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她是抗战最美女特工,欲用美人计刺杀卖国贼,牺牲时年仅22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19:15: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她是抗战最美女特工,欲用美人计刺杀卖国贼,牺牲时年仅22岁                                                         2022-01-25 09:07                    
                      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台湾情报局曾经这样高度评价过一个情报工作者:“为顺利执行情搜任务,镇日斡旋于日寇高官之中。委身寇雠,曲意求欢,牺牲自我之为国家大义。”她就是当时上海滩的时尚明星郑苹如。
张爱玲也曾为巾帼英雄郑苹如写下了《色戒》一书,即使在书中并没有直接写到郑苹如的铿锵爱国心,但是这也为后人了解她提供了素材。后来在2007年,李安导演拍摄的《色戒》中,人们逐渐了解到这样的一个以身报国的革命烈士。

出身名门,忠心革命
郑苹如在1918年出生于日本名古屋的一个中日联姻家庭。郑苹如的母亲是木村花子是日本名古屋的一个名门望族的贵女,十分的贤惠善良。在郑苹如的父亲郑钺留学日本期间,结识了木村花子,两人相惜相爱,不久便结婚了。
木村花子是一个典型的日本传统女子,婚后也是在家里相夫教子。在郑苹如的父亲郑钺学成回国的时候,木村花子也跟随着自己的丈夫来到了中国,并且改名为郑华君。
郑钺回国之后,由于他曾经在日本的时候十分崇尚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并且加入了同盟会,所以在回到中国的时候,郑钺也是身居要职,地位卓越。

郑苹如是家中的第二个女儿,郑苹如和父母亲、姊妹兄弟在日本度过了童年,直到郑苹如十一岁的时候,才随父回到中国上海。郑苹如回到上海以后就读于上海政法学院。
学生时期的郑苹如长相出众,家世优越,在学校深受同学们和老师的喜爱。不仅如此,郑苹如自身还十分优秀,不仅精通学术知识还精通日文,爱好广泛。
自小生活在日本的郑苹如并没有崇日思想,反而特别热爱自己的祖国。在父亲和母亲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下,年轻的郑苹如时常参加一下抗日救国的革命爱国运动。

在1932年一二八事件爆发后,郑苹如主动慰问在战争中受伤的战士们,为他们提供慰问品并且还主动通过发传单演话剧等行为传播爱国主义思想,激起同胞的抗日救国思想。
不顾险境,以身诱敌
郑苹如在学校的爱国运动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关注,由于她自身相貌出众一时间成为了国人心中的爱国大明星,可谓是芳名远扬。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郑苹如吸引了当时的中统局的领导陈宝骅。
1937年,郑苹如正式从上海政法学院毕业。同年的11月12日,上海正式沦陷,在面临着危急局面时,陈宝骅表示希望郑苹如能够加入中统局正式成为一名特务人员。郑苹如的能力出众并且拥有良好的日文能力,并且长相美丽,这正是当时中统局所需要的人才。

面对着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郑苹如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统局正式成为了一名特务人员。在当时郑苹如是有自己的未婚夫的,但是由于二人都需要为中国革命奉献,所以约定他日战争结束便举行婚礼,但是没想到竟成了诀别。
郑苹如逐渐熟悉特务工作之后,第一个任务便是刺杀当时汪伪政府的头号大汉奸、卖国贼丁默邨。丁默邨本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墙头草,一开始是共产党后叛节成为国民党,最后又跟随汪精卫成了汉奸,听命于日本人。
在日本人的庇护下,丁默邨本人是坏事做绝,帮助日本人大肆捕杀爱国人士。但是丁默邨本人十分狡猾,又具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所以对于丁默邨的暗杀是很困难的。

但是丁默邨本人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便是他这个人极度好色,喜爱美女。所以郑苹如变成了执行这个任务的最好人选。郑苹如长相美貌并且精通日文,曾经在日本情报局的工作为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所以郑苹如便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作为丁默邨所捕获的一个革命战士的妹妹正式出现在了丁默邨的面前。
计划失败,红颜薄命
丁默邨第一次见到郑苹如,便被郑苹如的美貌深深地吸引住了,丁默邨开始带着郑苹如出入各种高档场所甚至将郑苹如调到了七十六号担任自己的秘书,日日陪伴在身边。

但是丁默邨本人十分谨慎,即使是在对郑苹如的身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调查之后,也还是没有完全放下心去信任郑苹如。
1939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丁默邨送郑苹如回家的时候,郑苹如打算邀请丁默邨上楼坐坐,但是谨慎的丁默邨以有事为由就推诿了。本来郑苹如打算利用这次机会对丁默邨实行刺杀,但是没想到丁默邨如此谨慎,第一次计划只好以失败告终。
不久,丁默邨需要出席朋友家的一个宴会,希望郑苹如能够作为自己的女伴陪着自己出席这个宴会,面对这次机会,郑苹如欣然接受。

经过对上方的报告,上方表示郑苹如可以借机将丁默邨引入西伯利亚皮货店,在这里埋伏好了陷阱,只待丁默邨现身便可将其击杀。
所以在宴会过后,丁默邨送郑苹如回家的途中经过了西伯利亚皮货店,郑苹如表示希望丁默邨陪着自己进去买一件皮衣。面对佳人邀请,丁默邨进去了。
但是丁默邨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突然丁默邨看到不远处有两个陌生人望着店内,一时间心中深感不对劲,就赶紧离开了,这次刺杀也失败了。

同时丁默邨也开始怀疑郑苹如,丁默邨最终将郑苹如抓获。面对着七十六号的严刑拷打,郑苹如依旧是什么都不吐露半分,只表示自己要刺杀丁默邨,此事与政治运动无关。面对着郑苹如的决不不松口,汪精卫最终在日本人的授意下,对郑苹如处以死刑。
终于在1940年的一天,年轻的郑苹如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她的二十二岁。并且在她死后父母听说了这个消息也是伤心欲绝,但是对于郑苹如的死亡地点、时间都是一无所知,所以找起来也是大海捞针。至今都没有找到郑苹如的遗体,这也是一个十分遗憾的事情。

小结:
郑苹如出生于当时上海滩的名门世家,从小就是众人瞩目的名媛淑女,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甘心为国以身诱敌,不顾外界的闲言碎语,毅然决然地投身救国运动,最后红颜薄命,最终将生命定格于年轻的二十二岁。
爱国心是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抑或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也可以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同样也可以是郑苹如的以身诱敌,不顾一切,虽死而犹未悔。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学习前辈的革命精神,捍卫盛世之中华,愿这盛世不负前辈所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4 15:08 , Processed in 0.00836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