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耻难雪的悲切,宋朝武将的悲哀 2018年12月11日 07:00:50
来源:军官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是岳飞著名的《满江红》,它慷慨激昂,拳拳报国之心激励无数后世的仁人志士。只可惜,意图直捣黄龙,一雪国耻的岳飞被议和派谋害于风波亭。
岳飞像
在宋朝,像岳飞这样战绩卓著的武将,往往备受皇帝的猜忌与限制,这是赵匡胤定下的崇文抑武国策导致的结果,也是宋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宋朝的财政收入丰厚,对军事的投入也相当舍得,最高的时候每年用在军事上的开支占到国家财政收入的七八成。武官的工资福利一点也不比文官少,甚至更多。
从职业角度来说,与文官相比,武将在社会地位、职业尊严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宋朝对武将“厚其禄而薄其礼”,工资福利很高,但绝不会像文官那样受到尊重推崇。
宋太宗晚年语重心长地教育后代:国家没有外患,就肯定有内忧。外患不算什么,因为很远。可是内忧就不得了,就在跟前。一不小心皇位就有可能被握有兵权的武将篡夺。一定要警惕武将。
宋太宗
到了宋真宗,澶渊之盟后,他得出的结论不是要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抵御外侮,而是觉得外患上摆不平的事,钱财能摆平,成本比打仗还低。
宋真宗
于是,朝野上下对武将就缺少了平等的尊重。当时的朝廷风气就是文尊武卑,文官瞧不起武将。宋朝的枢密使(国防部长)绝大多数都是文官担任。有一次国防部长王钦若当着皇帝的面,把枢密副使马知节骂哭了。
因此想要领兵打仗,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给宋朝的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就得把对武将的这些不尊重和自卑心理都甩在身后,像岳飞那样将豪迈慷慨付诸沙场。
宋朝的荫补制度,只是科举选拔文官的补充,而且给予很多限制,但却是选拔武将最主要的渠道。荫补制度是落后的世袭制度的残余、变种,正是因为朝廷对武将的忌惮压制,对外患的不重视,导致了这一落后的制度被沿袭下来。如果想通过这种渠道成为一名武将,必须符合这样的身份条件:武官、宗室、外戚和技术官员的亲属。荫补成为武将的,在宋朝进入武将系列中比例最大。比如杨家将,杨业是随宋太宗北伐征辽的名将,他的儿子杨延昭、孙子杨文广都是宋朝有名的武将,就是荫补为武将的典型代表。
和先进的科举制度相比,荫补制度既然不考虑选拔对象的素质、能力,而只看家庭出身,就谈不上对武将条件的要求和培养。虽然宋朝名将众多,并且绝大多数都是荫补而来,但绝不说明这一制度有什么先进性。
因此,宋朝武将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整个军队的素质和能力,根本达不到评书、演义里那么神奇,这都是拜荫补制度所赐。
如果不符合荫补武将的门槛条件,还有一条可以选择的路——军员转补。军员转补的对象就是各级军人。宋朝军队招兵买马实行募兵制,没什么身份限制,流民都可以报名,而且是终身制,也就是当兵职业化了,所以宋朝军队数量庞大。
按照宋朝的规定,从一个地方军的士兵,可以升到中央军,从中央军升到大内禁卫军。之后,只要服役达到一定期限,或者立了战功,都可以转补为武官。再接再厉,一步步升迁,最终就可能成为名将,当枢密使都是有可能的,狄青就是个例子。
后世有民间传说,老天爷对宋朝寄予厚望,给宋朝派下来文曲星和武曲星各一枚,文曲星就是包拯包青天,武曲星就是狄青。
狄青出身贫寒,十六岁时,因为哥哥和人打架,替哥哥受过,成为一名“违法犯罪分子”,脸上都刺了字。宋朝当兵的门槛低,狄青成为京师的一名普通卫士,后来被朝廷选拔出来保卫边疆。在和西夏的战争中,狄青每次出战,都带着铜面具,披头散发,所向披靡,屡立战功,于是不断得到升迁。后来他幸运地遇见了范仲淹。范仲淹送给狄青一本《左氏春秋》,并对他说:“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尔。”自此狄青发奋读书,成为一名智勇双全的名将,官至枢密使(国防部长)。但是功高震主,狄青最后被猜忌贬官,在病中郁郁而终。
宋朝崇文抑武,对武将猜忌压制,一直是主旋律。整个宋朝的历史,没有因内部兵变而改换门庭,的确维护了政权的稳定,但也带来了恶果,在外族入侵时,抵御乏力,最终被外族彻底灭国。宋朝的经济、文化和科技水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在同期的世界历史上,都是登峰造极的,却同时有着“积贫积弱”的历史名声,其实和它在军事上失败的治国方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