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其峰画鹰 ——笔落惊风雨 墨染九霄魂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5 05:15: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孙其峰画鹰 ——笔落惊风雨 墨染九霄魂(二)                                                                             2025-03-04 18:16                                        

发布于:山西省
   

           在当代花鸟画坛,孙其峰笔下的雄鹰总能让人想起杜甫笔下"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的凌厉气势。这位融汇南北画风的艺术大家,将传统水墨的写意精神与工笔画的精妙技法熔铸于鹰隼之姿,在宣纸上构建起一座联通诗画的精神圣殿。

一、枯笔焦墨写峥嵘
孙其峰画鹰善用枯笔焦墨,笔锋如刀,在宣纸上刻出铁画银钩般的苍劲线条。观其《松鹰图》,焦墨皴擦的鹰羽犹如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样,每一笔都带着金石之韵。这种技法暗合苏轼"枯木逢春"的意境,枯笔写就的苍鹰在枯槁中透着蓬勃生机,恰似黄庭坚所言"老松偃蹇如卧龙"的倔强风骨。

在《独立寒秋》作品中,画家以淡墨渲染出深秋的肃杀,雄鹰独立危岩的孤傲身影,让人想起王维"大漠孤烟直"的苍凉意境。枯笔勾勒的羽毛参差交错,与飞白处形成的虚实相生,正是对李可染"计白当黑"理论的生动诠释。

二、诗眼观照见精神
孙其峰画鹰常取"侧目睥睨"之态,这种独特的视角处理暗藏诗意。如《青松白鹰图》中苍鹰斜睨的双眼,正是李白"侧身西望长咨嗟"的诗意转化。这种带有叙事性的瞬间捕捉,将杜甫"目极千里无山河"的苍茫视野凝固在尺素之间。

三、天地正气铸画魂
孙其峰笔下的雄鹰始终保持着与天地对话的姿态。《雪崖苍鹰》中屹立雪峰的苍鹰,其昂首之势暗合文天祥"天地有正气"的浩然之慨。画中苍鹰爪如铁铸,目似寒星,正是画家对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精神的艺术诠释。

从枯笔焦墨的铮铮铁骨到诗性精神的当代转化,孙其峰画鹰艺术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当我们凝视那些翱翔在宣纸上的雄鹰,看到的不仅是笔墨的狂欢,更是中华文脉中永不磨灭的凌霄之志。这种艺术精神,正如陆游诗云:"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在当代艺术的星空中永远闪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9 01:36 , Processed in 0.00797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