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76年,毛主席弥留之际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徐向前读后泪流满面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9-2 03:06: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76年,毛主席弥留之际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徐向前读后泪流满面                                                         2023-09-01 17:19                                       

        1976年7月8日凌晨,当唐山这座繁荣的重工业城市像往常一样陶醉在宁静美好的夜晚时,一场滔天浩劫悄然逼近...
3点42分左右,举世罕见的7.8级大地震犹如洪水猛兽般,顷刻间摧毁了这座城市,无数人在睡梦中便丧失了生命,一时间生灵涂炭。
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聚焦在这次天灾上。

当时的毛主席,这位为革命倾尽毕生心血的老人已达83岁的高龄,又被多种疾病缠身,身体状况岌岌可危。
但在毛主席得知唐山大地震的消息后,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立刻迫使自己打起精神,对地震后的救援工作进行指示,用自己仅存的余热给受灾的灾民带去最后的温暖。
在毛主席弥留之际,他给中央军委的徐向前元帅发了他人生中最后一封绝密电报,徐帅在接到电报后,泪水瞬间布满了眼眶。
电报中,主席短短十八个字让徐帅内心的情绪久久不能平息。
十八字 ,浓缩了主席一生为国的爱国情怀,浓缩了主席深明远见的远大格局,完美地诠释了何谓生而为民,与民共生...
英雄迟暮,病魔缠身 1976年,周总理与朱德的相继离世,这无疑是对当时已达83岁高龄的毛主席是巨大的打击。
即使专家组的医生们对毛主席全力救治,但由于年岁已高,他的身体依旧是每况愈下,甚至还因为白内障而暂时看不见东西。
但即便如此,毛主席依然每天都坚持工作,他让助手将文件的内容读给自己听,实时了解国家的发展状况,人民的生活水平。
他将生命最后的时光依旧全身心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他所热爱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上。

然而,1976年6月1日,毛主席因突发心肌梗塞陷入昏迷,情况一度危急。虽然在主治医生的全力救治下毛主席挺了过来,但作为一位高达80多岁的高龄老人来说,如果再有下一次情况就很难预料了。
因此,为了让毛主席得到更好的治疗,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决定成立专门的医疗组,负责毛主席的病情医治和日常护理。
由于毛主席需要静养,因此,他身边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他的助理,亦或是照顾他起居的护士,无不时刻保持安静的状态,给毛主席一个最佳的疗养环境。
天灾降至,万众一心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这一瞬间让无数人即便几十年后,仍然心有余悸。猛烈的地震犹如潜藏的毒蛇,在唐山毫不设防地深夜悄然而至。
那一瞬间,短短23秒,一直以来积攒在唐山市地下十二公里深处的能量猛然爆发出来——突如其来的地震以摧枯拉朽之势,瞬间将唐山这座诺大的重工业城市摧毁,无数老百姓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便被倒塌的楼房所吞噬。
地面露出骇人的地缝,好似一把无情的镰刀,收割落入其中的一切。

唐山大地震的余波传到北京时,毛主席正半躺在床上,眼神微闭,忽然整个楼房一阵摇晃,桌子椅子吱吱作响,放在上面的东西纷纷滚落下来,场面一度混乱。
“快去保护好主席!”有人率先反应过来赶忙大喊。
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听见喊声,立即抱着毛主席的头部,弓着整个身体挡在毛主席身前生怕掉下的东西砸到毛主席。
其他工作人员反应也很迅速,用一个大被单,拉住四个角,罩在主席的床铺上面,尽可能地保护好主席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此时,毛主席的屋内布满了工作人员,人人脸上既紧张又坚定,保护好毛主席便是他们此刻心中唯一的信念。
毛主席却是一如既往地沉稳,由于病情的原因,毛主席说话很困难,毛主席只是摆了摆手示意大家不要乱。
这时,汪东兴走到毛泽东的床前说:“可能是地震,我先去了解一下情况,了解清楚后再来向主席汇报,请主席好好养病,不要担心着急。”毛主席点了点头。
震感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便过去,折腾好一会,毛主席也感到了困倦,没一会便睡了过去。
工作人员见此情形,轻手轻脚地收拾好主席的屋子便离开了,生怕打扰到主席的休息。
唐山素有“煤都”之称,它以当时全国最大的煤矿开滦矿为主体形成了自己的重工业体系。
开滦矿的煤炭产量占全国的1/20,这个占比含量不可谓不重,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除了煤炭以外,唐山还有举足轻重的电力工业,著名的“华北瓷都”...

然而震后的唐山,已经几乎被地震夷为平地,目光所及之处皆为断壁残垣。
由于地震发生时,大多数老百姓都在睡梦之中,因此只有极少数在室外的老百姓幸存了下来。当他们尝试去搬开巨大的石块救出家人时,他们才切身地感受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多少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近在眼前却无能为力,又有多少人发了疯般地用一双肉手去刨开重重废墟,去追寻最后所剩无几的希望。一时间唐山大地上被无尽的绝望与无助所充斥着。

很快,唐山大地震的汇报书送到了毛主席的病榻前,以往由于毛主席的身体原因,这种报告都是由毛主席的助理张玉凤代读的,但这次毛主席却坚持要自己批阅。
在艰难地看完中央办公室起草的报告后,在毛主席这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老人终于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这时,毛主席的秘书走到毛主席病榻前俯下身报告说:“主席,华国锋总理来汇报地震情况了。”
“快请他进来!”毛主席忍着病痛艰难地说道。
华国锋总理左上前轻声汇报到:“主席,这次地震的中心在唐山,地震来得快且猛,人员伤亡及损失情况我们已经派人去调查,请主席不要过分担心,好好养病。”
毛主席听后艰难地坐起身,一把握住华国锋总理的手,颤抖的嘴唇艰难地说道:“尽快组织对唐山的救援工作...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短短的一句话主席却喘了好几口气才说完...
华国锋看到毛主席即使病成这样也一心牵挂着人民群众,赶忙保证道:“您放心,我们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在唐山建立了前线指挥部,保证以最快的速度全面开展对唐山的救援工作。”

毛主席眼含热泪地看着华国锋总理的眼睛:“靠你们了!”
说着,毛主席紧紧握着华国锋总理的手,那双满怀期望的眼睛,让华国锋心里更加坚定了尽自己全部能力救助唐山人民的决心!
在获准唐山地震的准备消息后,党中央,国务院遵照毛主席的指示,迅速进行部署,为统一领导和组织抗震救灾工作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务院成立了抗震救灾办公室。
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对唐山的支援救援的工作,在党中央的指示下,三军的解放军战士们、医疗队被派往灾区进行救灾工作。
慰问电、慰问信、汇款、大批救灾物资,也从大江南北汇聚到了唐山。这些所有汇往唐山的物资逐渐连接成了一根线,一根将全国人民的心连接在一起的、创造奇迹的生命线!
当解放军们不分昼夜排除万难地赶到现场,眼前的景象令他们震惊了,整个唐山一眼望去竟可以看到天际线,原本繁华热闹的唐山此刻只有数不清同胞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所有的解放军只感觉自己的心瞬间被点燃了,顾不得舟车劳顿,无所谓艰难险阻,所有的解放军们此刻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的同胞们需要我!

摇晃的危楼,黑不见五指的矿洞,解放军们只是带着简易的工具便穿梭于救灾现场,工具用坏了就用手挖,直到血肉模糊,直到筋疲力尽...尽快救出每一个同胞是他们此刻心中的唯一所想,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清楚,他们是在与时间赛跑。
很快,解放军的身影便布满了整个救灾现场,哪里有痛苦,哪里有哭喊声,哪里就有解放军。
解放军的到来给唐山人民带来了希望,趁着还有时间,趁着还有希望,再多救出哪怕是一个人也好……

随着救援队伍,物资等不断地运输过来,救援速度与伤员的救治,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得到了足够的保障。
随着救援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唐山同胞们被救了出来,灾后也没有出现瘟疫等传染性疾病,极大地减少了受伤民众的伤亡情况。

在受灾期间,毛泽东的病情再次恶化,已经到了说话都很困难的地步,但毛主席依旧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唐山的救援情况,每一份关于唐山的报告都要自己亲自去一字一字看完,批阅。
期间,毛主席多次嘱托华国锋总理“一定要安排好救援工作,保证灾区人们的生活,代我慰问灾区人们。”
毛主席虽身体不能力行,但他的心却时刻与受灾的群众们在一起!
弥留之际,绝密电报 随着病情的加重,主席已经到了几乎不能说话,写字的地步了,后来中央办公室起草了一份文件《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同胞》。
该文件是毛主席生前批阅的最后一份文件。
九月八日这一天,毛主席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于是他做了生前的最后一道部署。
毛主席将周福明叫到病榻前,由于主席已经到了口不能言的地步,于是便用手在空中画了三横,然后用手指敲了三下床头。
周福明立刻就明白了:三横,代表三,床则代表木,连在一起也就是三木。
而三木正是当时的日本首相,毛主席所想表达的是对国内重大灾害发生,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要务必关注日本方面的动向防止被趁虚而入!
表达完毕后,毛主席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向徐向前元帅和中央军委发出了最后一道“护国之命”。

9月9日,当徐向前元帅看到这封电报时,毛主席已经病逝于中南海,而这封电报内容也是十分简洁,只有短短的十八个字:全国全军立即进入一级戒备状态,保持稳定。
毛主席生前知道,当时的中国所面临的不只有天灾,还有可能是伴随而来的人祸,而自己已经行将就木,国内的局势尚不稳定。
逢此天灾,其他国家也不怀好意地实时盯着中国的局势,稍有不慎恐再度被卷入战争的漩涡。
深谙毛主席之意的徐向前元帅,在见到这封简短而又有力的电报时,立即明白了毛主席的担忧。
想到主席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用他敏锐的眼光和头脑为这个国家和人民奉献出自己的最后一点力量时,徐向前元帅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20 07:15 , Processed in 0.00788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