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走后才明白,人生最大的意义,是以下三件事 2024-03-06 16:53
发布于:黑龙江省
在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巨著《百年孤独》中,一句名言如一把锐利的匕首,刺破了时间与生命的薄纱:“父母是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屏风。 你和死亡好像隔着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 这句话犹如晨钟暮鼓,引人深思。 人生,从诞生至终老无人能够幸免。当父母离世,我们不得不独自面对生命的终极考验。 面对生与死的终极问题,我们的内心也许会充满困惑:人生究竟有何意义? 难道我们只是毫无目的地来到这个世界,然后无法抗拒地离去? 如果我们顺着父母曾经踏过的足迹去探寻,审视自己的一生,我们可能会发现生命的真谛或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如同电影《我的兄弟姐妹》所展现的那样,一个幸福的家庭因父亲失业和意外去世而陷入困境,随后母亲也因病去世,四个孩子流离失所。 为了生存,他们在大哥的带领下,分别在不同的家庭中生活,成为养子。多年后,身患重病的大哥希望在与这个世界告别之前再见一次他的兄弟姐妹,于是踏上了寻亲之旅。 历经艰辛,他们终于重逢,并一起唱起了曾经教给他们的歌谣。一家人,就像是从天而降的雪花,雪花融化成冰,又化作水,彼此无法分离。 是的,我们体内的血液,与亲人的血液相似。这就是血脉亲情,一种终身难以抹去的情感纽带。作为普通人,我们竭尽全力,其实也是为了建立一个温暖的家庭。 尤其是中年人,更深切地体会到,如果不是为了孩子,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不会如此拼命地工作。 正如唐代杜甫所言,年少时,他受到父母的宠爱,生活无忧无虑,可以尽情游山玩水。然而,随着父母的去世,他突然发现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如何独立生活。 带着满腹经纶,他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却一次又一次地落榜。无法获得功名,也不会赚钱,他感到非常失落。接着,安史之乱爆发,他四处流离失所,家庭一度贫困,甚至无法解决温饱问题。 他的一个年幼的孩子,在饥饿中不幸离世。他前往投靠唐肃宗,却在途中被叛军俘虏,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逃脱。在肃宗的安排下,他担任了左拾遗的职位,却因为营救朋友而触怒了朝廷,被贬至华州。 他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不如意,但他却在这种挫折中领悟到了意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而是对生命无常的接受,是在无常的命运中顺势而为的智慧。 他学会了在低谷中坚韧不拔,高峰时保持谦逊,心如止水,自在安然。因为体验过孤独的痛苦,所以当有人爱他时,他才能感受到无比的幸福;因为经历过贫穷,他才深知富有的可贵;因为遭遇过失业,他才更加珍惜工作。 在充满变数的人生中,通过困境、痛苦和失败来磨练自己,学会依靠自己,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有多少父母,巴望着孩子成长,心怀憧憬地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就会感到幸福。” 又有多少父母,期盼着孩子成家,期待地想:“你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我就会幸福。” 他们一直等待着,然而当他们老去,步履蹒跚,仍然舍不得为自己花费一分钱,只想把所有的钱留给孩子。 直到父母离世,人们才意识到,这些人一生都在品尝生活的艰辛,一直为了孩子而活,从未享受过一天的福气。 曾有一位母亲,深爱着她的两个女儿,也因此每天都充满忧虑。 下雨时,她担心小女儿家的遮阳帽卖不出去;天气晴朗时,她又为大女儿家的雨伞卖不出去而忧虑 有一位智者对母亲说:“你真是太傻了。下雨时,你应该为大女儿能卖出雨伞而高兴;天气晴朗时,你应该为小女儿能卖出遮阳帽而开心……” 原来,母亲一直都很幸福,只是她把生活过得本末倒置了。 我们不也像这位母亲一样吗?身处幸福之中却不知珍惜,拥有无数财富却不知道享受。 不再纠结于过去,也不担忧未来,今天就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慢慢地品尝每一顿美食,享受美味在腹中的感觉;阳光照耀时,伸出双手去拥抱,感受无比的温暖;下雨时,欣赏雨滴落下的旋律,体会那份独特的韵味。 夫妻相互陪伴,争吵后又和好,彼此关心;孩子跌倒了,那不是坏事,而是的过程;这个月的工资虽然不多,但休息时间充裕,这是一种轻松的生活。 有一个成语,叫“触手生春”。 伸出手掌,就能触摸到春天的气息,为何你不去感受呢? 去拥抱今天的美好,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只有这样活着才有意义。 作家杨朔曾说:“一个人,若没有经历过世悲欢离合,没有与生活正面对决,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对生命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但最终走向同一个归宿。 当父母离去,我们也渐渐老去,仍为了金钱、房子而奔波,记住仇恨,真的没有必要。 每天愁眉苦脸或开开心心,都是选择的,你选择什么,人生就有什么意义。 古人云:“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夭也。” 从现在开始,积极向上,爱护家人,珍惜当下,不要浪费生命中任何一分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