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4年中国361座城市(含港澳台)GDP排名独家发布!(第1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06:24: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24年中国361座城市(含港澳台)GDP排名独家发布!(第1版)                                                                 2025-02-17 15:40                                        

发布于:北京市
   
                                    

作者:知乎周瑞/瑞观世界

今天全网独家发布2024年大中华区361座城市GDP排名第2稿,全国332个城市均已公布2024年GDP数据,仅剩下部分省区少数城市尚未发布官方的GDP数据,本榜单后续将持续迭代,敬请关注本账号在公众号、知乎及抖音等各大平台的最新消息有意获取本文表格Excel版本的读者可联系博主获取。

2024年,中国各地级市的GDP排名如同一幅生动的经济画卷,展现了中国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地域发展的平衡性增强。这些亮点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更预示着未来中国城市间经济发展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多元。

中国内地GDP总量超万亿的城市数量已达到27座,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中国经济规模和实力的显著增强。烟台和常州在2023年成功跻身万亿GDP城市行列,而唐山则在2024年成为唯一新晋万亿GDP城市。唐山的崛起不仅体现了其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潜力,更展示了中国经济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丰富的资源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科学规划和政策扶持。唐山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上海和北京作为中国经济的两大龙头,其GDP总量分别率先跻身5万亿和接近5万亿的集团。这两座城市以其独特的数字经济优势和创新能力,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企业,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其金融、贸易、航运等中心地位日益巩固,同时也在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而北京则凭借其首都优势和丰富的科技资源,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两市的强劲势头不仅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其他城市树立了榜样。

广州和重庆在3万亿GDP俱乐部的竞争中陷入了拉锯战。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重要经济中心,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其制造业、服务业和科技创新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就。而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直辖市,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转型升级。重庆的崛起不仅得益于其庞大的人口体量和地理优势,更离不开政府的科学规划和政策扶持。两市在经济发展上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预示着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无论如何,这种竞争都将推动两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苏州和成都的GDP总量继续逼近香港,这一趋势预示着未来这两座城市有望在经济总量上超越香港。苏州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重镇,其制造业、外贸和服务业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就。而成都则作为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合作举措,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区域影响力的提升。两座城市的逼近不仅体现了大陆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在不断提升,也反映出香港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的挑战和转型压力。香港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内地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挑战。

在人均GDP方面,尽管整体上大陆与港澳台地区仍有一定差距,但这一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随着大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大陆城市在人均GDP上赶超了港澳台地区。尤其是香港,其人均GDP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被越来越多的大陆城市所逼近。这一变化不仅反映出大陆经济的崛起和港澳台地区经济的相对滞后,也预示着未来两岸四地经济格局的进一步调整。未来,随着大陆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两岸四地的经济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共同推动亚太地区和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地域发展的平衡性增强不仅体现在GDP总量和人均GDP上,更体现在产业结构、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等方面。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环保投入来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这种趋势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繁荣稳定。

01 2024年全国361城市GDP总量排名完整版(更新至332城)

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隐藏着无数故事的角落,它们虽非直辖市、副省级城市或省会,却以各自独有的姿态,在地级行政区的舞台上熠熠生辉。这是一片色彩斑斓的经济画卷,每一笔都勾勒出中国经济多样性的独特纹理,而在这其中,苏州、无锡与佛山,无疑是那最为耀眼的几抹亮色。

提及苏州,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那令人咋舌的2.67万亿GDP总量,它如同一位傲立于地级市之巅的王者,以其非凡的经济实力,向世人展示着东部沿海地区的无限风光。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游戏,更是苏州在历史与现代交织中,智慧与勇气并存的真实写照。苏州,这座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城市,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扎实的产业根基,勇敢地踏上了创新的征途。它不仅在传统制造业上精益求精,更是在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上大展拳脚,实现了从“江南水乡”到“经济强市”的华丽转身。更令人赞叹的是,苏州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从未忘记对城市的温柔以待——绿树成荫的街道、碧水环绕的园林,让这座城市既繁华又不失温婉,吸引着无数追梦人前来定居,共同编织着属于苏州的辉煌篇章。

无锡与佛山,则是这幅画卷中另两颗璀璨的明珠。无锡,这座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机械、纺织、化工等产业犹如一座座坚实的基石,支撑着无锡经济的稳健前行。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奇迹,感受到工业文明跳动的脉搏。而佛山,则以其家电、陶瓷等特色产业,打造出一张张闪亮的名片,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佛山人凭借着对工艺的极致追求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让“佛山制造”成为了品质的代名词,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

然而,当我们的目光从这些璀璨的明珠移开,转向那些散落在祖国边陲的经济洼地时,心中不禁泛起一丝酸楚。青海省的玉树和果洛,这两个自治州的名字,或许对许多人来说稍显陌生,但它们却是中国经济版图上不容忽视的存在。这里的GDP总量尚未触及百亿的门槛,与苏州等东部沿海城市相比,差距之大,犹如天堑。这背后,既有自然条件的严苛考验,也有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玉树和果洛,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高寒缺氧、交通闭塞,这些自然条件的限制,让当地经济发展步履维艰。加之长期以来资金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之路更加坎坷。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不禁要问:如何才能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答案或许并不简单,但绝非无解。苏州、无锡、佛山,以及那些散落在祖国各地的地级市,它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讲述着中国经济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涩;有奋斗的汗水,也有收获的欢笑。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中国经济这幅多彩画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共同绘就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

02 2024年全国361城市人均GDP总量排名完整版(更新至332城)

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不同城市凭借各自的优势资源和发展模式,呈现出多元而充满活力的景象。从城市人均GDP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城市鄂尔多斯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均GDP终于突破4万美元,而克拉玛依也指日可待,两市位居全国前两位,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这些城市的经济实力,更揭示了中国经济的多元化和强大潜力。

资源型城市,如鄂尔多斯和克拉玛依,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些城市依托煤炭、石油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构建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然而,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资源型城市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资源的有限性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首要问题。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储量逐渐减少,这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此外,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也是这些城市必须面对的现实。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

因此,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如何实现经济的多元化、降低对资源的依赖,成为了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这些城市需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也是这些城市必须努力的方向。

相比之下,非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则更加依赖于技术、人才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无锡作为非资源型城市的代表,凭借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支持,实现了人均GDP的快速增长。无锡的发展经验表明,在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技术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于其他非资源型城市而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将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潜力。这些城市需要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同时,加强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和投资,也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全国范围来看,地级行政区人均GDP的差距仍然较大。这既反映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暴露了各地区在资源、政策、人才等方面的竞争仍然激烈。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

03 2024年中国省会及以上大城市分类GDP排名

我国城市按照层级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和县级市等等。这些不同层级的城市在行政地位、职责权限、规模大小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其中非常引人注意的一类就是省会城市。

省会城市是我国各省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省份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近年来,随着强省会战略的实施,省会城市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对最新公布的2024年城市GDP和人均GDP数据的分析,来看看我国省会及以上城市不同层次城市的发展现状,从中观察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27个省会+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GDP总量排名

从GDP总量看,直辖市以外省会城市第一名是广东省会广州,排名全国第五位,最后一名是拉萨,排名全国第262位GDP超过万亿的省会城市数量达到11个,超过5000亿的省会城市数量达到20个。
二、27个省会+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人均GDP排名

从城市人均GDP看,直辖市以外省会城市第一名是江苏省会南京,超过27000美元,完全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哈尔滨在27个省会中名列倒数第一,仅8600美元,不到南京的1/3,甚至不如很多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

哈尔滨,这座拥有"东方小巴黎"美誉的城市,曾经是中国的经济重镇,位列全国十大城市之一,经济总量一度高居全国第8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哈尔滨的地位逐渐发生了变化,沦为中国欠发达的省会城市。

三、20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GDP总量排名

作为千万级人口的大都市的哈尔滨,2024年GDP总量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倒数第一,甚至不如人口只有自己一半多的厦门,沦为副省级城市之末。
四、20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人均GDP排名

2024年,哈尔滨不光GDP总量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垫底,其人均GDP也同时垫底;而东北另外两个省会城市沈阳和长春也和哈尔滨同病相怜,东北三剑客携手敬陪末座
--------------------------------------------------------------

注:

1、统计范围包括中国内地全部33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包括293个地级市、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以及海南、湖北等省区的省直辖县级城市,以及吉林梅河口、长白山等特殊单独统计区域,共计361个实体;

2、GAT三地官方统计机构尚未完全宣布2024年GDP数据,基于其官宣GDP按照2024年平均汇率换算成RMB;

3、T各地市数据基于2016-2018年维基百科所披露的GDP数值,结合2024年T GDP总额推算得出,后续如有官方准确数字将进行迭代。整体而言量级会接近真实数据,但目前具体数值并非官宣值,请读者注意鉴别;

4、关于个别大陆城市尚未公布的GDP数据,红字斜体为预估值或2023年数据,待官方公布后持续更新

5、各城市计算人均GDP时所采用的人口数值部分暂时为2023年数据(斜体),已公布2024年数据的城市按照最新数据计算,后续将持续更新为2024最新常住人口值;目前人口数对人均GDP准确性有一定影响,但量级差距不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00:43 , Processed in 0.00836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