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4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生过半,余生最明智的活法:该忘掉的忘掉,该放下的放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7 01:08: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人生过半,余生最明智的活法:该忘掉的忘掉,该放下的放下                                                         

2020-10-06 18:27                    
文|张平
插图|来自网络

01 白岩松在一次演讲中,曾经说道:“我在30岁以前,拼命做加法,但是30岁以后,要懂得做减法。”
所谓做减法,就是舍弃一些无用的、浪费生命的情感以及时间投入。为了不辜负自己来这人间一趟,“断舍离”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
认识一个大姐刚刚50多岁,退休之后她的心情一直很低落,她觉得自己到了这个年纪,遭到了所有人的嫌弃。
工作上已经体现不出什么价值,生活上逐渐开始依靠儿女,日常也会觉得自己跟不上快节奏的时代变化。就这样,她变得爱唠叨,爱挑剔,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回忆过去,像祥林嫂也要絮絮叨叨。
有时甚至还会设想,如果自己当初没有嫁给现在的老公生活状态会是什么样;如果当时自己工作上能够更进一步,现在自己是什么样子……她变得喜欢抱怨生活,沉浸在过去的莫名悔恨中,不可自拔。

02 这位大姐向我述说后,希望我给出一个解决的方案,我要告诉这位大姐的是,人生匆匆总是要向前看的,不必把自己困在原地打转。人生过半,能够想得开、放下才是最智慧的活法。
两个忘掉:
第一,忘掉过去的怨恨、后悔之事
要知道你毕竟不是人民币,你不可能事事让他人都满意,当然,生活中也会有许多让你产生怨恨,甚至耿耿于怀的事情。
可是到了一定年纪,有了一些阅历之后,我们才明白,有些事真的没必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有这么一句话说,不要用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可见怨恨是对自己的惩罚,而于他人没有影响。
那我们何必不让自己过得简单幸福一些,忘掉过去的怨恨和自己已经无法挽回的后悔之事?很多事情当时想不开,却非要纠结不放,结果把自己搞得很崩溃。
有些过不去的事情,越想越后悔,越后悔就会越懊恼,可是等你过段时间回头来看,才会发现和往事纠缠和烂人烂事计较才是最不应当的。

第二,忘掉已成遗憾的、无缘之人
好像张爱玲所说的蚊子血与白月光一样,“求而不得”才是最让人念念不忘的。
毕竟在感情上不是你付出的够多,别人就会珍惜,也不是你用真心去换,就能收获一段稳定的情感。而错爱一个人不值得伤心,记挂一辈子,将自己困在其中。
转念想想,如果真的在一起过上了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的生活,也不知道究竟是幸还是不幸。也许你心目中的男神女神,也变得一样的无味和平凡了。
所以对于过去刻在心头的无缘之人,遗憾之事,只要在心头的一个角落画一小小块地方就可以了,不必时常拿到生活中晾晒。
当然,如果能忘掉更好,那是对眼前人的珍惜和对自己的放过。

两个放下:
第一,放下无用的社交和攀比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执着于什么就会被什么所困。其实最舒服的一种活法就是能够放下虚荣心,攀比心,甚至去放下所谓的追求。
毕竟到了一定年纪,我们不可能一往直前的冲在第一线,去耗尽自己所有的能量。当然有精力力,有能力的人是可以奔跑在顶端的,但大部分人生活的平凡简单,懂得知足才是真正的幸福。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智慧。如果人的一生能够有一个心灵相通,无话不谈的朋友是极其幸运的。而我们大多的人际交往中,却把时间浪费在简单的寒暄和虚荣之中。
人到中年,交际圈子越简单,生活的越幸福越清净,质量越高。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社交上,不如腾出时间来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

第二,放下放纵和包袱
健康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放纵”这个词,包含情感上的和身体上的,“健康”这个词同样有着这样引申的含义。在人生的下半场,我们最不能犯的两个错误都在此处。
想要拥有余生平淡生活中另一半踏实的陪伴,我们就把控好自己的感情方向,不要在情感上放纵,要选择健康的,可以走在阳光下的感情。克制好自己的情绪,把控好生活的方向,才能不让自己后悔。
而在健康上更不需多言,毕竟人不服老不行,而身体是第一位的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首先我们不应该像年轻时那样放纵自己去“享受”生活,熬夜酗酒等等。
同时到了这个年纪,真要病倒了,你才知道这才是人生中最可怕的部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成为子女,一辈子的依靠,他们也要有自己的担当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当一个人跨过中年的门槛之后,一定要学会做减法,找准自己的定位,适应更多的变化。唯有如此,才能在余下的岁月中海阔天空。
--END--

  作者简介:张平,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知名情感自媒体。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2 08:12 , Processed in 0.00724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