马,号称“西北王”。 抗战期间,胡宗南统辖的西北驻军,并没有与日寇大规模作战,保存了较强的实力。 可谓兵强马壮,是当时国民党军队最大的战略预备队。 于是,蒋介石召见胡宗南,要他带兵攻占延安,务必“犁庭扫穴,切实攻占”,“摧毁匪方党、政、军神经中枢,动摇其军心,瓦解其意志,削弱其国际地位”。 蒋介石盘算,以胡宗南部的30万人马,对延安的2万多共军,绝对是稳操胜券的事情。 胡宗南也是这么想的。 在他的计划中,只要调甘肃邓宝珊部进驻榆林,锁死延安北面,再以宁夏马鸿逵、青海马步芳部把守延安东面。 自己则率领麾下15个旅20万余人马从南面发起进攻,占领区区延安简直犹如探囊取物一般。 蒋介石和胡宗南 于是,信心满满的胡宗南,向蒋介石呈报作战方案时,拍着胸脯打包票, “三日内拿下延安,三个月内聚歼共军主力于延安及其以北地区,结束西北战事!” 毛主席: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面对来势汹汹的国民党军队,一时间延安军民同仇敌忾,积极备战,决心誓死保卫根据地。 得知消息的其他解放区也纷纷来电,请求增援延安,喊出了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口号。 不料,深思熟虑的毛主席却作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主动撤离延安。 面对大家的不解和疑惑,毛主席耐心解释, 蒋介石得到延安,非但没有什么好处,反而要投入兵力占领,安排人力管理,等于背上了一个包袱。 同时,在国内和国际舆论上,也会因为蒋介石挑起内战而失去人心。 相反,我们放下了包袱,可以轻装上阵,发挥灵活机动优势,在机动作战中消灭敌人。 这就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退出延安是为了打到西安,我们要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毛主席 顿了一下,毛主席接着说,我们撤离延安,并不是放弃延安。 胡宗南的几十万大军,装备精良,人多势众,就像粗谷子一样,不能硬拼。 我们要把他们牵进陕北的大山,在那里磨一磨碾一碾,去了硬壳,磨成小米,就容易吃下去了。 听了毛主席的话,原本有些沮丧的将领们,渐渐昂起了头,眼睛里也有了亮光。 见此,毛主席趁热打铁,高声说道, “一年,最多是两年,人民军队就能重新收复延安,我们一定还会回来的!” 统一了思想,整个延安迅速按照毛主席的方针行动了起来,进入了作战状态。 毛主席 要对付数十万强敌,首要的就是集中作战指挥。 于是,中央将陕甘宁边区的所有部队,无论野战军还是地方部队,统统整编为西北野战兵团,交给彭德怀指挥。 兵团成立了,彭德怀立即作出部署,指挥部队做好阻击胡宗南进攻的准备,给党中央、中央军委和群众撤退争取时间。 同时,延安军民开始有条不紊收拾物品,整理行装,甚至将房间和院子都打扫干净,才从容撤离,留下一座空城“迎接”胡宗南。 胡宗南 蒋介石:去延安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 1947年2月下旬,胡宗南指挥刘戡的整编第29军率先向延安发起试探性进攻。 早有准备的西北野战兵团,抓住敌第48旅孤军冒进的破绽,一下子消灭了他2000多人。 在蒋介石的再三催促下,3月11日,胡宗南指挥20余万人马缓缓压上,开始了全面进攻。 只有2.6万人的西北野战兵团,冒着国民党飞机的狂轰滥炸。 面对十倍于己的第1军、整编第29军,巧妙利用地形展开阻击,等中央机关和根据地政府、群众平安撤退后,才徐徐退出战斗。 3月19日,胡宗南占领了空城延安。 但在给蒋介石的战报中,却吹嘘与共军“激战7昼夜”,且“俘虏敌五万余人,缴获武器弹药无数”。 蒋介石信以为真,按捺不住心中狂喜,急令派出中央社记者,大肆宣传报道国军的“辉煌战绩”。 得知消息的胡宗南,知道牛皮吹大了,刚刚荣获青天白日勋章的喜悦也一扫而空。 “哪里去找俘虏和缴获武器呀!” 胡宗南手下的作战参谋,打仗不行,应付上峰却很有一套。 先是派人搭起了十几座空壳战俘营,再跑到周边村子抓了几百个老百姓,接着又精心挑选的1000多个国军士兵,统统送进“战俘速成班”集中培训。 几天下来,“战俘们”死记硬背了八九不离十,“战俘营”算是有模有样了。 接下来,该展示“缴获的共军武器”了。 一时间,胡宗南的司令部到处搜集汉阳造的枪支,就连日军投降时留下的武器也不放过,一律拿来冒充战场缴获。 枪支数量太少,胡宗南下令,延安周边地方民团的武器,每天必须送到“共军武器”陈列室,用来应付记者;晚上再领回去,防止共军袭扰。 拿了红包的记者们,自然对这些破绽视而不见。 短短几天,“陕北大捷”“国军浴血奋战,光复延安”…… 一篇篇花团锦簇的战地新闻见报了,看得蒋介石心花怒放,当即要亲自到延安看一看。 得知蒋介石要来延安视察,胡宗南又把城里城外折腾得一阵鸡飞狗跳。 8月7日,美龄号专机降落延安机场土跑道上,踌躇满志的蒋介石出现在迎接队伍面前。 为了让欢迎仪式更加热闹,胡宗南专门安排数百群众高唱赞歌迎接蒋委员长。 不学无术的胡司令,精挑细选下,居然把延安最流行的《东方红》当做了迎宾曲。 虽然宣传人员给《东方红》改了词,但蒋介石端坐高头大马,精神抖擞,一边听着人群高唱“东方红,太阳升”,一边面带微笑,频频挥手致意。 这画面还是让人感觉怪异而滑稽。 显然,蒋介石压根没听过这首歌,但那些陪同视察的南京大员们,却听得冷汗直流,一个个表情肃穆、闭口不言。 闹剧过后,蒋委员长在延安城召开了军事会议,告诉胡宗南“不必稳扎稳打,要急进猛打,达到出乎共军意料的奇效”,“8月底定须肃清”。 心里发虚的胡宗南,不敢反驳,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蒋介石摆出胜利者的姿态,一定要到毛主席的住处看一看。 在向导的指引下,蒋介石看到了毛主席所住的破旧窑洞,掉了漆的木桌,桌上的旧煤油灯,门前吱吱呀呀的纺车,还有朱德、周恩来亲自耕种的田地等等…… 渐渐地,蒋介石沉默了。 或许,他在感慨,占尽天时地利的自己,为什么无法战胜生活条件如此艰苦的共产党? 接着,蒋介石又来到了抗大学校,他看着灰蒙蒙的窑洞教室,摸着簌簌掉渣的自制黑板,转头问道, “若论条件,我黄埔军校和中央军校不知道比这里强多少倍,可是会打仗的人反倒越来越少,你们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随从面面相觑,一个个哑口无言。 蒋介石没了参观的兴致,匆匆结束了延安之行,返回了南京。 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却让蒋介石记忆深刻,直到1949年败走台湾,他还在感慨, “去延安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注定了国军的失败。” 德胜!得胜! 正当胡宗南报捷时,已转移至陕西清涧县枣林沟的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会议。 为了万无一失,会议决定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留在陕北指挥,刘少奇和朱德、董必武到晋西北开展中央有关工作。 留在陕北的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的700余人,编为中央直属支队,任弼时任司令。 为了安全保密,中央领导都取了化名,任弼时以“司令”为谐音,改称“史林”;而周恩来则改称“胡必成”,寓意革命必成。 毛主席想了想,说自己叫“李德胜”,取“得胜”之意。 德胜!得胜!英勇的西北野战军,果然三战三捷,接连得胜。 第一仗是青化砭大捷。 轻松占领延安后,胡宗南认为我军兵力寡微,不堪一击。 骄傲之下,派出第1军5个旅赶往安塞追击我军,安排第31旅进兵青化砭侧卫安全。 殊不知,出现在安塞的是我军小股部队,主力部队悄悄潜入青化砭,盯上了第31旅这块肥肉。 当第31旅懵懵地一头扎进埋伏圈,还没弄清状况,就全部被包了饺子馅,不仅2900余人全部被歼,连旅长李纪云也当了俘虏。 胡宗南发现上了当后,立刻指挥第1军和整编第29军的9个旅,从安塞掉头向东,稳步平推,逼迫我军决战。 4月13日,西北野战军一纵主动出击,在李家岔、宋家沟一带吸引敌人注意。 胡宗南第二次又上当了,他把一纵当成我军主力,电令第135旅急行军南下,赶赴瓦窑堡、蟠龙大道截断我军退路。 4月14日9时,第135旅孤军行进至蟠龙大道时,早已埋伏多时的我新编第4旅和二纵的两个旅、教导旅如神兵天降,同时出现在四面八方。 第135旅的下场可想而知,我军再次歼敌4700余人。 两次上当的敌军不敢再分兵追击了,大军集结四处搜索野战军主力。 没几天,到处扑空的敌军疲惫不堪,只好回到蟠龙休整。 这时,远在南京的蒋介石遥控指挥,电令胡宗南率兵北上,在吴堡地区歼灭我军或将我军赶至米脂附近,再予以围歼。 洞悉了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毛主席决定避敌锋芒,攻打蟠龙的留守部队,获取军需物资补充我军。 于是,西北野战军安排359旅和一些地方部队伪装成主力,诱敌北进。 胡宗南第三次上当了。 当胡宗南的9个旅抵达绥德时,真正的西北野战军主力却对蟠龙发起了总攻。 经过两天三夜的激烈战斗,我军歼灭全部守敌6700余人,缴获一大批给养物资。 什么时候打败胡宗南,什么时候过黄河 西北野战军与胡宗南如火如荼作战时,毛主席也没有离开陕北。 他坚定认为留在陕北,就能稳定陕甘宁根据地人心,鼓舞西北野战军的斗志,就能多吸引一些国民党军,从而给其他解放区减轻一些压力。 另外留在陕北,胡宗南就会调动部队前来围堵,彭德怀才能从中寻找战机消灭敌人。 西北野战军“三战三捷”后,在安塞县真武洞召开了庆捷大会。 果然如毛主席所想,当周恩来在会上宣布“毛主席仍在陕北,与人民一起战斗”时,会场立刻沸腾了,人们起立热烈鼓掌,情绪无比高涨。 因此,无论形势多么严峻,毛主席始终坚持留在陕北。 可留在陕北,在数十万敌军缝隙间辗转腾挪,实在太凶险了。 1947年4月12日,毛主席和中央机关转移到了安塞县王家湾。 屡战屡败的胡宗南判断,毛主席一定在陕北某地指挥着西北野战军。 因此,他利用美国电台对陕北无线电信号进行了监测。 经过2个月的统计,发现王家湾一带电台异常活跃,分析认定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于是,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带4个旅立即向王家湾扑来。 刘戡 此时,毛主席身边只有中央直属支队的700多人,根本无力抵挡,只有转移。 可往哪里走呢? 任弼时是直属支队司令,肩负中共中央的安全,他主张向东转移,一旦情况紧急,可以东渡黄河避险。 这个想法,十分稳妥,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可毛主席坚决反对, “我必须留在陕北。现在还不是过黄河的时候,什么时候打败胡宗南,什么时候过黄河!”。 接着,毛主席又分析道, 向东即使过了黄河,敌人早就张开口袋,等着我们往里钻,是死路;向西虽然是胡宗南的大军和马鸿逵的部队,但是两股敌人不一心,总有空子可钻,是生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可敌人越来越近了,最终周恩来拍板,先向北,再向西北走。 6月8日夜,大雨,伸手不见五指,中央机关踩着泥泞的道路转移了。 毛主席一行前脚刚走,刘戡后脚就进了王家湾。 摸到毛主席的行踪,刘戡大喜,急令连夜追击。 这一夜,双方都在紧张地冒雨赶路。 很快,刘戡的先头部队就和中央机关的后卫接上了火,这下,敌人咬得更紧了。 就连毛主席烟瘾犯了,担心点火暴露目标,也只好拿出来闻一下,就收起来。 跌跌撞撞一路,中央机关趁着夜色行军20里,来到了靖边县小河村。 这时,刘戡也到了小河村,夜色掩护下,双方擦肩而过。 刘戡继续向西,而毛主席则留在了小河村。 危险之地,不能久留,休憩片刻,毛主席又出发了。 道路不熟悉,加上天黑,中央机关摸来摸去,居然追上了刘戡第29军的尾巴,直到看到敌人的火把,才赶紧停下来,躲在了附近的小村庄——天赐村。 追了半天没有收获的刘戡也在思考,雨天路滑,毛主席一定跑不远,躲在哪里呢? 再侦听电台试试,可周恩来早就下令无线电静默了。 于是,刘戡撒开人马,打算一点一点地摸,一定把毛主席找出来。 敌人越来越近了,外围警卫报告:距离天赐村只有不到500米了。 听了消息,大家握紧了手里的枪,做好了拼命的准备。 毛主席与周恩来、任弼时也商定,一旦和敌人打起来,三人各带一部分人向不同方向撤退,能逃出一个是一个。 随着时间推移,气氛更加紧张了,人们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空气仿佛也凝固了起来 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枪声,敌人纷纷向着枪响的地方蜂拥而去,人们心里一松,安全了。 千钧一发之际,是谁来了? 来的正是赫赫有名的胡子将军——王震。 王震 原来彭德怀得到他们遇险的消息十分焦急,便派王震率骑兵部队前往接应。 由于无线电静默,谁也不知道毛主席具体位置,找来找去,王震摸到了刘戡的背后。 王震当机立断,下令猛攻,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刚刚脱险的毛主席并没有趁机撤离,反而安排警卫排虚张声势,向敌人发起了佯攻。 刘戡眼见两面受敌,前不久“三战三败”的教训还在眼前,担心陷入毛主席的包围圈,他赶紧收拢部队,撤回延安为上。 毛主席由此上山 脱险的毛主席,又回到了小河村。 休整了1个月后,8月1日,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离开了这里,再次与胡宗南捉起了迷藏。 由于敌人派出了飞机侦查,中央机关在陕北闪转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小,活动区域渐渐被压缩在了葭县、米脂、榆林一带。 东面是黄河,西面是榆林河,敌军从南北夹击而来,形势一下了又严峻了起来。 8月17日,刘戡的新编第29军发现了中央机关的行踪,在后紧跟不放。 此时,中央机关走到了一条大河边,这是黄河的支流葭芦河,水流湍急,任弼时指挥战士放下几个羊皮筏子,却很快被翻滚的河水冲走了。 前有大河拦路,后有刘戡数万追兵,顿时陷入了险地。 追兵越来越近了,很快进入了步枪射程,子弹开始呼啸着从头顶飞过,此刻人们望向了毛主席。 只见他,深思片刻,说声走,就掉头朝西,迎着敌军向西北方的一座山上爬去。 人们见状,出于对毛主席的信任,紧紧地跟了上去。 敌人看到几天来东躲西藏的队伍,居然朝着自己走来,一个个惊呆了,眼睁睁看着这几百人上了山。 走在队尾的任弼时,本打算把上山的痕迹清理掉,毛主席却摆摆手,说“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 说着,还让人找来一块木板,亲自写上“毛泽东由此上山”七个大字,竖立在了山脚下。 上山后,毛主席看着乱做一团的敌军,这才说道, “刘戡这人,我还是了解的,他生性多疑,而且固执己见。我留下这块牌子,他一定不敢上山来追”。 果不其然,敌军先头部队在山脚下争吵不休,有的说上山追毛主席,有的说山上是陷阱,防止中计。 等刘戡来了,他听了汇报,又看了看牌子上的字,断定毛主席一定是东渡过河了,留下一支伏兵引诱自己上当。 “抓住毛泽东才是大事,不值得在这支伏兵上浪费时间”。 于是,刘戡下令,部队继续沿着河岸搜寻毛主席的下落。 看着敌军渐渐远去了,毛主席安排战士找到当地老乡,在向导的指点下,中央机关700多人慢慢渡过了葭芦河。 等到第二天,回过味的刘戡急急来追,不料,河水暴涨,他只好望河兴叹,看着毛主席一行渐渐远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